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教育部介绍社会资源建设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等情况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1年05月27日12:48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再有几天,我们将迎来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所以今天我们发布的内容是和中小学生有关,向大家介绍教育部联合有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来建设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相关情况。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多个部委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充分体现了相关部门对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和关心。

教育部介绍社会资源建设中小学生实践基地等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陈飞少将,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巡视员张学俭先生,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副巡视员汪立昕先生,国家粮食局发展交流中心郭洪伟副主任,中科院科学传播办公室丁颖副主任,国家档案局李忱处长,中国科协科普部王欣华处长。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有:基础教育一司高洪司长,于长学副司长。非常感谢这么多嘉宾在百忙当中出席我们的发布会。这几天媒体都在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给北大支教生的回信,教育部也在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总书记在回信中进一步强调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我想不但对青年学子,对中小学生来说,实践也是育人非常重要的载体。

  下面请高洪司长介绍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总体情况,同时介绍教育部开展“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活动有关情况。

  高洪: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我们基础教育一司在新闻办的总体安排下,利用教育部新闻发布这个平台和公安部、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国家档案局、中国科协、中科院等有关部委司局级的负责同志来发布共同开发社会资源,推动大教育机制的形成。所以我想,在六一节前夕,我们想说的是,这样一个大教育机制,是孩子们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想共同倡导,凡是公共的资源,都要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服务。我们还要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各个行业,和今天在座的同志们一道,共同搭建这样一个服务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平台。我想,在介绍之前,请大家看我们关于这方面,在地方进行探索的一个小短片。

  我们今年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角度,特别是义务教育,我们主要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核心是想抓落实,这是党组对我们的要求。从工作来看,重点是干两件事,建立“一横一纵”两个机制,“纵”的机制,就是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这项工作在“两会”期间已经启动,在此我也特别感谢在座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对我们分省推进落实义务教育法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的备忘录这项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宣传。今天我们是谈“一横”的机制,如果说“一纵”是备忘录,“一横”就是建立社会大教育。这个大教育,刚才片子里也介绍了,也是来源于我们地方的创造。刚才看的是北京、上海的一个片段,概括起来,地方的经验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把学科课程融入了实践。第二句话,把各类主题教育开到了社会。第三句话,把社会实践纳入了教育教学。所以,有了地方的探索,我想现在到时候了,从国家层面,从各个部委的层面,共同建立这样一个机制,为地方更好地做这项工作提供条件和保证,建立这样一种机制。

  我最想在这里发布的是什么呢?这件事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活动,也不仅仅是我们在教育里又增加某方面的教育,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规划纲要里说了,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含义就是到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阶段。我们做这件事情,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促进内涵发展。我们也可以回顾一下历史,实际上我们党一直很重视教育和实践结合,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结合这样一个问题。在战争年代,党就提出来“实践结合和人民群众的结合”,这是我们青年运动的方向,也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把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改革开放之后,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面向”,让青少年担负起建设现代化的重任,也得到火热的实践当中去。但是我们也必须得看到,教育和实践结合这条路并不平坦。特别是建国以后,我们也出现过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度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社会实践。一种是我们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盲目地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社会运动,特别是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下,也有偏差。当前的情况是,我们确实还存在着死记硬背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实践的情况。所以我们觉得,到了今天,在新的教育发展起点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应该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实践这个事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来推动这件事情。

  从规律上来看,知识、认识就是来源于实践。我们老说实践出真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所以学习知识和参与实践这件事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总书记这次在给北大的回信里,在清华大学里也讲了“三个结合”,一个是学习知识与思想品德修养上紧密结合,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实际上这几个紧密结合都离不开学习和实践。他是从哲学层面上的这件大事。

