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购物导报-影响力周刊最新

“返券游戏”让你的钱袋再飞会

2011年07月29日13:55

  来源:购物导报·影响力周刊

  本报实习记者 舒 洁

  “活动期间,全场满200元送100元。上不封顶,多买多送。”对于这样的促销文字,消费者一眼看去就会怦然心动而后趋之若鹜,殊不知费尽心机地盘算怎么用掉这些券,反倒给自己平添了更多烦恼。

  大小商家都习惯在节假日期间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此吸引消费者。商场的促销活动就像一场令人疲惫的智力游戏,面对这些花样百出、规则百变的游戏规则,大部分顾客都反映:拿到商场返还的抵扣券后不知道该怎么用掉,稀里糊涂地就超支了更多的钱。商场促销其实暗藏玄机,为免落入商家的“陷阱”,冷静应对、见招拆招才是上乘之选。

  “买了一大堆东西,可怎么就感觉自己这么亏呢?”费小姐在商场“血拼”完如此抱怨道,“我原本想买的裙子是500多块,虽然满200送100,但为了能多接100块的券,我又花100多块买了一件衣服。”可拿到300元抵扣券后,她却发现,现金券并不是直接抵消现金,而是“满200抵100”。为了用掉这300元的购物券,费小姐又从腰包里掏出300多元,买了一双600多元的鞋,这才结束了她的“智力比拼”。细算起来,她原本要买的衣服并没有享受到任何折扣,还多花了400多元。消费者就是这样一步步被诱使,从而掉进了商场早就设好的消费陷阱。

  商场里像费小姐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掰着指头算着怎样能更好地利用购物券,算了半天才发现虽然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无意之中还买了不少计划外的商品,超支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促销返券的“智力游戏”让消费者叫苦不迭。为了使用抵扣券,他们奔忙于各柜台寻找价格合适的商品补齐差价,陷入循环往复的消费怪圈。消费者对购买打折商品具有一种无法抵挡的消费惯性,而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这些不成熟的购物心理,来推动商场的促销活动,增加商场收入额度,同时也衍生了一些虚假或者是带有欺骗性质的打折促销活动。比如,“满200送100”再“满200抵100”的系列折扣活动,给人的直观感受是5折优惠,可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它并非如此。首先,它对200元以下的商品是毫无意义的,这样消费的基点就被抬高了,如果要用掉一张券,你至少得花掉100元;其次,得到现金券再使用的时候,对于200元到400元的商品来说,就意味着打了7.5折到8.33折。但将诱人的促销换算成这样的折扣力度,你还会为之心动吗?

  在面对商家各种名目的促销折扣时,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按需消费、冷静消费、理性消费。这样,就能让商场促销活动中暗藏的陷阱无所遁形了。

(责任编辑:杜伟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