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无锡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 专家建议经费随学籍流动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6月23日00:53
  中广网北京6月23日消息(记者刘黎)“中国之声”最近两天连续播出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江苏无锡遭遇入学难的相关报道。无锡市教育局昨天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刘黎的采访时表示: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增加,当地压力确实很大,不过无锡正在积极商讨应对措施,新学期开学会尽最大努力加以解决。【

  无锡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 校方:捐资助学为市统一规定

  流动人口 数量带来压力

  说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无锡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徐成洁先告诉记者两个数字。2002年,有5万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无锡读小学和初中,而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无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经超过15.8万人,增加了两倍多。徐成洁坦陈,他们的压力确实不小。

  徐成洁:“我们现在也很矛盾,真的也很矛盾,你说如果这些人走了,就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用工荒的问题,如果来了,就是我们的接纳问题。”

  徐成洁说,这15.8万人占到无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5%,也就是说,在无锡市公办小学和初中就读的,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地生源。今年,这个比例还有扩大的趋势。家长们感觉到今年外地孩子上小学格外不易,实际上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按国家规定,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要以流入地接纳为主,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在这个前提下,无锡市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已经从过去的40多所减少到了现在的12所,压力都转嫁到了公办学校。

  徐成洁:“外来人口办的,简易的,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包括人大也好,政协也好,他们前几年就建议我们你们不要办这种学校,就是应该公办为主,前几年的时候,对这批学校撤并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小班化教学 招收名额有限

  徐成洁说,目前无锡公办小学又在推行小班化教学,招收的名额自然也有限制。

  徐成洁:“我们这两年是在倡导小班化教学,可能这个推了以后,有些地区在缩班,缩班以后必然造成学额不足。”

  具体到特定地区,比如无锡新区,外来人口分布集中,亟待入学的适龄儿童相对较多。再加上当地新开发的楼盘多,入户的外来人口明显增加,孩子上学的压力自然更重。

  徐成洁:“我们也要求各地摸清你的一个状况,新建的楼盘的情况,配套小学要建多少,开发区根据他的规模,确定合理的配建学校的比例,要嘛就是按照这个比例,配建小学,要嘛你交代建资金,去统一的规划定点,新区已经考虑明年再布点建一所学校了。”

  徐成洁表态,虽然外地生源多,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今年格外突出,无锡市会继续充分挖掘资源,特别是挖掘公办学校的招生潜力,到新学期开学,尽最大努力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

  徐成洁:“我们现在想就是要实行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预报名制度,来全面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对符合条件的要先解决,对不符合条件的视情况统筹安排。”

  道道门槛卡住想在无锡上学的外地孩子

  不仅入学名额少,而且要提供居住证或交纳捐资款,一道道门槛,卡住了想在无锡上学的外地孩子,层层壁垒如何打破?

  无锡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徐成洁介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在无锡上小学,无锡各区根据自己的情况,有一些要求:

  徐成洁:“比如说,家长来了,你要有稳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要依法缴纳养老保险,或者是你有固定的用工合同,还有你要有符合当地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

  无锡市实行的是居住证管理制度,外地人申领到居住证,就能享受和无锡人的同等待遇。向中国之声反映入学难题的家长,之所以给孩子报不上名,很多人都是卡在了居住证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现在很多地方都设置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求学门槛,门槛高低不一。

  熊丙奇:“无锡这个政策门槛是比较高的,包括北京、上海只要求暂住证,而不是居住证,一方面要呼吁无锡把门槛降低,另一方面,还要省政府出面协调,真正解决随迁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

  择校行为择校费

  无锡市滨湖区雪浪中心小学校长秦文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今年要在雪浪中心小学就读,每个孩子要交1万块钱捐资助学款。秦文贤说,今年大概能收五六十万,会全部用在学校的再发展上。

  秦文贤:“先要上交政府,然后政府监督使用,补充公用经费的不足。”

  有关捐资助学款,徐成洁解释,无锡的滨湖区、北塘区、崇安区等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定点学校。如果其他学校还有空余名额,外地孩子的家长也愿意选择这些学校,这是一种择校行为,需要交捐资助学费,最高不超过1、5万。

  徐成洁:“如果你不去定点学校,你到其他学校,你就是一种择校行为,如果一定到那儿去的话,根据家长的意愿,可以收取一部分捐资助学费,我们规定是最高不超过1.5万。”

  徐成洁说,虽然无锡要求热门学校控制择校比例,但取消择校费有个过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现实情况下,不管是借读费还是择校费很难真正取消。

  熊丙奇:“国家已经取消了借读费和择校费,现在学校里在收取或者是变相收取,肯定是违规的。由于存在着旺盛的入学需求,借读费和择校费难以取消。”

  熊丙奇说,不管设什么样的入学门槛,都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相关。要解决现实困境,还得从两方面入手。

  熊丙奇:“第一个就是加强义务教育的省级统筹,避免地方政府从自己的财政出发,来考虑接受随迁子女的求学问题。第二就是要建立经费随学籍走的一种机制,如果流入地政府只是承担责任,而无法得到经费的相应补偿,他也没有积极性。”

  更多精彩音频内容请关注6月23日7时10分左右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

  作者:刘黎
(责任编辑:UN01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