  历史也反复证明,要这一代人成为国家栋梁,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结合和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这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任务,同时也在不同年龄层面要开始做这项工作,从建设来看,我们提出开展社会实践,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因为教育方针说了,教育必须以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是贯彻中央八号文件的重要举措,中央八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八号文件有十个部分,学校教育只占其中一部分,很多部分都讲到了怎么和社会结合、怎么和家庭教育结合、怎么开展社会实践、怎么营造文化环境,所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们贯彻中央八号文件的重要举措。八号文件描述的是什么呢?就是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怎么关心呢?我们要搭建一个平台,把社会资源打开,让孩子们来接受教育,这就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和平台。同时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社会实践也是关键环节。总理老讲,我们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做事、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知识爆炸,那么多知识,让孩子们仅仅坐在课堂上、在书本中学习远远不够。很多部委的同志过去也经常找我们,说这件事情很重要,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有时候也觉得很重要,但是怎么来抓呢?都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也不符合规律,学生负担也重。而有些知识仅仅在课堂上听,不如在实践当中体验一次,负担反而轻,而且又有兴趣,印象又深。这些东西不是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要考试,而是他要从小获得感受和体验,影响今后的一生。所以我们过去也想不出好的主意,往往谢绝各部委,说确实应该从小抓起,但是现在进不来,没法进我们学校。但是现在我们换一种思路,进不来,那我们出去,把你拥有的社会资源打开,我们在那里从娃娃抓起,既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孩子的规律,又把学习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这件事结合在一起,就赢得了包括在座的各个部委同志们的高度认可,而且充满激情地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所以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们做这件事,就要建立一个机制,要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因为这件事也还不容易。从学校来看,我们的时间安排上,社会实践活动经常被挤占。从新课程结构里,我们有这样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高中也很明确,课程标准里也写了,对于普通高中来说,每学年应该有一周的社会实践,有两个学分。三年的中学里要有不少于十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也有两个学分。在新的课程结构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实际当中往往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考就不讲、不考就不做等等的影响。在评价上,我们还缺乏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到评价体系的有效机制,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情况,到国外要申请一个比较好的大学,他很看重你有多少志愿服务时间和社会服务工作,我们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机制。在经费上,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还有些困难,还不能比较好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在安全上,特别是中小学,我们承担了无限的安全责任,使得学校老师不敢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出了一件安全事件,就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从社会上来看,我们也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全社会支持开展社会实践的氛围,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我们有时候到发达国家看,即使有一个超市,也有个教育组、教育室,把孩子们组织起来搞一些活动、搞一些实践。这本来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但是我能承担接待孩子的任务,是很荣耀的事情,这已经变成了社会的一种氛围和常态。现在我们既然教育方针都这么明确要求,所以我们要努力做这件事情。

  另外,现在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比较困难也不能都怪社会,社会想支持你,却找不到载体,到底怎么支持你?我们现在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不用干额外的,当然有额外的更好了,就是把你拥有的资源向我们开放,把学生应该感受到的、体验到的,他只要有这个需求,你去满足他,就是八号文件要求的“为全党、全社会共同营造这种氛围,搭建平台”这项工作。

  从我们学校和社会的衔接上来看,我们还没有有效地衔接。教育教学当中的实践环节和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还没有完全对接起来。特别是在操作性上可能更弱一些,你不能搞得很复杂。我这门课正好讲到了一个桥,我想到这个桥上看看,我怎么去呢?怎么简便易行呢?我们还要提供一种机制,各地都有这种做法,但是还没有从全局上形成推动的机制。所以我们想从学校、从社会,从社会和学校衔接,共同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

  那么怎么解决呢?我们解决的思路是,要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理念,适应时代和孩子们成长规律的需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刚才我们看了,北京市大课堂活动是市长去揭牌,各种资源都调查起来了,我们现在只能请求、倡导,当然人家也请我们,你这个事得从娃娃抓起,得有教育的内容,这个事这么重要,我们要一起来做这件事情。然后通过政策机制保障和良好氛围的营造,为各地、各学校,因为这件事情还是各地各学校的责任,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就是要给他搭建这个平台,建立这个机制,推动这件事情的落实。真正这个事情努力做了,他们就要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没有做的,有了这种机制和平台,做了以后就会尝到甜头,然后就良性循环来推动。当然我们推动这项工作也不是硬性的,单一模式的,鼓励基层在实践中创造各种各样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来知道,要请地方的党委、政府出来推动,我们通过政策机制保障,包括解决经费问题、安全责任问题,都要进行探索。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你是不是社会资源?你要是社会公共资源,都应该有责任为下一代做点什么。最有效的方式是把你们的资源向我们开放。

  所以,鉴于这样一个思路,我们教育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的机构,我们想根据各行业的特色,可供中小学生上社会实践课,去社会实践的标准和实施方案,建立一批示范基地,挖掘社会和学校两个资源,用社会实践这条线把两方面的资源对接起来,形成八号文件对我们要求的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局面。

