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三岁女童患不治绝症 父母决定捐献其眼角膜(图)

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郑洁 吕茜茜 叶安路
2011年07月01日13:45
小菲美丽的大眼睛将留下光明。吕茜茜 摄
小菲美丽的大眼睛将留下光明。吕茜茜 摄

小菲不舒服的时候,松红林夫妇就轮流抱着孩子,有时候整夜不能睡。吕茜茜 摄
小菲不舒服的时候,松红林夫妇就轮流抱着孩子,有时候整夜不能睡。吕茜茜 摄

  随务工的父母一起生活在平阳的哈尼族小女孩小菲(化名),今年才3岁,却患上了肝母细胞瘤,即一种被称为“儿童肝癌”的恶性肿瘤。今年6月初,上海医院权威医生诊断小菲病情严重恶化,已经无法救治,这也意味着孩子将不久于人世。在这一噩耗的重击下,善良的小菲父母坚强地抹干眼泪,第一时间作出捐献孩子眼角膜的决定。昨天上午,记者在平阳水头镇的一间简陋的平房里见到了这个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哈尼族小女孩。

  欲留“光明”报答好心人

  这对善良朴实的父母坚强地接受了女儿身患绝症的现实,并心心念念回报社会。

  松红林夫妻俩老家在云南,带着女儿来温州平阳务工,小菲生病后高额的医疗费使得贫困的夫妻俩只得求助于媒体,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热心人士和单位纷纷伸出援手。夫妻俩向记者一一列举帮助过他们的人,包括附近一些收入微薄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不仅捐款还时常来看望小菲。

  “离开上海的第一个晚上,小菲疼痛难耐,那是她最严重的一次发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才作了这个决定。如果能做点什么回报社会,我们心里会舒服一点,也想给孩子在这个世上留下点什么。”父亲松红林说。“大家都说小菲的眼睛漂亮,我想这样起码还有一双眼睛能留在这个世上。就算以后我们见不到她了,至少她还能看到我们。”母亲雷小妮眼眶微红。

  温州给了他们很多温暖,所以他们特地从老家云南辗转回到温州来进行角膜捐赠,希望能帮到温州的好心人。

  竟然询问“移除角膜可否打麻醉”

  看到隔壁的小孩子跑来跑去玩耍,3岁的小菲总说:“我也能跑!我也能跳!”别人在她面前吃东西,她满是赌气的样子:“我也要吃,吃了我就能长大!”

  “妈妈,帮我把肚子里的虫虫打死。”每每听到这话,雷小妮总是难以抑制悲伤的泪水。

  病情的恶化,使得孩子的肚子肿得像一个气球,孩子一双纤弱的小手不停地在身上摩挲,仿佛在试图减少病痛的折磨。小菲的母亲雷小妮看着躺在竹席上的女儿,眼里满是心疼。这个月来,小菲一直发着低烧,身体越来越瘦,肚子却越来越鼓,雷小妮轻轻地用扇子帮孩子降温。

  “我要吃饭。”说话间,小菲轻声呢喃着。松红林很快端着一小碗米饭来喂她。孩子这两天会主动提出要吃的,这让夫妻俩又喜又忧,他们一边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一边又生怕孩子吃多了肚子难受。

  在签署协议之前,雷小妮特意打电话给一直帮忙跟医院牵线的平阳报社记者,咨询道:“在移除角膜的时候,可不可以打麻醉,让孩子不要那么疼?”原来,雷小妮一直误会角膜捐献需要在孩子在世的时候进行,这又该是何等心痛又无私的决定?

  小菲目前已经接受了捐赠前艾滋、梅毒、乙肝、丙肝等4项检查,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她的父亲也于6月27日签署了《公民自愿捐献角膜登记表》。在“近亲属(委托执行人)意见”一栏内,他郑重地写下:我们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女儿还能留下一样东西在人世间,帮助别人重见光明。松红林夫妇打算留在平阳陪女儿度过最后一段时光。

  眼库工作人员深受感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温州眼库收到的自愿捐献眼角膜的申请非常少,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眼角膜捐献往往会遭遇伦理、道德层面的尴尬。记者联系上我市唯一一名眼角膜捐献协调员、温州市眼库工作人员陈小雁,她对于小菲父母愿意为女儿捐献眼角膜一事很受感动,说:“父母能为这么小的孩子做出捐献眼角膜的决定,实属不易,这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见习记者 郑洁 吕茜茜 通讯员 叶安路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