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官兵们有的称事关敏感不便透露,有的干脆称自己不知情
本报驻香港记者 李媛
经中国政府批准,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近日抵港停靠。这次原本寻常的舰艇常规补给和休整,因为该航母在本月初刚刚执行完海葬“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任务而备受关注。5月22日上午,包括《世界新闻报》记者在内的近百名中外记者获邀上舰采访。
无惧暴雨记者爆棚
当天一大早,天降暴雨,香港特区政府发出了红色暴雨警告。然而早上9点半,位于湾仔的分域码头刚开门就迎来了冒雨赶来的各路媒体记者。近百名中外记者的汇聚代表了当今香港媒体的最全面阵容。CNN、BBC、VOA、NHK、美联、路透……全球各大主要新闻机构都派出记者出席。
在码头等候出发时,本报记者和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新闻官马修聊了起来。说起这次采访,马修说这几天各媒体参访航母的请求快把他的邮箱塞满了。由于申请采访的人数太多,领事馆方面不得不采取限制措施,拒绝了部分采访请求。
说起来,“卡尔文森”号的邀请已经是我在半年内接到的第三份参观美国军舰的邀请。从去年2月至今,经中国政府批准,美国海军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号、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编队、美国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均曾停靠香港。在上述军舰访港期间,记者均收到了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登船参访邀请。而这次“卡尔文森”号的登船采访机会在众多媒体记者看来更是弥足珍贵。记者们感兴趣的除了航母本身,更有对它不久前刚完成的特殊任务的好奇。
5月19日接到领事馆发出的“卡尔文森”号登船邀请后,当天记者便按照惯例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预登记,随后便一直等待着领事馆回复的确认邮件。随后的两天一直没有任何消息,这在前几次的军舰参访过程中从未出现。直到5月22日零点,马修才最后发出确定登船的邮件。
官兵绝口不提拉登
22日上午11点,记者团从分域码头登上接驳船前往停靠在香港大屿山以东海域的“卡尔文森”号。11点40分,记者们顺利登上航母开始限时1小时的参观采访。“卡尔文森”号司令官,美国海军上将塞缪尔·佩雷斯在船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简短采访。
采访开始前,“卡尔文森”号新闻官就和各路记者们约定:此次采访不涉及有关海葬本·拉登行动的任何问题。而塞缪尔·佩雷斯在接受我采访时也是对海葬话题三缄其口。
媒体集体对话“卡尔文森”号司令官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随后记者团上甲板进行采访,不少对海葬话题有着强烈兴趣的记者纷纷把突破口对准了舰队的其他官兵,纷纷找准目标探听与海葬拉登有关的情况,软磨硬泡下却始终无法奏效。官兵中有的说事关敏感,接到命令不许透露,有的甚至说自己当时毫不知情,是在任务完成后才听说。
航母安保级别超常
由于“卡尔文森”号曾执行过海葬本·拉登的特殊任务,香港市民对此次军舰来港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在航母抵港前,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李少光就曾多次表达对保障本港安全局势的信心。他说一直以来香港警方对反恐局势都高度重视,随时监测情势做出评估。信息显示,“卡尔文森”号的访港并未增加香港遭受恐怖袭击威胁的可能性,呼吁香港民众大可不必担心。塞缪尔·佩雷斯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香港特区政府保障本地安全局势的能力很有信心,不担心会有意外发生。
事实上,由于“卡尔文森”号曾执行过特殊任务,本次军舰到港的安保工作比平时严密。此次航母群访港期间,共有7000多名美国海军来港逗留,有关各方也对他们的安全警备给予了相当关注。供海军登岸的湾仔分域码头已安装金属探测器及X光行李检查器,并已封锁禁止闲杂人等进入。而在水兵们最为聚集的湾仔和兰桂坊酒吧区等地,香港警方和美军巡逻人员共同加派人员巡逻,遇有可疑人物即截停搜查,严防恐怖袭击可能。
其实,“卡尔文森”号抵港前几天,作为舰队先头部队的美军“弗兰克凯布尔”号补给舰和“汉普顿”号核潜艇已经获准抵港,停靠在大屿山以东海域。不少美军官兵上岸休整。 来源:《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