  我特别请大家看我们的一个框图,我们就想干这件事,一方面,有课程,包括专题教育,环境教育、质量教育等等,教育教学课程当中实践的这些点,是我们教育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社会层面,可供进行教育的社会资源,我们想把它连接起来。通过这个基地的建设,有些课的实践环节就可以到社会资源去上,比如说我们曾经跟全国人大探讨过,讲中国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就到人民代表大会会场观摩一次,就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怎么个程序,讨论问题怎么民主,赞成票多少、反对票多少、弃权票多少,比你在课堂里背下来更生动,留在心里更多。

  法制教育,我们可以到法庭,到可开放的法庭上,包括少管所等等,从那里面就可以感受到。包括禁毒教育,禁毒教育这个事太重要了,吸一口毒,可能这个孩子一生就毁了。但是你给他开一门课,讲这个毒品、那个毒品的化学原理,学生就烦死了,但是到了禁毒所,到了展览馆一看,他只要有一个印象,绝对不能沾,教育就起到作用了,负担也不重,该进行的教育也进行了,所以把社会的资源和我们要进行的专题教育和教育教学,包括理科的教学融合。新的科技你可能讲不太清楚,到新的科技馆,或者高科技企业,大学里面和中科院所属的国家实验室,对这方面就会有一些感受,也许就成了他一生的职业理想、奋斗的志向。

  现在高考的时候有很多盲目性,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报志愿的时候就是这个模拟的分和哪个学校的分差不多,赶紧报一个,当然也是技术上的问题。如果从小就有一个志向,从小就喜欢昆虫,参加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他可能就朝着生物学方面进一步学习,他如果对海洋有兴趣,到了我们的海洋基地,可能今后就立志海洋的科学研究,航海事业等等,这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视野,激发他本来就有的兴趣。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这个基地就希望有标准。这次我们和几个部委联合,在几个方面都提出了标准。比如说基础条件、内容设置、活动形式、时间安排、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你得符合我们的条件,才能成为我们的示范基地,才能引领这件事,大家都向你学,我们要对所有中小学开放的,要有比较好的规范。所以我们很多部委积极性很高,正在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去,一起研究制定这个标准,到底什么样才能成为这个时代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的标准。这个标准一方面是行业标准,必须是行业里的优质资源才能成为我的教育基地,同时还有教育标准,你得能够进行教育。

  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中小学的实践教育活动,一定要有课程方案的东西,先看什么,再体验什么,有个什么样的环节,不能这样比如今天去抗日战争博物馆参观,九点钟进去,十一点集合,就放羊了,这样的教育不行。这次我们是很认真地按照科学的方式,来开发这样的课程。同时,就是社会实践的课程方案,老师实践的指导,这个老师我们特别希望是这个单位的专业人员,经过共同的培训和教育专家共同研讨,到底给孩子们讲什么。现在我们到了一些博物馆,看了一些讲解员,都是大人来了也讲这些,孩子来了也讲这些,不符合孩子成长特点,所以还是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和有关部委共同在这个基地建立一支队伍,把事情做好。

  同时我们还得有操作指南,接待指南,我们这是国家级实验室,不能天天向你开放,也许有半天,形成的资源多了,错开了,谁有需求就上哪个地方,先做起来,然后再形成一种机制,把这个事情建好,然后稳步地推进。我们的理想就是也是成为一个常态,不想长期都在屋里上课,都在教室里做作业,负担很重,学习又没有兴趣。通过这样一种大教育的建设,开辟一个生动活泼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局面。特别想强调的是一个教育的大战略,而不是增加两个教育的方面,什么学生负担又重了,开展一次性的活动等等,而是想建立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大的机制。一会儿还要请各个司局的同志做一下介绍。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基础义务教育的事情都是综合的事情,包括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要采取措施去应对它、规范它、解决它,但是有些问题又有些复杂,所以我们光一手不行,要有综合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减轻负担的一种措施,他有兴趣了,就不是负担了。他对哪些东西有兴趣,可能培养创新人才从这里就开始了,所以这不仅仅是社会实践,可能还会推动减负问题。

