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家提醒:中国每年死亡人数中80%是慢性病所致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7月30日13:28
  新华网杭州7月30日电(记者李安)“未来的2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患五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将成倍增长,中国每年死亡人数中80%是慢性病所致,慢性病在中国已经提前井喷。”29日在杭州举行的钱江心血管年会上,中国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公布了一份世界银行的调查报告,并呼吁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及早防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胡大一表示,这些疾病是导致过早死亡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些疾病的患病人数将成倍增长,“到203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这五大病患病的人数将增加2到3倍,糖尿病增加4倍,肺癌增加5倍。

  据了解,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共同危险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食盐和糖,尤其是含糖饮料摄入过多,缺乏体力活动和有害的饮酒,这些危险因素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所有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二,而烟草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死亡中的六分之一归因于烟草,全世界每天有15000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同时,高盐和高糖每年至少导致1400万人死亡,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死亡的40%,因此,控烟和减盐成为最优先需要考虑的措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及早防治。”胡大一说。

  日前,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世界卫生组织相关专家联合发表了关于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五项优先行动和五项优先干预措施。五项优先行动包括领导、预防、治疗、国际合作以及监测报告和可评估。五项优先干预措施为加快烟草控制、减盐、健康意识和体力活动、减少有害饮酒以及基本药物与技术的广泛可及。

  专家表示,心血管疾病及其所致死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占有重要比例,而在这五项行动和措施中,心血管疾病获益也是最大最快的。“这些高血压病人的预警、评估、预防都能做好,控烟的基础上,调整生活方式,再加上基本的药物,可以有效防控心血管病,对于慢性病的防治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霍勇说。

  据介绍,此次胡大一教授公布的调查报告是由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题为《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是世行与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至2010年开展的评估结果合作撰写的。

  报告还显示,在2010年至2040年的30年里,如果每年能够将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其经济效益就会相当于2010年中国实际GDP的68%,超过10.7万亿美元。

  作者:李安
(责任编辑:UN01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