当前的恐怖势力形形色色,除了以基地组织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其他的恐怖势力在全球也广泛分布,包括拉美、欧洲等很多国家也面临着一些不同于基地恐怖势力的其他威胁。所以,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即除了以基地为核心的恐怖势力外,也有其他的恐怖势力存在。这是一个前提。
“911”之前,以基地为核心、以阿富汗为主要指挥中心的恐怖势力是一种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这个指挥中心策划了包括东非、也门、德国等地的几起爆炸事件,直到后来众所周知的“911”恐怖袭击。彼时,恐怖势力在全球都有分支和网络,但主要策划中心在阿富汗。
之后,基地组织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恐怖势力也随之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基地组织呈现出网络化、区域化、多中心化的态势。尽管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中枢神经被打散了,但恐怖势力的新生代力量不断涌现,分支力量的威胁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主要表现在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该国成为吸引国际恐怖势力的重要场所。很多基地恐怖势力渗透到伊拉克,和本土恐怖势力结合,构成对伊拉克当前局势的最大威胁,伊拉克已成为全球恐怖事件最高发的国家之一。
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基地分支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特别是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的分支合并为阿拉伯半岛基地分支之后。这一股分支力量不断策划针对美国、也门本国政府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今年美国已经把反恐头号敌人从本·拉登转向了安瓦尔·奥拉基,这是美国第一次对本国籍的人发出追杀令(此人拥有美国和也门双重国籍)。
而北非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也借着中东局势的动荡,向该地区的国家渗透。近些年,包括毛利塔利亚、摩洛哥、马里,还有阿尔及利亚的一些恐怖事件,都由这个分支机构组织实施。
其次,基地组织之外的结盟者或者与基地组织持有相近或相同恐怖诉求和政治目标的极端组织也日益兴起。比如,索马里的伊斯兰青年运动,也称伊斯兰青年党,与基地组织及其分支联系越来越广泛,而且逐渐吸引到一些欧美人到索马里来参加恐怖活动,并准备回国对欧美发动恐怖袭击。
而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两个塔利班组织也与基地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在人员、资金、训练上都得到基地很多资助。所以,本·拉登被打死后,这两个组织也发表了一些报复言论。
再者,就是同情和支持基地恐怖势力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这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有关系。这些恐怖主义的同情者支持和追随本·拉登,发生在英美等国的一些爆炸事件与这些人有关。这种多中心的、结盟的恐怖组织都是独立自主地发动恐怖袭击,他们并不需要得到基地组织和本·拉登、扎瓦希里的策划、批准就可以进行。这也是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合以上特征可以判断,当前的反恐形势总体上看并不乐观。目前,国际反恐态势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第一,国际反恐合作不充分,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恐怖主义活动。比如,美国所采取的即是单边的反恐策略;第二,世界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使得恐怖分子仍然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生存,这是当前直接的反恐所不能解决的。联合国就曾提出反恐要重视解决发展和稳定的问题,中国也有反恐要综合治理的提法。但现在国际反恐只针对现存的恐怖分子采取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这使得反恐不能够斩草除根。要除根,则需要国际社会解决当前南北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地区动荡问题,而不是仅仅从本国利益出发;第三,各个国家的反恐能力和力量也不平衡。欧美国家反恐力量较强,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力量相对薄弱,这方面的不平衡也使得恐怖势力有机可趁。动荡和不稳定也给国际恐怖势力提供了发展蔓延的机会。近期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动荡地区,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在这些原本难以生存的地区就出现了暂时生长的苗头。
所以,反恐的不平衡和没有出现一个治本的方式这样一个态势,使得国际社会面临的总体的威胁不会在短期内有大幅的下降。
即便本·拉登被打死了,由于当前恐怖活动呈现的这种格局,以及国际反恐存在的问题,很难说这次打死本·拉登以后国际社会面临的恐怖威胁就减小了。事实上,恐怖势力为报复而形成的新一轮恐怖威胁浪潮也已经呈现出一些苗头。(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