  同时,刚才续主任说了,我们还针对负担问题开展了一个“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的活动,我们想让大家都来说,如果你是老师,你在课堂教学、预习、复习,课堂作业的环节里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力,掌握学习方法。怎么面对学生的不同差异、学生的情绪变化,需要帮助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指导,你又如何跟家长沟通,来有效地合作。我们也想请家长参与进来,当然包括和孩子们社会实践,有时候家长不让孩子去,赶紧做作业吧,参加什么实践啊。所以有怎么沟通的问题。如果你是校长,你怎么向老师提教学的要求,包括刚才说的实践的要求,不是说你做多少题,你怎么评价老师的业绩?怎么向年级组、教研组提出要求?如果你是家长,怎么向孩子提出期望和要求,如何给孩子安排课外活动,如何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所以我们想请老师、校长、家长和社会的热心人士就减负问题、就学业、责任、兴趣、负担的问题开展一个活动,同时我们这边搞机制,那边搞活动,就跟我们应对择校的问题一样,我们是三手,也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宣传。

  第一手是推进均衡发展,特别是区域内学校的差距要逐步缩小,大概这是一个过程。第二手是规范入学行为,特别是治理择校乱收费。第三手是请大家一起搞的,宣传身边的好学校,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也许这个学校大家都说好,升学率很高,但是有可能对自学能力强的孩子就是好学校,如果你的孩子自学能力暂时还没有那么强的话,可能就不是好学校。也许你这方面感兴趣,这个学校是好学校,也许我有那个兴趣,可能那个学校对我来说是好学校,依此类推可以举出很多。

  请记者朋友们全方位地看这件事情,我们是一个整体,要落实受教育责任,同时我们都为学生服务,一方面要治理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同时还要宣传教育的理念,身边还有很多好学校,别给忽略掉了,所以我们得宣传。我们一方面要减负,同时还得谈教学里怎么缓解,家长得做点什么事,老师要是做点什么事,综合起来就可能把这件事共同逐步地解决。但是也不能等,说现在困难多,咱们慢慢来吧,还不能等,得多方齐下,调动各方面资源,共同努力,就是为了一个目的,下一代人健康成长,我们国家的未来也系在他们身上,他们一生的幸福也在这个时候奠基。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续梅:

  下面请陈飞局长介绍公安部支持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

  陈飞:

  各位领导,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教育部同有关部委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建立包括消防教育基地在内的全国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这对于加强学生消防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大量增加,火灾危险性日益增大,从火灾的发生和亡人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80%以上是因为人们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技能造成的,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提高国民的消防安全素质要从教育入手,消防安全教育既要注重知识学习,更要加强技能培养,所以开展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既要开设校内消防知识课,也要为中小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实践的场所。

  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联合建立全国中小学消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做法,是顺应形势发展,突出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这种方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对于提高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学生时代是认知社会,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从小树立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懂得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掌握必备的逃生自救和自防自护能力,一生受用,利国利民,对于通过教育学生,进而带动家庭,影响社会,也必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公安消防部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建设,自2001年起,公安部联合教育部等11个部委下发通知,开展消防队(站)免费向社会开放,接待群众重点是中小学生参观体验的工作,各级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同公安消防部门紧密配合,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到消防站参观体验,学习消防安全常识,掌握逃生自救本领,据不完全统计,自消防站开放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消防队(站)接待中小学生超过3000万人次。2004年以来,公安部消防局同中国科协、中国消防协会联合在全国推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目前共评出192个“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均是优秀的对外开放的固定宣传阵地,具备良好的开展消防科普教育的条件和设施,既有丰富实物、图片、展板,也有声、光、电等高科技科普设施,还有电脑查询,模拟体验训练设备等,接待参观的受众中中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

  公安消防部门将以此次创建活动的契机,同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加强消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利用已有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开放的消防队(站),增加和完善适合中小学生认知和亲身体验的消防常识内容和模拟设施,使消防教育基地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更加符合中小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另外,我们还将在这些教育基地增加学生了解消防职业和消防精神的内容。同时,公安消防部门将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指导和推动各中小学校与当地的消防教育实践基地建立紧密、固定的联系,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就近就便参观体验,使中小学消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学校学生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消防安全技能的固定场所。

  在此,我代表公安部消防局感谢新闻媒体多年来对消防工作和消防队伍建设的大力支持,感谢广大媒体在履行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社会责任方面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贡献。对于此次建立消防安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工作,希望广大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的给予支持,大力开展宣传报道,使社会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基地的建设,同时发动更多的人走进基地参观体验,增长消防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技能,使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

  续梅:

  下面请张学俭司长介绍水利部支持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

  张学俭:

