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云南省边疆地区国境线长约4060公里,脱贫致富、禁毒防艾、维护稳定等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云南省委着力建设边疆党建长廊,以强组织为重点,以建阵地为基础,以聚人心为关键,以固边疆为目的,扎实推进边境地区党的建设,筑起了一道促进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钢铁长城。前不久,半月谈记者深入到云南德宏、保山等地,围绕基层党建进行了专题调研。
边疆党建长廊的“德宏样本”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碧波荡漾……”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描绘的风土人情就来自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州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500余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49.7%,信教群众占42%。她既是国家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前沿,又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面对这样的州情,德宏州按照“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使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固。
红旗在这里高高飘扬 走进德宏的边境村寨卡南村,在为宜人景色陶醉的同时,村寨上空那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更让人深受感染。家家户户屋顶迎风飘扬的国旗或党旗,构成一道庄严、动人的画卷,成为边境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而这样的景象在全州的村村寨寨随处可见。
德宏州委书记赵金告诉记者,这是德宏州实施的党建“五大工程”之一“红旗飘飘”工程。通过在边境沿线50个乡镇、193个边境村、232个边境村民小组的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和民居中,开展升挂国旗和党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爱国意识、爱党意识。
赵金向记者介绍,在构建边疆党建长廊中,德宏州开展了“四个围绕”抓党建 、“五大工程”促发展的边疆党建工作,即:围绕经济发展抓党建,围绕民族团结抓党建,围绕边疆稳定抓党建,围绕改善民生抓党建;实施农村党员发展工程、农村党员素质提高工程、农村带头人培养工程、农民服务站建设工程和“红旗飘飘”工程。
通过培养农村复员退伍军人、中学毕业生、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把发展农村党员同培养乡级、村级后备干部和农村人才结合起来,壮大党员队伍,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全州全面消除了党员空白村和空白村民小组。而这样的成绩是在一个信教群众超过四成的地区取得的,实属不易。
农村要发展,带头人很关键。为了选好配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德宏州拓宽选人视野,从农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退休回乡干部等群体中选拔村干部。去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村级党组织中,致富能手占52%,比例较以前明显提高。
“坐在树下开党会、蹲在田间上党课,曾是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真实写照。”德宏州委常委、组织部长何汝利介绍,为改变这一状况,2009年以来,德宏州整合各个渠道资金280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128个。现在,全州每个村都有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活动场所。
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创建一个科学理论的传播载体。于是,在少数民族群众集中的地方,德宏州委创造性地采取了宣传讲解党的理论的方式“用民族干部宣传、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族文字阐述、用民族节庆展示、用民族文化体现党的科学理论”,从而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党建让群众得实惠 长期以来,农村便民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找政府办事一来路途遥远,二来不熟悉办事程序,造成办事难、办事成本高等问题。而德宏州建立的“乡镇农民服务站+村级服务点+流动服务队”的农村便民服务体系,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在潞西市遮放镇,记者看见,农民服务站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方,面积约300平方米,设立了群众办事大厅、书记镇长接待室,工商、地税、民政、计生等16个部门在办事大厅集中办公,所有服务窗口都公布了服务事项、审批权限、办事程序、工作人员姓名和监督电话等内容。
遮放镇党委书记李君川介绍,镇服务中心下设流动服务队、村级为民服务站、村小组包组代办员。流动服务队配备专用车辆和设备,到集市、村寨开展流动服务。行政村为民服务站综合提供委托代办、纠纷调处、证明出具等服务。
“比如办生育证和独生子女证,村民只需把所需材料交到村级服务点或镇服务站,由镇服务站报到市计生部门办理,村民再到村级服务点领取。”李君川告诉记者,农民服务站改变了过去分散办公的形式,为农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少走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找一个人、少花一分钱。农民服务站建立2年以来,累计受理群众各类事项4万余件,办结率超过99%,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党群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德宏州面临的首要任务。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中,德宏州委牢牢把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在整合巩固提升粮食、蔗糖、茶叶、橡胶、畜牧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竹子、咖啡、坚果、柠檬、油茶等生态特色产业。
