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坝前水位明显下降,沉入江中的小岛露出了江面。 中新社发 |
“农民打井队”的队员们正在湖南华容县群强村打井自救。 新华社发 |
5月25日,湖北洪湖,一艘渔船搁浅到洪湖湖底。 CFP供图 |
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南方多个省市旱情仍在持续。有专家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次遭遇50余年来少见的极端气候。据最新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干旱区将以晴热天气为主,可能导致旱情持续和发展。目前,各地正积极抗旱。为应对旱情,从5月25日凌晨开始,三峡水库的放水量进一步加大
已释放五分之四调节库容
为加大长江中下游抗旱支援力度,三峡水库25日起继续调高下泄流量。6月10日长江汛期到来之前按日均1.1万至1.2万立方米每秒进行控泄补水。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处于消落期的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地补水170多亿立方米,目前已释放了约4/5的调节库容。
三峡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海介绍,在处于调控峰值的白天时段,三峡放水量有望达到每秒1.3万立方米,这相当于,三峡送出的水,每7秒就能填满一个“水立方”。
5月25日上午8时,长江上游每秒来水量为9600立方米,处历史同期较低水平;水库每秒下泄1.1万立方米,超过上游来水量;水库水位因此呈现下降趋势,已降至152.7米,较实施补水前最高水位下降约22米。
据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介绍,三峡水库在175米至153米区间原有存水170多亿立方米,现已全部释放至大坝下游。剩余约1/5的调节库容也将在6月10日汛期到来之前释放殆尽。届时水位将降至防汛控制水位145米附近。
长江中下游水位显著回升
王海说,从长江干流向洞庭湖分流有几条分流口,基本上8000立方米以上就会有水流过,1万多立方米对几个分流口肯定是有益处的。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三峡增大下泄流量,日均补水3亿多立方米后,长江中下游水位显著回升。记者从湖北宜昌和荆州两地了解到,三峡水库实施抗旱补水对缓解两地旱情有帮助。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下游洞庭湖城陵矶水位和鄱阳湖湖口水位较日前最低水位分别上涨了1.56米和1.16米,达到了23.82米和9.98米。
另据长江航运部门介绍,三峡水库自20日增大下泄流量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得到有效抬升,通航条件得以改善。
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是位于长江中游边上的一个小镇,修有水渠从长江引水灌溉农田。三峡增大下泄流量后,全镇抗旱局面得到有效改观。
“水位上升后,抽水机取水变得容易多了。现在长江水位距水渠取水口仅有1米的高度了。如果水位再升高一点,就完全可以不用抽水机灌溉了。”副镇长潘克俭对三峡工程的抗旱功能寄予厚望。
丹江口水库加大下泄流量
受特大旱情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已持续低于死水位数米,但仍加大下泄流量以缩小汉江流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的用水缺口。25日8时,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达706立方米/秒,较前日提高约200立方米/秒。
记者从湖北省丹江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丹江口水库于24日10时30分开始,将下泄流量由原来的508立方米/秒逐渐调控至650立方米/秒,25日早晨的下泄流量又有进一步增加。
25日8时,丹江口水库坝前水位为135.17米,比139米死水位线低近4米,但由于上游前日降水,水库水位较本月中旬稍有回升。
监测表明,本月16日丹江口水库水位降至134.7米,比历史最低水位135.1米还低0.4米,导致汉江河床出现大面积裸露。
六省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
为了增加降雨,各级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开展大规模的空中和地面增雨作业。据统计,5月21日8时至23日8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共开展人影地面作业334次,发射炮弹3422发,火箭弹854枚。其中湖北省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实施了高密度、大范围的地面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同时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已基本结束,但库湖蓄水增加仍不明显。
分析
遭遇少见极端气候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周兵表示,从今年1月开始,长江中下游降水明显减少,出现了自1954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可以说是一个极端气候事件。周兵介绍,通过初步分析,国家气候中心认为,造成此次干旱主要有三个原因:影响中国东部的大气环流系统异常显著;水汽输送条件不足,水汽通道未能有效建立;今年以来,冷空气活动显著且势力强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无法形成冷暖交汇的局面。