  大家好!五月是花的海洋,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值此花团锦簇之际,我们相聚一堂,共同参加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新闻发布会,普及国情水情,增强学生素质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非常有意义。藉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向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还多,广泛分布在乡村和城镇。水土流失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象沙尘暴、江河淤积、石漠化等,都是水土流失的恶果。严重的水土流失,流走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流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损毁的是我们的耕地、家园和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建设美好家园,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人人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土保持工作得到蓬勃发展。60多年来,国家颁布实施了《水土保持法》,发布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万多平方公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美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水利部根据《水土保持法》“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的要求,积极与教育部门联系,探索中小学生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涌现出福建全省、牡丹江和哈尔滨等水土保持进课堂等典型和模式。2004年起,水利部在全国开展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活动,要求把科技园区作为水土保持户外教室,为中小学生走进水土保持、了解水土保持、参与水土保持提供平台和基地。目前,全国已命名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67个,分布在全国24 个省(区、市),使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有地方去看、去听、去动,增强了水土保持感性认识,提高了宣传教育效果,营造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教育部与各部门联合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共建活动,将有效整合部门资源,集合部门力量,形成合力,提升效益,加强中小学生国情教育。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良的社会实践基地。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面临更多挑战。谁毁弃了家园,谁就输掉了未来;谁保护好环境,谁就赢得了明天;谁赢得了孩子,谁就把握了未来。我们希望,教育部和水利部共同创建的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能够在学生心里播下水土保持理念的种子,使学生更加了解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爱护家园;希望通过喜闻乐见的学校水土保持教育,使学生加深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做水土保持的宣传员和小卫士,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学校带家庭、家庭联社会,最终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理念,从而使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洁,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续梅:

  感谢张司长。下面有请汪立昕司长介绍国家质检总局支持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

  汪立昕:

  大家好!非常荣幸代表质检总局参加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新闻发布会。经过几个月前期准备,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媒体朋友的配合下得以顺利的开展。在此,对关心和支持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质检总局联合教育部开展中小学质量教育活动的相关情况给大家作个简要的介绍。

  一、建设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意义重大,质检总局责无旁贷。一是推动中小学生参与质量教育社会实践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式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完善中小生教学内容,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是当前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产品和服务质量关系到百姓的安全健康,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质量教育已经成为全民普及型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国务院主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的质检总局深感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二是开展质量教育社会实践是“培养质量意识从娃娃抓起”的有效手段。此次建设中小学生质量教育基地,通过现场参观、图文讲解、动手实践、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产品标准、计量、检测手段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能力,增强学生质量意识,培育对自主品牌的热爱,从小树立质量法制观念。

  三是发挥系统资源优势是做好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按照教育部和质检总局建设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工作思路和总体安排,选择并组织“质量稳定、管理规范、信誉良好、保障安全”的企业和“设备精良、技术一流、体系完善、科学公正”的检验检测机构广泛参与,并根据学生特点开发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内容和教案,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形成质量教育合力,提升社会实践成效。

  二、开展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进展。2月底,教育部与质检总局初步商讨联合建设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后,总局领导高度重视,指示抓紧相关工作部署。3月,对部分企业、机构可以提供实践活动的基本场所、基础设施进行考察,亲身体验现场教学内容和动手操作方案。4月,组织有关专家起草《全国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初稿),并征求企业和行业意见,不断修改与完善。5月,与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质量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会同当地行政教育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候选单位,在此基础上,质检总局将与教育部选择首批国家级质量教育基地的试点单位并于9月联合授牌。

  三、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建立国家级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试点的基础上,下一步质检总局和教育部将总结经验,制定《全国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规范》,作为遴选质量教育基地的依据和基本条件,全面开展建立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发挥各级质检部门的作用,选择当地具备条件并有意愿成为质量教育基地的企业和检测机构,与各级教育部门联合制定教育活动方案和组织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各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中小学质量教育实践基地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推进,在此也呼吁符合质量教育基地申报条件并有意愿承担此项工作的机构、企业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到中小学质量教育活动中来。谢谢大家。

  续梅:

  下面请郭洪伟主任介绍国家粮食局支持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

  郭洪伟:

