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台湾塑化剂背后食品监管:处罚力度低无威慑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5月28日14:43

  多年来,台湾食品几乎成了安全放心的代名词。高规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完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让台湾自豪,也令世界瞩目。但一个大杀四方的“塑化剂”,却让一切尴尬起来。

  其实,除了塑化剂,台湾近年来已先后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病死猪肉、清洁剂梅酒、黑心卤味……纵观台湾的食品安全管理,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对于忧心食品安全的我们,同样值得借鉴与反思。

  值得借鉴

  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

  早在1975年台湾就公布实施“食品卫生管理法”。台湾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将食品从原料来源、生产养殖、加工制造、运输仓储直到销售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视为下一阶段的源头,在各阶段进行登记。台“卫生署”设立了专门的“加工食品追溯网”,消费者根据产品包装上的追溯码,可以全面了解生产者、产品来源地、农药检验是否合格等资讯。

  另外,就是加强食品认证制度,台湾人最熟悉的就是“经济部”推动的食品GMP微笑标志。为了向民众提供及时充分的食品消费信息,台“卫生署”借用红绿灯的警示作用,经由专家健康风险评估后,认为有高度危害人体健康可能的,就会亮红灯。

  值得反思

  多头管理弊端多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台湾多方苦心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良好形象,如今却很可能因塑化剂风暴毁于一旦。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处罚力度低无威慑力

  此次“毒饮风暴”的罪魁祸首是昱伸公司,但该公司负责人赖俊杰案发后言行嚣张,毫无畏惧之心,这与台湾的“食品卫生管理法”刑责过轻有关。

  据导报记者从台湾食品产业发展协会了解,台湾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很细致,什么食品可使用哪种添加剂、可使用多少都有明文规定,违规就会被追究刑责。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依照台“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定,对违规业者所处罚金仅为30万(新台币,下同)。违规情形更严重的,依照“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最高罚金也只有50万。30年来,昱伸公司已依靠赖俊杰的“毒家秘方”,成为台湾第一大起云剂厂商。这区区三五十万罚金,实在很难让他看在眼里,也不会有多少畏惧心。过度依赖业者“自觉”

  对于这次 “毒饮风暴”,从公众舆论到受害甚深的下游厂商,都在关心同一件事:昱伸公司卖了30年有毒起云剂,为何从来没被发现过?台湾食品产业发展协会告诉导报记者,自从“经济部”推行食品GMP制度以来,普通民众都知道标有GMP微笑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而有关部门确定这些食品安全卫生的方法,就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但近年来,台湾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业务量猛增,这方面投入的资源却相对有限,过低的抽检率和对业者 “自觉”的过度依赖是酿成大祸的重要原因。多头管理协调不足

  “台湾制造”历来美誉度甚高,但细究台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据台湾食品产业发展协会介绍,台湾虽有完善的食品卫生管理体系,但在食品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却是不同部门在负责,“大家都在管,很容易大家都不管”。

  在食品供应、市场流通、进出口、环保监管等不同环节,涉及 “农委会”、“卫生署”、“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环保署”等多个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分工联合型的监管体系,由于缺乏统一协调,会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过程中造成缺位、重复与割裂等问题。从这次有毒起云剂呈扇形散布的态势可以看出,从生产到流通再到出口,每个环节的监管可能都不到位。

  近年来,台 “卫生署”等部门在进行一元化管理尝试,比如集中监管权力,成立“食品药物管理局”等。目前越滚越大的“毒饮风暴”,或许能推动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速转型。(《海峡导报》 记者 刘强 燕子)

  作者:刘强 燕子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