周兵解释说,首先,中高纬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强。2010年至2011年冬季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共发生13次强冷空气过程,其中12次为全国型冷空气,均影响到中国南方地区。其中今年春季有5次过程,冷空气势力强大,向南扩张明显,抑制了热带系统向北推进。
其次,热带系统不活跃,向中国大陆的水汽输送严重不足。5月上中旬,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汽较常年亏缺90%,降水所必备的水汽条件严重不足。
周兵进一步分析说,造成水汽输送不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位置偏东。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副热带高压面积为常年同期的30%,为近34年来同期最弱;近期的热带气旋活动也不利于副热带高压西进,导致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气流位置偏东,难以将水汽输送到中国东部;二是南海北部自5月8日对流活动发展一周左右的时间后,出现了明显的对流活动减弱现象,中印半岛、南海上空偏南风明显偏弱,导致中国中东部的水汽输送远低于常年同期。相比之下,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相对较强,但这一支水汽通道主要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因而截至目前西南地区的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同期水平。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作为水能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成小水电站4万多座,遍及全国31个省的1600多个县市区。但近年来各地纷纷上马的小水电项目也直接引发了众多环境、社会问题。
由于小水电项目大多为引水式开发,一些小水电站在规划建设中,未考虑生态用水和下泄生态流量,缺乏相应的泄水建筑物和合理的调度方案,导致坝下出现脱减水河段,造成河槽裸露,河床干涸,山区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四川省石棉县小水河,全长34公里的河道两岸,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达17座之多,平均两公里一座,结果河水被大量引走后,地表水基本断流,河床大面积干涸,部分与河段相连的山体开始出现滑坡;岷江右岸一级支流杂古脑河,已建和在建的5个电站大量引水后,使60公里长的河道成为时段性脱减水河段。
延伸阅读
“三峡诱发长江干旱论”无证据
在互联网上,有网民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
这不是公众第一次因极端气候而关注和质疑三峡工程。近年来,中国频现异常气候,西南大旱、重庆酷热、两湖流域暴雨等,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
针对“三峡诱发干旱论”,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三峡诱发长江干旱”论。
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本次旱情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影响。从监测数据看,大坝建设前建设后对区域气温、湿度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刘敏说。
据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温度、湿度、风和雾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重点实验室王国庆教授说,今年长江中下游遇到的大旱,在三峡工程未修建之前,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将旱情与三峡联系起来,是不合理的。三峡的确能起到降水降温的作用,目前长江中下游遭遇旱灾,三峡大坝加大泄水量正体现了其防洪抗旱的调节功能。目前的旱情,以及此前的川渝大旱,都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出现的,不能将其归罪于三峡这样一个单一的水利工程。攻击三峡的人总是能寻找各种借口,却从来拿不出科学的证据。
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做出回应。他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据郑守仁介绍,按照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长江汛末开始蓄水,并在接下来的枯水期释放存水为长江中下游补水。“今年1月至今,三峡水库释放的来水比长江天然的径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发生严重旱情时,水库按照8000至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来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荆州市监利县汴河镇副镇长潘克俭认为三峡工程利大于弊。“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当时三峡工程还没修好,荆州汛情告急。三峡修建以后,尤其是去年大洪水,荆州地区防洪形势就变好了。”
面对社会公众的质疑,负责三峡工程运行管理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2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对三峡工程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