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德宏探索实行“支部+协会+企业+农户”模式,使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带动群众致富。目前,全州共建立各类产业协会党组织181个,以党建工作助推咖啡、柠檬和竹子等特色产业发展。
德宏享有“中国咖啡之乡”的美誉。在中国咖啡行业龙头企业的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功不可没。“后谷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达到72%;重要生产岗位上,职工党员占48%。”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熊相入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公司抓原料基地建设时,党组织划分出“党员示范区”,带头建设示范种植基地;在公司抓产品营销工作中,党组织组建“党员拓展先锋队”,奔赴全国各地开拓市场……
党员发展、党组织壮大与企业、与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10多年间,一个零星种植咖啡的地方成长为中国咖啡之乡,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1/3;一个注册资金仅800万元的企业成为中国咖啡行业的翘楚;一个仅有3名党员的党支部成长为有73名党员的党总支,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支部+协会+企业+农户”仅是德宏六大党建模式之一。其他的如国门社区党建模式、宗教和谐党建模式、禁毒防艾党建模式、市场诚信党建模式、民族团结党建模式,都为德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半月谈》2011年第11期,记者 李银 伍晓阳)
瑞丽珠宝街诚信建设的党员示范 在美丽的边疆瑞丽小城,有一条著名的珠宝街。在这条集珠宝交易、旅游观光和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上,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和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珠宝商人。漫步街头,到处是林立的商铺、流光溢彩的玉石、络绎不绝的游客,显示出这条商业街道的繁华。与此繁华景象相伴的是,一只只党徽灯箱,一个个党员标牌,让这里的党员商户的身份无论白天黑夜,都醒目地展示在消费者眼前。
在党员商户柯文聪的店门前,一个小红牌上记录着他的评星情况“五星级”。这5颗星分别对应着诚信星、和谐星、致富星、文明星、奉献星。柯文聪说,一旦有顾客投诉,5颗星中的诚信星、文明星、和谐星将同时被摘除,降为“二星级”,如果五星被摘完,则取消“诚信经营户”称号。对党员店主来说,亮牌示范、公示评星是一种无形的广告,更是一种有力的约束,使店主时刻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优质的服务,让消费者明白、放心地消费。
位于中缅边境的瑞丽市珠宝玉石加工和交易在全国举足轻重,全市从事珠宝加工和经营的商户有5000多户,从业人员4万余人,去年珠宝玉石产值达20多亿元。
近年来,在市场诚信建设中,瑞丽市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引领作用,在珠宝街创建“党员示范经营户”和“入党积极分子示范经营户”,挂牌公开承诺不售假货、价格公道、无条件退换货等,使消费者买得放心,经营者扩大了销量,带动了其他商户诚信经营。
“珠宝街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原来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工商部门最头疼的就是"打假"。”瑞丽市珠宝街工商所副所长蚌小二说。前些年,珠宝街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流动摊贩“宰客”现象严重,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珠宝街声誉。
德宏州委书记赵金对记者说,近年来,德宏州奋力打造“中国玉都”,以瑞丽市为核心进行产业布局。诚信是玉石经营的“生命线”。为了珠宝行业健康发展,市场诚信建设势在必行。但如何让商户做到诚信经营、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呢?瑞丽市想到了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
2009年10月,瑞丽市珠宝协会成立了党支部,隶属于瑞丽市工商局党总支。珠宝协会党支部有党员10名,其中在珠宝街开店的党员有4人。珠宝协会党支部决定打造“党员亮牌示范经营户”,即党员亮牌经营,党支部依据顾客、群众反馈对其进行评星,一方面促使示范户诚信经营,另一方面带动其他商户诚信守法。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珠宝街的宣传栏上,公布了党员示范经营户和入党积极分子示范户名单和公开承诺内容,还张贴了党员头像照片。在翠苑玉雕首饰行,门口悬挂着“党员示范经营户”标志牌和党旗,牌子上印着姓名、店名、公开承诺等内容,承诺包括:诚信经营、不卖假货、热情服务、价格公道和无条件退换货等。翠苑玉雕首饰行的店主邝山说:“消费者担心的是买到假货或价格太贵,我们党员带头诚信经营,就要敢于承诺不卖假货和价格公道,如果消费者买了珠宝后觉得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换货。”
记者对比多家商铺后发现,同等档次的翡翠,普通商铺报价水分较多,砍价空间较大,而党员示范经营户的报价比较实在,砍价空间较小。邝山介绍,消费者通常会“货比三家”,对比多了自然就会发现,党员示范经营户的价格确实公道。
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来瑞丽买玉好多次了,每次都会先看店门口的党员标牌,再看小红牌上的“星级”,而且只去“五星级”的店里挑玉。“"五星级"的店货真价实、服务到位,既放心又舒心!”他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刚刚淘到的一款玉观音。
鹏程珠宝店也是一家党员示范经营户,店主叫李必席。他经营店铺的妻子说,“党员示范经营户”挂牌后,进店来看的和来买的顾客多了许多,因为有公开承诺,顾客购买珠宝就多了一份信任。虽然可以无条件退换货,但自挂牌以来,还没有遇到要退货的。
“党员示范经营户”的做法,不仅达到了消费者买得放心、经营者扩大销量的双赢效果,还带动了其他商户的诚信经营。蚌小二介绍,许多商户纷纷效仿,公开承诺诚信经营和无条件退换货,还有不少经营者申请入党,其中17人被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挂出了“入党积极分子示范经营户”的标志牌。