  一、粮食行业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粮稳天下安”。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只有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粮食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而且也关系政局稳定,社会安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粮食已连续7年增产,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从增产和节约两方面抓起。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初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为新时期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对公民尤其是中小学生进行爱粮节粮教育,而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是对中小学生开展爱粮节粮教育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践,使他们从小就节约、爱惜每一粒粮食,真正理解和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重要意义,这也是爱惜和节约资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粮食行业建设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初步设想。关于实践基地布局方面。遵循先行试点、分步推进、网状布局的原则分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实践基地。第一阶段: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基础条件成熟、设施完善、操作性强的企业、院所和机构作为试点,设立10个左右的示范基地;第二阶段:用3年左右时间,在示范基地基础上,各省会城市设立1-2个实践基地;第三阶段,用5年左右时间,争取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设立实践基地,并在北京、天津、上海等特大城市设立1-2个能够反映粮食全产业链的实践基地。

  关于基地建设方面:1、实践基地要优先从具备粮食仓储、加工、物流、检化验等产业链条并乐于承担此项工作的企业选取;2、实践基地要有专门的展室(含爱粮节粮宣传片、图片展板、中小学生爱粮节粮作文等),供学生参观学习;3、要有反映粮食仓储、加工、物流等产业链的参观路线,有供中小学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项目;4、有固定的开放时间,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讲解人员;5、确保中小学生参加教育实践过程的安全,有安全规程以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当然,各地粮食部门也可根据本地区实际,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教育实践内容,因地制宜开展富有特色的爱粮节粮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流通工作的背景下,有教育部和国家粮食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下,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工作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续梅:

  感谢郭主任。下面请王欣华处长介绍中国科协支持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有关情况。

  王欣华:

  大家好!由教育部牵头,联合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科协建设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任务的重要体现,对于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协作为共建单位之一,下一步将会继续采用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动员组织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专业技术博物馆以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积极参加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目前,由科协系统归口管理的科技馆有252个;同时由中国科协认定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650个,除场馆类外,还包括社会公共场所、科研院所、生产设施等。在开展科普教育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在这些场所的接待对象中,未成年人是主要的受众群体。下一步,中国科协将配合教育部共同部署好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类科普设施的作用,为提高未成年人年科学素质做贡献!谢谢大家!

  续梅:

  感谢王处长。刚才几位嘉宾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支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下面我也利用今天发布会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教育部去年启动的面向全社会征集“教师之歌”活动有关情况。为了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育部在去年教师节启动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教师之歌”的活动。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到今年4月30日,我们一共收到作品3495件,除去重复报送的作品,有效作品一共是3137件。在来稿作品中,歌词作品是1977件,占到了作品总数的63%,作曲作品是1160件,占到作品总数的37%。

  目前来看,本次征集活动呈现出了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活动参与面非常广,来稿非常踊跃,作品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投稿的既有专业词曲作家,也有教育系统的师生员工,还有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第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对这项活动高度重视,广泛发动,认真组织。比如上海市组织了上海市“教师之歌”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了600多件作品,并从中选出了上海市的“教师之歌”。上海市还将部分优秀歌曲录制成唱片,拍摄成MTV在上海教师当中中进行传唱。第三,教育系统的干部师生是参与这次征集活动的主体。3000多件作品中有1436件是一线老师们自己创作的,120件作品是由已经退休的老师创作的,有105件作品是由在校学生完成的,还有71件作品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创作的,其中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共有208所高校、773所中小学的师生参与了投稿,教育系统报送的作品占来稿总量的55%。第四,来稿作品形式、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歌曲作品当中既有成人歌曲,也有少儿作品,既有独唱、重唱、表演唱的作品,同时又有齐唱、合唱的作品。作品当中既有面向所有老师的,同时也有歌颂乡村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等特定群体的作品。目前组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的三千多件作品进行了初选,初评工作已经结束,现在已经组织全国知名的一些词曲作家,请他们进行复评,等复评的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再及时地向各位记者通报。

  下面时间留给各位记者朋友,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新华社记者:最近有消息说南方科技大学45名教改班学生今年必须要参加高考,请问这个事情是不是属实?另外教育部这边为何不支持南方大学的自主招生?谢谢。

  续梅:

