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7年发生的“无锡蓝藻事件”给太湖生态敲响了警钟,此后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对太湖治理的投入。
几年来,全社会共投资810亿元,太湖水质有所改善,富营养化程度由中度改善为轻度,但生态拐点尚未出现,太湖流域产业政策、排放标准亟待统一,治太工作任重道远。中央台记者张华杰参加了中华环保世纪行对太湖治理情况的采访活动。
湖泊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通常以30年为周期。太湖治理之所以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太湖流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许太湖的今天就是其他湖泊的明天,只不过太湖更早一些碰到了问题。因此,太湖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湖之路备受关注。
这几年来,太湖水环境有所好转,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多年氮磷营养盐富集,总氮指标仍然处于劣五类,与国家要求的明年达到每毫克升2.0的指标仍有较大差距。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说:
徐鸣:尤其是总氮指标仍处于劣五类,2010年底为2.68,按照国家的标准2012年要达到2,现在还有较大的差距。
对于太湖中总氮的来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江苏省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说:
张利民:我们目前最困难的指标是总氮,为什么这么困难呢?一个是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是生活污水,占了60%以上,其次是农业面源,也有部分工业,我们目前要全面开始监测,把家底要摸清楚,一个是地表水的监测,一个是污染源的监测,还要制定总量减排方案,要全面治理。
一方面,总氮控制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当前太湖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了环境容纳的总量。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说,即使太湖流域染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排放总量也可能超过环境容量。
徐鸣:有人讲,说太湖的生态拐点有没有出现?从现在评估来讲,还没有出现,继续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但生态拐点还没有出现。
所谓“生态拐点”是指环境随着经济增长而恶化,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结构优化,环境开始好转。江苏的目标是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提前迎来生态拐点。
太湖污染,问题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治理太湖,迎接生态拐点,根本的途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结构调整必须依法进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主任陶培荣说:
陶培荣:江苏省委省政府、省人大,一开始就把治太工作定在法律的基础上,就是使治太工作一开始就进入法治化轨道。我们的治太是:依法治太、铁腕治污、科学治水。
蓝藻事件后,江苏马上修订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将太湖流域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造纸、印染、电镀等等企业和项目,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300多家,利用环境标准倒逼经济结构升级。但是太湖流域涉及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准入政策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统一的协调。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说:
徐鸣:太湖是两省一市的太湖,流域面积很广,治理太湖还是要靠整个区域共同来努力,尤其是在产业标准,规划建设标准方面,我多次呼吁,要有一个标准。否则的话,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的企业经常跟我们吵,说人家没有你江苏管得那么严,你再不放松一点我跑到它那里去了。所以我们希望,整个太湖流域执行一个标准,才能确保太湖治理不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