而在申请入党的经营者中,甚至还有外国人。来自缅甸的珠宝商人彭觉,现在是瑞丽市珠宝协会副会长。他用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共产党我喜欢呢,如果允许,我愿意加入。(《半月谈》2011年第11期,记者 李银 伍晓阳)
和顺古镇:企业党建助推人和事顺 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城往西约3公里,穿过一片稻田,踏着笔直的青石板大道一路前行,就到了“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远远看去,古镇坐落在一片田园风光中。走进古镇,那一个个依山傍水的宗祠,一栋栋典雅气派的宅院,一处处尽显厚重文化气息的建筑,使整个古镇显得古朴、灵秀、柔顺。
古镇名不虚传,但留给记者更深印象的是这里无处不在的党建文化。
与其他旅游景区不同的是,带有党徽的标牌在这里特别突出。在和顺古镇入口处广场上竖立着一排党建活动展示栏,栏内展示的“公开承诺、评星定级,授旗评星”活动内容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在古镇的入口处,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党员服务中心,格外引人注目;在各个游览场馆,“党员示范岗”随处可见,佩戴党徽的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宾至如归。
作为旅游胜地腾冲县的重点景区之一,和顺古镇每年接待游客数以百万计。景区经营者是一家民营企业,这家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其经营红火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紧紧抓住党建工作不放松。
在古镇入口的党员服务中心,佩戴党徽的工作人员李晓丹微笑着介绍,这个中心是公司的党员为游客服务的地方,公布了党员的姓名、岗位、照片和服务承诺,设立了党员监督台,接受游客和当地社区居民的监督,并为游客提供景区介绍、咨询和向导等服务。
和顺古镇的经营主体为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民营企业,创立不久后企业就成立了党支部,目前有党员29名,分布在景区各个楼堂馆所和服务岗位上。柏联和顺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李建华说:“去年以来,公司设立了"党员示范岗",把多数党员安排在服务窗口和一线岗位上,实行佩戴党徽和挂牌上岗,亮出党员身份,微笑服务游客。”
李建华介绍,在党员服务中心和每个党员示范岗,公司党员都做出6项公开承诺:不让到腾冲的游客在我这里受冷落,不让工作事项在我这里积压延误,不让工作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违法违纪行为在我身上发生,不让公司的形象因我受到影响,不让游客的利益因我受到侵害。
“旅游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党建工作如何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们理解,党员应该在服务游客中争当标兵。”李建华表示,实行党员亮出身份、公开承诺并接受监督,就是要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为游客和当地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在各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示范岗"的设立,促使我们不断改进服务。”身为党员的古镇总兵府客栈主管杨云丽说,客栈常有客人遗失手机充电器、衣服甚至贵重物品,以前客栈只是保管好等客人来领取,如今则请客人登记时留下电话,发现遗失物品即与客人联系,有的离开腾冲了,她们还把物品邮寄给失主。
和顺古镇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和民居等建筑,居住着6000余名村民。2003年柏联和顺公司进驻古镇时,村民担心:这家公司不会是来搞房地产开发的吧,旅游开发会不会破坏古镇的风貌?面对村民的疑虑,如何处理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企业与村民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李建华介绍,公司党支部从这个棘手的问题入手,发挥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通过深入走访和座谈等形式,了解村民的想法和愿望,宣传公司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缓解了村民的担心和疑虑,调和了企业与村民的关系。
目前,不仅艾思奇等名人故居,宗祠、寺庙、洗衣亭、照壁、巷道等古建筑受到了保护,镇里的古树农田也被纳入保护范围,乡民没有被迁走,民风民俗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我们是一个活着的古镇。”和顺古镇保护委员会主任王达三说。
李建华告诉记者,随着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公司党员从3人增加到29人,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了景区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公司实力也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公司销售收入仅103万元,去年突破了3800万元,在短短7年时间内增长了30多倍。
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柏联和顺公司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开发,使当地村民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目前公司450名员工中,85%以上是和顺当地村民。公司还修建了特色小吃一条街、特色小商品一条街等店铺,无偿提供给和顺古镇村民经营。
与此同时,公司党支部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扶持当地村民发展观光农业,种植泡核桃、红花油茶等,走旅游农业生态化之路;鼓励村民经营翡翠、藤编和刺绣等特色旅游产品,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半月谈》2011年第11期,记者 李银 伍晓阳)
