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商店存在的问题,本报不止一次报道过。(资料片) |
图/王昕 |
“说,200元钱到哪里去了?”
紧接着便是一阵“啪啪”声。
“哇……我欠了学校门口的商店的钱,我拿去还了账,剩下钱花了一些,还有50元钱寄存在商店了……”家住乌鲁木齐市七道湾今年12岁的东东(化名)在爷爷李师傅的追问下,终于哭着招了偷拿爷爷的钱的去向。
商店给学生赊账,还帮学生保管钱,学生为了还钱,进而偷钱、骗钱;因为商店替学生保管钱,同时也制约了孩子的消费场所……李师傅听到孙子的讲述他惊呆了!
家中钱频丢失
市民反映家中钱频丢失
家住七道湾的东东因为父母离异,平日里他和爷爷住在一起。常年做水果生意的爷爷忙于生意,因此对他管得相对较少。因为心疼孙子,李师傅也经常会给孙子一些零花钱,五毛、一块基本没有间断过。
“6月9日,我第三次发现家里的钱丢了,前面两次我没当回事,而这回我发现竟然丢了200元钱,我才意识到事情严重了。刚开始问东东钱到哪里去了,他怎么都不说,这么小就学会偷钱,我气急了,就打了他,到现在他的胳膊都是青紫的,他害怕了,才说了钱的去向。”李师傅说。
随后李师傅在孙子的带领下,到东东消费及“存钱”的商店要回了寄存在那里的50元钱。
他说,原本想让店面说清楚,孙子100多元钱究竟怎么花的,但被对方拒绝了。
记者调查
店长承认赊账
接到李师傅的报料后,6月13日,新疆都市报记者来到了七道湾附近一所学校门前的商店。
早晨11时许,给东东赊账的商店房门紧锁。据周围居民说,只有到了孩子快放学时,商店才会开门,这家商店光顾的人群主要都是小学生。
12时50分,商店门开了。
13时许,随着学生放学,商店里也挤满了选购食物和玩具的孩子。
你五毛钱买个冰棍,他五毛钱买个牛板筋,生意非常的红火。
随着学生走出校门,新疆都市报记者也见到了东东。
他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他就是在这家商店赊的账。为了还钱,不得已才拿了爷爷的钱。
“你这能给孩子赊账吗?”
“不全赊,熟悉了,有时候孩子实在没有钱,我们才会给他赊账,不过具体的事情是我儿子在管,我不清楚。”自称姓付(音)的大爷一边和老伴做着生意一边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那你认识他吗?给他赊过账吗?”
“不认识,不知道……”看到东东和他爷爷,原本笑容满面的付大爷立刻拉下了脸。
听完店老板的回答,李师傅很生气。
他说:“我也是做生意的,做生意要凭良心,小孩子本来就没有自制力,你还给他赊账。孩子抵不住对玩具、零食等诱惑就会越欠越多,不敢问家长要,又担心老师知道后在同学中丢面子,那怎么办?有些孩子就会去偷、骗,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去抢?我认为店家这样赊账的做法,是在无形中将孩子推向犯罪。”
赊账并非个案
告别了东东和他爷爷,新疆都市报记者又走访一些校园周边的住户和学生。
“学校周围的很多商店都会给孩子赊账。2010年我儿子就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商店赊了500多元钱的东西。为了还账,还将他奶奶2100元钱的退休工资全都偷走了。最后还是老师找到我,告诉我孩子兜里装了700多元钱,我才知道孩子偷了钱。”说起店家赊账给孩子,家住七道湾的张女士气愤地说,问起孩子偷钱的原因,却是因为孩子看中了学校附近那家商店一个一百多元的玩具。“买不起就赊账,最后越欠越多,还不起就开始偷。”
在友好路段采访时,一些学校的学生反映,部分店家会给一些认识的孩子赊账,每次欠账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积到一定数量后,如果不还钱,店家就会找到孩子的老师那儿,要求孩子还钱。
“我的好朋友欠了商店23元钱,没有钱还,他就借我的钱还,可是还是不够。他问他妈妈要,他妈妈没有给,最后他偷他爸爸的钱 ,他爸爸知道后,就打他了。”采访中,友好路附近一家学校的学生瑶瑶(化名)告诉记者。
校园周边店是个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去偷钱还账?新疆都市报记者与采访对象东东的对话,希望能给家长、店家和学校老师一点思考。
记者:东东,你为啥要拿爷爷的钱?
东东:我想买东西。没有钱,我就欠了商店的钱。没钱还,老板说要告老师,我害怕,我又不敢问爷爷要,所以……
记者:你欠了商店多少钱?都买了些什么?
东东:欠了15元钱,都买吃的和玩的了。
记者:你拿了爷爷200元钱,还了15元钱的账后,怎么就剩下50元钱,其余的又买啥了?
东东:都买吃的和玩的了。(具体是买的啥,东东不愿意说。)
记者:那商店平时都给你们欠账吗?
东东:听同学说可以欠,反正每次都给我欠账,替我保管钱,说是也是为了方便我……
从业20多年,在碱泉街附近一所学校上班的李老师说,自己也曾接到过家长投诉,说孩子偷钱去买东西或者还账,而一些校园附近的商店也给孩子赊账。
“虽然自己和同事们也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们说,不要赊账。要什么让家长买,可是孩子毕竟小,自制力差,又禁不起诱惑。有的孩子还有很强的攀比心理,因此还是会去赊账。如果要想杜绝,除了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关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外,校园周边的店家更应该多一些良知和社会责任。谁都有孩子,赚钱不能昧了良心,不能以赊账来诱惑孩子消费。”李老师呼吁。
新疆都市报记者 甘兴华
编辑感言
老问题何时休
其实多年以来,本报就不止一次地以《关注校园周边环境》为题做了系列报道。
报道中,除了对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零售摊贩、网吧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关注外,更对校园周边的商店进行了特别报道。
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淫秽口袋书、“暴力”玩具等无不充斥着校园周边店。
记得本报在2009年5月的一篇报道中,专门对“校园周边环境为何受到诸多商家的青睐”作了调查报道,调查中,一些商家向记者透露其中玄机:“因为小学生的钱最好挣!”
在记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越是便宜的小食品利润越高,小学生所带给商家的利益远远高过初中生以及高中生。而商家的“赊账买赠”则是诱惑小学生的根本所在。
商家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赠送东西,买几包吃的,送一个泡泡糖。小孩子当然乐意,送上几次之后,他们自然愿意来你这消费。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赊账,小学生特别想吃一种东西,但钱不够,有的老板就让他们赊账,今天赊,明天赊,慢慢地,学生也就成了店里的老主顾。
校园周边的环境问题如何得到净化?为什么报道了多年的老问题仍然存在?
是家长教育失败吗?但孩子的自控能力又有多强?
是学校的教育引导不到位吗?但学校能时时做到对孩子管理吗?
是商家利益熏心,费尽心机赚孩子的钱吗?在校园周边开商店不可怕,可怕的是挣“昧心钱”。
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吗?
在记者调查采访中,也有学校透露,有关部门也曾对商店的“三无”产品进行过查处,但都没有得到彻底治理,而给学生赊账、诱骗学生进店消费的情况,更不知道该找谁投诉。
学校的声音也许透露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期待有重拳出击,能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治理与改善。这一天,相信全社会都在期待着!(申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