  我想从深圳市提出来要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开始,教育部对这项工作就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有关南方科技大学筹建的工作,我想给大家讲四句话。第一句话,凡是符合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改革,不管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教育部都会大力支持。所以任何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我们都会大力支持,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二句话,教育部已经在去年经过专家评审,在评审基础上,同意南方科技大学进行筹建。很多媒体都已报道了相关情况。我想,既然同意他筹建,也是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将来在筹建的基础上能够开展一些教改方面的探索。同时我们也希望广东省、深圳市能够给予学校大力的支持。第三句话,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家已经注意到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这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一定要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始终对每个学生负责任,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第四句话,建设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是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的,是需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请问国家质检总局的汪司长,我们首批进入国家级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企业大概有多少家?9月份不是即将要开放吗?正式开放之后,我们质检总局计划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质量教育,来支持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汪立昕:

  关于第一批,首先由我们跟教育部共同挂牌的这些企业,目前数量还没有最后确定,因为我们跟教育部刚刚发布有关的文件,要求地方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的资源,选择符合文件要求的内容,每个省1-2个企业或者技术机构,推荐完之后根据情况我们再择优选择。

  关于活动问题,文件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主要是通过教育基地这样一个平台,使学生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产品的形成过程,产品在形成过程当中质量是怎么保障的,以及干事认真,要符合标准等等,内容非常广泛,我们也没有经验,我们希望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把这个工作做好。

  现代教育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请问高洪司长。第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活动,经费是怎么解决的?第二,如何保障农村学生参加这个活动?谢谢。

  高洪:

  刚才我讲到了,推进社会实践这件事情,困难和问题还是存在的,其中就说到了包括经费的问题。现在在教育经费里面,特别是新课程以后,应该包含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费用。但是由于参加活动的成本不同,可能还不能满足我们比较好的或者理想状态下参加社会实践的需要。各地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特别是在财政支持下,包括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支持下,尽量减少成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条件,有很多探索,我们准备积极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来推广,同时我们也和有关部门一起来研究,在落实规划纲要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扩大提高质量方面的教育的费用,不仅仅是硬件,其中质量和内涵就包含着让学生们更广泛地参加社会实践。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特别强调要城乡一体化,所以我们特别强调,社会实践应因地制宜,农村也有很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这次参与这项工作的,也跟农业部沟通过,准备陆续共同研究来推动。所以农村学生既可以就近就便地在农村资源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根据整个城乡一体,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条件,让他们参与城里孩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正在探索,是统一要求、统一步骤。

  我们和有关部委在9月份想推荐一批示范性的社会实践基地,希望通过这些示范带动各地都能够因地制宜地找到这样一个思路,让孩子们就近就便地参加更多的他们能够实现的社会实践。

  新京报记者:请问高司长,征集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故事,征集之后会不会从中总结经验,再出台一些相关的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第二个问题请问续主任,1997年国家教委出台了校舍命名相关政策,2004年又取消了行政部门的审批权,现在会不会出台新的关于对学校的校舍或者教室命名的这样一个管理规定,如果出台的话会不会有相关的政策?关于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的命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知道教育部对此有什么看法。

  高洪:

  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是《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里面,特别是义务教育那一部分里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我们在出台的过程当中进行大量调研当中提出的指向性的,叫做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样一个任务,需要在现在的阶段加以很好的落实。开展这样一种带有征文、大家谈的活动,除了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总的任务以外,要关注到细节,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在学校管理的环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我们想把各方面探索和亲身感受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出来,然后交流出来。当然,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如果形成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一个指导性的意见,或者通过一种政策,来更好地推广,使得减负这项工作既有我们既定的目标,而且每年要有进展,逐步推进。

  续梅:

  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注意到了最近媒体对高校捐赠冠名问题的关注,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公众对高校的关心。关于学校校舍和教室冠名问题,199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曾经有过相关的规定,意思是原则上不允许以企业或者个人名字冠名,特殊情况要报经上级部门批准。到了2004年的时候,国务院取消了一批行政许可权,其中也包括对于学校校舍和教室命名的审批权,也就是说教育部门不再具有审批的权力。所以目前如果高校对捐赠的一些建筑物,如校舍或教室命名,我想主要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捐赠法》中规定,捐赠方对其捐赠的一些工程或者项目有可以享受命名的权利。我想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捐资助学,我们肯定是非常感谢的,至于如何冠名,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冠名,捐赠方和受赠方可以进行商量。另一方面我们也建议学校充分利用民主渠道,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一定可以找到一种既能够表达对捐赠方的感谢或者进行纪念,同时又能体现学校特点和定位的好办法。

  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最后还要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尤其是来自于各个部委的同志,再次感谢各位记者,下次再见。 (来源:教育部网站)

(责任编辑:UN91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