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手县宫古市街头,工人正在重新粉刷修建被损毁房屋。 |
仙台港,遗落在废墟中的动漫玩偶。 |
废墟清理是道坎 与垃圾分类并行
从岩手县到宫城县,当记者询问当地公务员灾后重建的时间表时,得到的答复均是“不确定”。摆在灾区政府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废墟的清理。
在岩手县宫古市临时搭建的鱼市场边上,高高堆积的“垃圾山”触目惊心,几辆叉车正在“不紧不慢”地对垃圾进行分类,木材堆一起,金属堆一起,塑料堆一起,轮胎堆一起……这些工人都隶属于一家名叫“陆地建设”的公司,受政府委托到那里进行作业。一名工人告诉记者,仅那一片“垃圾场”就有20万吨垃圾,需要处理好几年——这还不是宫古市因灾所产生的垃圾的全部。垃圾在清理环节就进行分类,分类后可第一时间运到回收公司处理和再利用。
垃圾清理,是日本完成灾后重建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据统计,3月11日的“地震+海啸”总共给日本灾区制造了3000万吨垃圾。不仅宫古市的垃圾处理工作者感觉压力大,其他灾区也是如此。在仙台港口一带的灾区,政府封锁了2公里警戒线,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警戒线里面生灵涂炭,遍地垃圾,废旧汽车、工厂仓库被毁后撒落的货物等应有尽有,看上去就像一个专业的垃圾处理厂。
气仙沼市的佐藤哲透露,该市已经借了几块土地,作为临时垃圾场用。“多久才能完成重建,谁也说不准,当前主要考虑的还是清理废墟和垃圾。”他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可能有部分失踪者被压在废墟里,出于尊重死者的考虑,废墟清理工作者在很多情况下不敢一味地使用机械,得时不时地徒手挖掘。气仙沼64岁的佐藤先生说:“我觉得日本政府动用的人力太少了。我通过电视得知中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之后采用了‘人海战术’,就该这么干,否则效率太低。”
灾后重建的时间表难以明确,宫城县仙台市灾后重建部部长山田文雄告诉记者:“仙台总体上不算受灾最严重的,我们以五年完成灾后重建为目标。其他一些主城区靠海的重灾区,大多以十年为目标。”
灾后安置:豪华板房每户两间
灾民们所住的板房建设标准非常高:板房的走廊加装了木质扶手,整洁美观;每户人家分得两间,前屋分别作独立厨房和独立卫生间用,后屋都作房间。
海边短时间内是没法住人了,政府只能把灾民往市区的那座小山上搬。
宫城县已出资为气仙沼建了首批2060套板房,供不应求,只能根据优先照顾老弱病残的原则分配。针对暂时未能分得板房的难民,气仙沼市把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临时改造成了避难点供难民们落脚。此外,难民们也可向房屋有富余的市民租房住,政府给补贴每月5万日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的房租。
在71岁的小松老阿姨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山顶的安置板房区。她告诉记者,虽然她家位于海边的别墅被毁了,但家人都安然无恙,上小学二年级的孙子学校被海啸淹了,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跑到了教学楼的顶层,在等待了将近一天以后都得救了。目前,孙子的学校并入了山上那所未受损的学校,得以继续上学。
记者走访发现,日本自卫队在板房区搭起帐篷、安营扎寨,与灾民们住在一起。灾民们所住的板房建设标准非常高:板房的走廊加装了木质扶手,整洁美观;每户人家分得2间,前屋分别作独立厨房和独立卫生间用,后屋都作房间。地面铺了合成木板,灾民们白天把被褥收起来,把房间作客厅用,喝茶聊天。
房间里配备齐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燃气灶、微波炉、空调和热水器等家电。随着春去夏来,当地的气温正在升高,板房里若不装空调,住在里面将非常闷热难受。受福岛核电站问题的影响,目前灾区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执行节电措施,政府办公室不开空调,部分公务员在未装空调的临时板房内办公,被热得浑身冒汗也只能忍耐。空调,是受灾百姓的特殊待遇。
记者拿到了一份灾区板房的配置目录,得知大到各种家电家具、小到被褥牙刷,灾民们的生活物资都由政府统一配备,不需要他们自掏腰包。在板房区的空地上,停着一辆“7-11”的卡车便利店,售卖各种零食和饮料。灾民们的私家汽车基本上都在海啸中被毁了,板房区的空地上却停了不少新车,据了解,那是灾民们灾后新买的。用佐藤哲的话说:“气仙沼的灾民们平均经济实力还不错。”
虽然灾难深重,但更多的灾民还是显露出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一位老先生站在板房区山脚下的自家废墟前“谈笑风生”,他家的房子被海啸摧毁得几乎成了一块空地,可他却心态极好地跟路过的熟人们笑说自己“有多惨”。
这场“地震+海啸”让宫城县气仙沼市靠海的两块半岛状的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地面下沉,其中一块下沉了六七十厘米,另一块下沉了足足一米。
日本东北部“3·11”地震、海啸灾难受灾情况一览:
死亡人数:15373人
失踪人数:8198人
伤者人数:5364人
建筑物全毁:111044栋
建筑物半毁:71936栋
受灾最重的三大灾区县:
宫城县:死亡9188人,失踪4983人,建筑物全毁71980栋;
岩手县:死亡4526人,失踪2826人,建筑物全毁20945栋;
福岛县:死亡1594人,失踪385人,建筑物全毁14921栋;
(数据来源:日本紧急灾害对策本部,截至今年6月6日)
文/本报特派日本记者张强、肖欢欢
图/本报记者 邵权达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