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虹桥枢纽内的交通设施设置不够人性化,一旦航班、高铁等出现延误会导致大量旅客滞留。 |
□晨报记者 毛 懿
京沪高铁运行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预计一天将猛增10万人次客流。一旦高铁、航班等发生大面积延误,上海如何采取应急保障措施才能及时疏散滞留旅客?昨天,记者从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获悉,虹桥枢纽已建立应急响应中心,将成为上海应对虹桥枢纽旅客大面积延误等突发事件的前哨指挥所。
应急联动,打破各自为政
去年12月,申城瑞雪初降。由于列车晚点,近2000名旅客过了23时才下火车,此时虹桥站外出租车叫不到、地铁也停运了。由于夜宵线少得可怜,导致乘客“走投无路”。面对恶劣天气等情况应该如何应对?新闻晨报当时撰文“五问虹桥枢纽”(2010年12月17日A2、A3版)。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拥有航空、高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各种交通工具紧邻,其中一环发生突发状况,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继而影响到其他交通工具。对此,5月16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急响应中心应运而生。
昨天,记者在应急响应中心看到,值班员目不转睛紧盯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地铁、公交、出租车蓄车场等各路视频画面。“从监控画面中,我们能迅速了解各单位动态。”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综合管理处处长、应急响应中心主任王爱洁说,日常运行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承担,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心就开始汇总各方信息,及时联动。
多列高铁延误会滞留数千人
今年6月底,京沪高铁将正式运行,全天开行90对列车,其中三分之二的终点站将设在虹桥火车站。“目前高铁一天有12万人次,我们预计京沪高铁运行后,虹桥枢纽的客流将一天增加10万人次。”
目前,虹桥枢纽高铁、航班抵达的晚高峰时间约在21时-22时。随着京沪高铁的运行,两股铁路客流晚高峰有可能叠加。王爱洁说,尽管京沪高铁运行时刻表没有公布,但其全程运行时间约5小时,参考沪宁、沪杭高铁的运行时刻,预计京沪高铁抵达虹桥枢纽的晚高峰时间约在22时,也就是说,大量旅客会在22时前后集中抵达上海。
一架飞机延误,至多也就滞留两三百名旅客,及时增派出租车足以应对。而一列高铁满载为千人左右,京沪高铁运行后导致的人流量剧增,再加上晚高峰的叠加,一旦夜间几列不同方向的高铁同时延误,短时间内很可能形成数千人的旅客滞留。
王爱洁说,目前,最晚一班地铁的运行时间为23时20分,最后一班高铁抵达上海的时间为23时10分。如果延误的高铁在夜间23时左右抵达,旅客走出火车站再购买地铁车票,难免会耽搁。因此,为了抢登最后一班地铁,虹桥枢纽将采取先让旅客上地铁,出站时再补票的措施。如果延误的高铁在23时20分以后抵达,将根据延误人数的不同,或增开地铁或调配出租车、夜宵线。
精确判断延误人数有难度
王爱洁透露,对延误旅客人数的预判,目前还有难度,这也影响上海市内交通作出准确决策。
王爱洁举例说,如果载有1000名旅客的高铁抵达上海时延误,上海市内交通因此决定增开一班地铁,但实际只有200名旅客延误,其他乘客已经中途下车,如此增开地铁的方式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我们将根据京沪高铁的实际运行状况,经过一段运行后,最终形成评判标准。”王爱洁说,设定了旅客大面积延误处置标准后,超过这一人数,有可能增开夜间地铁,而低于这一人数就加开夜宵线、调派出租车。
影响上海市内交通决策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各部门提前通知延误信息的时间。“我们希望铁路、民航部门至少提前1小时将延误信息通知应急响应中心,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耽搁通知时间,留给上海应对的时间比较短。”目前,应急响应中心采取的措施是,晚上9时30分左右再次和各部门联系,最终确定当晚的延误情况,随后安排应对措施。
[应急响应中心]
●优点 应急响应中心既是虹桥枢纽的信息保障后台,又是上海市内交通应对枢纽突发状况的前哨指挥所。一旦虹桥枢纽夜间发生大面积延误,应急响应中心将信息及时通报给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市交港局根据延误情况作出决定,或临时加开地铁,或增派公交、夜宵线,同时调派出租车增援,及时疏散旅客。处置决定再由应急响应中心反馈给高铁、机场等单位,由他们告知旅客。
●困难 首先是判断延误人数,其次是提前通知延误信息的时间。高铁、民航并不能简单根据列车趟次、飞机大小来判断人数。高铁会中途停靠上下客,因此难以预估实际抵达人数。民航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抵达上海的航班只有始发地机场以及航空公司了解确切人数,上海机场方面对此并不能及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