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 食品安全消息

四川广汉多家油坊用漆桶装油 老板坦言无许可证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1年06月21日08:17
 榨油坊生产环境令人担忧
 一桶桶油就装在这样的油漆桶里
 牌子的背后就是生产现场
 狗在榨油现场随意"方便"

  ●工作人员穿无袖背心,赤膊操作,口罩手套没人戴

  ●榨油机上同样油迹斑斑,榨油机上的铁锈清晰可见

  ●装菜籽油的油桶,上面写着墙面漆、粘贴剂等字样

  连日来,华西都市报携手华西都市网开展的“走进生产现场,见证食品安全”特别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有消费者举报了身边的食品安全隐患。

  5月29日,时值油菜籽的榨油季节,位于广汉市三水镇的广金路沿线的多家榨油作坊生意火爆。然而,华西都市报食品安全报道组记者接连暗访了3家榨油坊,家家卫生环境差,榨油机的锈迹、油迹斑斑,工作人员现场穿着拖鞋赤臂操作,炒料所用的火红煤炭距离刚榨出的菜籽油不足3米,所有的菜籽油桶全是一些没有标识的塑料桶或面漆桶……

  安全解析

  2005年8月1日,我国《菜籽油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新标准明确规定,菜籽油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

  榨油坊A

  油桶底积着一层沉淀物

  5月29日10时左右,华西都市报食品安全报道组的记者走进一家“陈记”榨油坊,新榨的菜籽油味道扑鼻而来。榨油坊约30平方米,空间不大,却兼具榨油作业、炒料间和仓储的功能。榨油坊的生意不错,炒料的煤炭烧得火红,不时溅出火花。然而,炒料的地方距离榨油机不足3米,工作人员穿着无袖背心,赤膊操作。不远处,还摆着几桶敞放的菜籽油。

  “我们对外销售,也对外加工。”看到有人来,榨油坊的一名杨姓女子招呼着说,他们的菜籽油很纯正,价格是每斤7.5元,不仅销往本地,有的还销往成都市场。

  榨油坊新榨的菜籽油放在一个铁桶里,铁桶油迹斑斑,把油全部倒出后,铁桶底上有一层沉淀物,工作人员用勺子刮了刮,继续用于装油。当被问及新榨出的油兑的是什么水时(正常工艺)?杨姓女子未正面回应,只是含糊地说“就是一般的水嘛”。这样的答复,不禁让人疑惑,到底兑的是开水,还是自来水?

  在榨油坊,无论是地面、榨油机,还是装油的器具,卫生状况都令人堪忧,不时还有几只苍蝇飞来飞去。

  榨油坊B

  榨油机上铁锈清晰可见

  “7块钱1斤,你们要好多。”在当地三道沟附近的一家榨油坊,自称黄姓的老板娘也热情地招呼着生意。

  在她的面前,摆着一桶新榨出不久的菜籽油,而装油的铁桶和油勺上是一层厚厚的油渍。

  狭小的榨油坊里,一边堆放着成堆的袋装油菜籽,一边榨油机正隆隆开动。

  榨油机上同样油迹斑斑,或许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榨油机上的铁锈清晰可见。

  在暗访记者的再三坚持和要求下,黄姓老板娘才带领记者到马路对面的住家1楼去看许可证。这张许可证是2006年6月20日发出的,有效期到2010年6月20日,或许是很久没有消费者要求查看,这张许可证已经是布满了蜘蛛网。

  除了榨油设备和地面的卫生状况差外,榨油工作人员的穿着也同样随意,口罩手套这些必备装备无从谈起,更没有人佩戴健康证。

  榨油坊C

  装水塑料盆有黑色油斑

  在第三家“杨氏”榨油坊,地面上摆放着十几个装菜籽油的油桶,这些桶上的包装还很新,上面写着不同品牌的墙面漆、粘贴剂等字样。这样的器具来装菜籽油安全吗?就此,暗访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提出了问题,榨油坊的老板很肯定地说,没有问题,这些桶都用火烧过。

  此时,两小半桶的菜籽油新鲜榨出,榨油坊的老板趁热兑水,兑水的比例也很随意。装水的塑料盆内侧有几块黑色的油斑,盆里放着一个沾满油渍的油勺。盆内加盐的水,有点浑浊,还有沉淀物。榨油坊的人一再强调,盆里装的是开水。

  这家榨油坊的榨油机摆放在房子的左侧,右侧则是堆放着成袋的菜籽,菜籽堆旁还养着一条狗,小狗在榨油现场随意“方便”。

  “有没有许可证?”面对暗访记者的提问,榨油坊老板似乎有所警觉,低声说,“没有,很多榨油坊都没有。”

(责任编辑:UN96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