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成都民间借贷介入融资 地下钱庄利率近银行16倍

来源:四川在线
2011年06月08日10:45
  明日提示

  作为民间借贷主力机构的“地下钱庄”到底是由哪些机构组成?钱庄贷款来源来自哪里?地下钱庄怎么掌控贷出资金的风险?中小企业怎样才能从成都各大商业银行融到资金?明日,本报记者将一一对此进行深度解读。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的新高。央行收紧银根的背后,众多中小企业开始感受到生存的压力。

  省经信委副主任张国斌此前在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上表示,目前四川省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在2000亿元以上,成都中小企业正面临着一轮严峻的融资“困局”。与此同时,潜伏已久的“地下钱庄”便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途径,今年民间借贷利率普遍上浮,甚至出现月息10%、年息将近100%的民间高利贷,按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13%计算,地下钱庄已接近银行16倍。

  案例一

  3家银行无人肯贷 2000万订单泡汤

  订单,所有企业趋之若鹜的东西。但订单的来临,尤其是大订单的到来,让四川华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华森额头上的皱纹会更紧。这一切看似不合常理,却在今年成为他的常态。

  2010年下半年,林华森接到了一笔价值2000万元的订单,接到订单的那一刻,林华森与团队成员着实开心了一阵。但现实却让他高兴不起来,要承接这笔2000万元的订单,公司需先期投入1000万元购买原材料等,而公司账面上的流动资金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贷款融资,这是惟一的办法。“公司成立10年来,大量的资金和盈利都投进了新技术的研发中,有形资产实在是少得可怜,只有这间办公室。”林华森对银行贷款的信心明显不足。

  不过,林华森不是一个会轻易认输的人,他对公司的技术非常有自信,“美国高通出过5000万美金的高价,我都拒绝了。”

  因此,他填写了由成都市工商联下发的《关于收集2010年度第三季度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希望通过工商联协助,能够成功贷款。

  工商联经济联络处副处长李春在分析华森科技和银行各自的需求后,锁定了3家银行,打算逐一向其推荐华森科技。但结果却大出李春的预料,其中2家银行在考察完林华森的公司后,立马否定了贷款需求,而原因也非常简单:年营业额仅3000万,有形资产仅有一间价值不到300万元的办公室,要贷款1000万元,银行没有办法做;另外1家银行在与林华森磋商3次后表示,看在34项专利技术上,可贷款400万元。

  林华森最终拒绝了这家银行,“杯水车薪,贷了款也不能接订单,只能拒绝。”后来,林华森也与两家风投公司进行过接触,同样无果。

  案例二

  地下钱庄融资5万 2个月利息1万

  陈平(化名)在武侯区金花的有一家食品加工厂,主要为一些知名的奶糖企业做贴牌生产,每年营业额在400万元左右。

  眼看天气热起来,陈平的厂也进入了生产淡季,他计划在这个时候新增一批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但是陈平一计算,要买这些设备的话,工厂资金缺口达15万元。

  陈平说,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找银行贷款。“我们厂是2008年建立的,由于是订单生产,资金回笼情况一直不错,账面的流转资金一般也有个30来万,贷款应该不困难。”陈平对自己的企业很有信心,但跑了一圈下来才发现融资的过程远比他想象的麻烦。“我们从4月开始,跑了几家银行想贷款15万元,人家都说要抵押。我们的厂房是租来的,没有什么可抵押资产,所以提出用产品来抵押,但是人家不同意。”陈平一筹莫展。

  直到5月底,终于有一家银行表示愿意提供1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但需要担保人,“虽然最后拿到了10万元的贷款,付了设备订金,但依旧有5万左右的缺口。”“先自家人凑凑,实在不行只好去找"下面"(地下钱庄)。”陈平给记者算了笔账,“下面”贷款5万元,60天的月息按照10%算,也就是说,陈平贷款5万元,2个月后,连本带利要给对方6万元,利息不算低。“但只要把机器搞回来,2个月应该可以还得上。”陈平说。

  案例三

  200万贷款 4个月仍未跑下来

  在德阳市天元技术开发区开办一家机械加工厂的刘德平最近也为融资头疼。“今年整个情况还不错,现在下半年的订单都排到明年才做得完了,全年整体销售收入也有个1000来万,就是买设备的钱一直未到位。”刘德平翻着账本,一脸的焦躁:“我现在就急需这台从德国进口的铣床,还差200来万,怎么都贷不到。”“该准备的材料都准备齐了,连订单的复印件都交给了银行,但绕了一大圈下来,还是不行。”刘德平说,从春节后到现在,他和公司财务用了近4个月时间跑贷款,至今都没下文。“活不等人,实在不行,我只有找"熟人"了。”刘德平所说的熟人,其实就是“地下钱庄”。“熟人说,月息2分利,半年还。”刘德平狠狠抽了口烟,“这300万的款,我得交出36万元的利息。”

  四川省仅三成中小企业解决“钱荒”靠银行

  今年以来,央行5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央行就会冻结银行近4000亿元资金。“不是我们不想贷,存款准备金率已经21%了,我们也有压力啊。”成都某银行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工作人员抱怨道,如此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信贷规模受到了影响。

  调查显示,成都本地食品加工、鞋类制造行业比较发达,虽然行业内厂家众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属于典型的“小微企业”范畴。眼下融资形势相对困难,一旦遭遇资金链断裂,大量小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据省中小企业局不完全统计,现阶段我省中小企业采取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缺口的比例仅占32.17%。

  成都市工商联协助成都民营企业贷款已有近7年的历史,因此对成都民营企业贷款的现状有较深的了解。据李春介绍,经他们办理成功的贷款企业,大致为填写申请表企业数的一半,“有工商联的专业推荐,成功率往往高于企业直接申请贷款。”数据显示,成都市注册的民营企业有70余万家,而工商联的会员企业仅有2万余家。

  成都市工商联2010年共计收到了600余家会员企业的贷款申请,目前已成功办理的企业数量约在300家,总贷款金额约在30亿元,每家平均贷款额在1000万元左右。这300家顺利贷款的企业就真的够了吗?“每家实际贷款额均小于最初的需求,当然这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天府早报 记者王楠 孟梅 实习生 李又
(责任编辑:UN1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