曹广晶说:“大自然本身并不完美,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改造自然的历史。三峡工程对自然的影响不等于破坏,我们完全可以在有三峡工程这个新的条件下,进行生态设计,构造新的生态系统。即使人类不去影响,自然界也会发生自身变化,比如自然条件诱发的滑坡堰塞湖,也会对河流产生影响。”
曹广晶说:“对待三峡工程既要全面客观评价,又要看大局。上游三峡水库移民的搬迁,是为了下游数十倍人民防洪的大局,为了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工程的建设,有些改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关键是利弊权衡。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但若是因此而否定三峡工程,那就错了。” (本报综合报道)
最新旱情
四大淡水湖告急
鄱阳湖底能跑汽车
由于遭遇严重干旱,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大幅“瘦身”。最新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目前鄱阳湖水域面积为1326平方公里,是有卫星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小水面。与2010年相比,水域面积仅为同期的1/10,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纪录。
鄱阳湖的大湖池原来春季时水位可达两三米,如今湖底裂缝超过10厘米,甚至能跑汽车。据当地环保官员说,入春以来一直没有下雨,鄱阳湖9个湖泊有8个出现百年不遇的干旱。
洞庭湖生物链破坏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
今年以来,洞庭湖遭遇干旱,降水量与往年相比减少六成。湖区到处是裸露的河滩,干涸见底的湖底,以及因湖水干枯而死去的大小鱼苗和各种水生类动植物。
今年60岁的岳阳渔民肖建初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以来,洞庭湖就没有出现过丰水季节。现在,站在洞庭湖围堤,放眼望去,已看不到过去接天莲叶的碧水湖田,全是裸露出来的淤泥湖底,到处是因枯水而死亡的大小鱼苗及其它水生动植物。
同时,湿地上的螺丝、蚌壳、马莱眼子草、苦草是每年候鸟越冬的重要食料,由于湖泊、河滩干涸,这些本是正在繁殖季节的水生植物,现在全部死亡,使得越冬候鸟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势必将给今年候鸟越冬带来严重危机。
肖建初无奈地对记者说,就算今年有可能出现丰水季节,洞庭湖的鱼类也会急剧减少,产量会发生罕见变化。此外,水花生等外来物种却在疯长,这将会彻底改变湖区湿地原来的生物链,带来生态破坏。
太湖水质可能变差
江苏与浙江交界处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区和太湖南部地区河道水位也较常年大幅度降低,部分大中型水库已接近死水位,流域部分区域出现较为严重旱情。对比去年10月中旬及目前的卫星遥感监测图,太湖水面在缩小。太湖每天补100多个流量,水位仍跌至历史最低。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一个耐人寻味的数据,当前太湖水位为2.75米,但是城区入湖河道平均水位则高达3.3米。为啥城区入湖河道的水不能就此支援太湖的水位呢?“从2005年开始,城区入湖河道就严格关闸挡污。”无锡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跟记者透露,并且在2007年水危机之后,这一规定更是被更加严格地执行。
水位偏低的太湖,虽然并未像一些地区达到影响人畜用水的地步,但是无锡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太湖目前水体容量相对变小,意味着纳污能力变差。”记者也从环保部门的水质监测中了解到,虽然目前水位偏低并没有影响到总体水质,但是一些水质指标的波动值得关注。
洪泽湖接近死水位
目前,江苏省部分地区旱情已达60年来最严重程度,一些湖泊干涸,淮河下游断流,太湖水位处于历史最低水位。
截至25日8时,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平均水位为12.14米,在老子山等四个站点水位比24日下降0.02米-0.03米,再创新低,已接近死水位。
淮河今年以来基本上一直断流,沂沭泗河长期断流。在最新的水情报表上,洪泽湖总入湖流量为0,总出湖流量为114立方米/秒。
今年3月份以来,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四到六成,洪泽湖区域的盱眙、金湖、洪泽等地已达到中等程度气象干旱。
据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介绍,洪湖生态湿地恢复至少需要10年时间。
影响
全国受旱面积超4300万亩
国家防总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的受旱面积达到了4300多万亩。
这两天,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水过程,江苏大部分地区22日迎来久违的降雨,各地还实施了人工增雨,对于滋润庄稼,改善河塘水库状况起到一定作用,但旱情并没有彻底缓解。截至23日8时,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累计雨量20到30毫米。旱情最重的湖北省,在这次降雨中受旱面积从1700多万亩减少到了1200多万亩。
据气象预测,未来一周旱区将无明显降雨过程,旱情仍将持续;国家防总表示,随着旱情的持续,水源的不断减少,因旱人畜饮水困难也将会越来越突出,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