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枣庄遭遇新型玉米虫害 113.6万亩玉米受灾严重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7月14日10:59
枣庄遭遇新型玉米虫害 113.6万亩玉米受灾严重

  人民网枣庄7月14日电 今年二点委夜蛾在枣庄市普遍大发生,台儿庄和薛城区发生最为严重。据7月6日调查统计,枣庄市玉米种植面积224.01万亩,发生虫害113.6万亩,占总面积的50.7%;发生田平均有虫株率20%,高的达到30~50%,平均死苗率15.4%,发生重的地块玉米死苗率达50~60%;平均有虫3-4头/株,高的达8-9头/株,发生地块出现缺苗断垄,部分地块造成毁种。

  6月30日在台儿庄区调查,平均百株有虫50-60头,最高达200-500头,虫田率73.7%;7月1日在薛城陶庄调查,二点委夜蛾平均有虫3头/株,高的达到8-9头/株,玉米平均有虫株率20%,高的达到30%-50%,玉米死苗率20-30%;市中区种植的12.75万亩玉米,也有9万多亩受到危害。山亭区玉米虫害主要是玉米二代粘虫和二点委夜蛾混合发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个别地块达到大发生。由于山亭区玉米播种时干旱,出苗普遍较差,二点委夜蛾的为害,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不迅速控制住发生蔓延,将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现象,对秋粮丰收构成严重威胁。

  虫害发生后,各级农业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进行了科学防治,目前已防治197万亩次,虫口密度下降到0.6头/株,发生地块防治率达70%以上,重播面积8.5万亩,移栽补种95.6万亩,虫害得到初步控制。

  枣庄市是二点委夜蛾虫害发生的重灾区,针对这一情况,山东省农业厅战树毅厅长一行来到枣庄市督导二点委夜蛾防治情况。战树毅厅长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峄城区榴园镇陈村、卜村和台儿庄区泥沟镇东黄庄村二点委夜蛾防治现场,现场听取了防治情况的汇报,详细询问了二点委夜蛾发生危害及防治、对夏玉米生长影响、农民防治中的困难等情况,并对枣庄市二点委夜蛾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只要用科学的方法,二点委夜蛾虫害是可防、可控的。目前,我们使用的方法可继续研究,现在看这种害虫的抗药性不强,靠普通喷药的方法,农药接触不到,表现个别地方防治效果较差。要对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要转变农民虫害发生就是秸秆还田引起的错误认识,引导农民面对虫害不要惊慌,树立防治必胜的信心。 每个村都要有一个病虫测报点,1—2名兼职灾害测报员,在遇到灾害的时间,应每个地块、每个村都有人包。农业部必须把科学防治办法传递到农民中间去,必须要到田间地头,必须要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科技人员、基层农技人员必须到现场去,包村、包地块。

  由于二点委夜蛾为新害虫,加之突然爆发,缺乏认知,没有引起部分领导和农民足够重视。刚开始防治时在药剂选择、用药时间、喷药方式上不对路,有的多次打药仍不见效。同时在田间秸秆处置方面不当,没有及时清理和灭茬的地块影响了防治效果。

  据农业专家介绍,防治的关键是药剂穿透麦秸到达虫体,一般的全田植株喷雾几乎无效。玉米幼苗易发生药害,施用毒死蜱、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时尽量不要接触到玉米叶片,且要和施用除草剂间隔7天以上。在清除田间麦秸时,人工捕捉害虫。撒毒土或毒饵: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细土25公斤,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周边;亩用毒死蜱100毫升或甲基异硫磷250毫升拌麸皮3公斤(炒熟炒黄但不可炒焦)于傍晚顺行撒在玉米苗周围。灌药: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每亩150毫升,兑水100公斤,去掉喷雾器喷头或喷片傍晚喷灌玉米苗根茎部。

  二点委夜蛾2005年首次日本、朝鲜传入我国,2007年在我省德州零星发生。二点委夜蛾具有喜阴暗潮湿的习性。今年枣庄市麦收及夏玉米播种出苗期间南风较多,该虫随风迁移来我市的量较常年偏大,客观上造成一代虫源基数高;特别是6月20号以后降雨量大,天气阴晴交错、空气潮湿,非常有利于该虫的产卵,也利于卵的孵化、幼虫的发育和幼虫对夏玉米苗的危害,造成今年夏玉米田该虫重发生。

  目前,该害虫正处于低龄幼虫取食阶段,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而且,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新害虫,农户和基层技术人员普遍缺乏认知,如不能及时控制,将对我枣庄市秋粮丰收构成严重威胁。(单阳 赵学涛)

  
农业厅战树毅厅长一行来枣庄督导虫害防治工作
枣庄遭遇新型玉米虫害 113.6万亩玉米受灾严重
农业厅战树毅厅长一行来枣庄督导虫害防治工作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