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访云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百如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是基层社会管理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云南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最近,云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百如接受了半月谈记者专访。
记者: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云南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张百如:党的十七大以来,云南省委根据中央部署和云南省实际,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对全省各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党要管党”的意识明显增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更加显著。
记者: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基层干部队伍,云南省如何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张百如:云南省委始终坚持把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队伍和大学生“村官”队伍作为重点,通过选优配强、强化管理、关心爱护,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重要作用。
一是注重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面向基层的用人导向,注重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010年公开选拔134名村(社区)干部进入乡镇(街道)党政班子。
二是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村干部来源,多渠道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如迪庆藏族自治州选派乡镇公务员任村党组织书记,临沧市动员国家公职人员回乡通过选举进入“两委”。同时,全面落实村干部的各项待遇和保障,许多村干部的月生活补贴已达到1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500元,消除了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
三是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2007年以来,省委连续5年向行政村派出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约7万名,覆盖了全部行政村。
此外,大力抓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与此同时,畅通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通道。在今年全省乡镇党委换届中,共有872名大学生“村官”被选进了乡镇党委班子。
记者:针对个别地方基层党组织运转困难,云南如何健全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实现“有钱办事”?
张百如:一是建立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2010年起,要求县(市、区)财政落实每个村、社区每年2万元党组织运转经费,并把经费落实情况作为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开展创业致富先锋行动,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基层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全省村(社区)按照“支部+协会”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以挂钩扶贫工作为主要载体,建立健全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校党组织对口帮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进行帮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记者:以前部分地区村级组织“办公无场地、活动无场所、服务无站点”,云南省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张百如:云南省坚持把组织活动场所作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2008年以来,整合建设资金15.7亿元,集中建设了6765个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一些地方还将活动场所向村民小组延伸。
广大基层党组织利用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培训活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一级的议事决策中心、政策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科技培训中心、民事调解中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阵地基础。
记者: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云南采取了什么措施?
张百如:云南省不断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有效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一是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在有50名以上党员的行政村设立党总支,有3名以上党员的村民小组设立党支部,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4000余个。
二是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
三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在农村,坚持“三个培养”,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半月谈》2011年第11期,记者 伍晓阳)
作者:李银 伍晓阳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