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七旬老人遗嘱不离身 称身亡先联系红会捐献遗体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11年07月26日01:23

  本报讯 (记者 熊琳晖 通讯员 高翔) “尊敬的交警及目击者:……(我一旦身亡),请第一时间和红十字会或武大医学院遗体受捐部门联系,电话卡片上都有……第二步再和家属联系,切记……”这是一份不足300字的“遗嘱”。两年来,万庆杰老人一直贴身存放。身患晚期肝癌的他,自愿捐献遗体,他希望自己死后,身边的人能帮他达成心愿。

  昨日,专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的慈善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宁养院上门探望万庆杰。记者在武昌丁字桥一处民居见到74岁的老人。

  万庆杰是武汉人,退休前是国棉五厂一名机修师傅。他和老伴生有两个女儿,现在住在小女儿家中。

  2009年3月,万庆杰因反复低烧住院,查出患有晚期肝癌,并被告知:最多只有半年生存期。4个月后,他在市红十字会登记成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

  万庆杰常看报纸,他知道一只眼角膜可使两人复明;中国这么多人遇有烧伤,患者却还要外国支援皮肤。因此,他自愿捐献遗体,这样不仅不会与活人争地,体内的癌症病灶还能做成标本以供研究。

  万庆杰的想法得到小他4岁的老伴支持。老伴表示,自己死后骨灰撒到长江里,顺着江流可以漂到上海故乡。两人的小女儿不同意:“这样,做子女的不是很不孝?”万庆杰有8个兄弟姐妹,子侄辈众多。他逐一向每个亲人说明情况:“这是我自己的意思,不要责怪他们。”

  万庆杰早年因病退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旅行。查出患癌后,他要求医生不开刀,只在腹内植入两根金属棒做化疗。去年,他一口气去了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多个城市。临行前,他都要先打听当地有没有红十字会机构,并把遗体捐献卡和“遗嘱”贴身放好。“眼角膜要在死亡后4-6小时提取才有效。而我随时可能倒下。”万庆杰说。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