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甘肃定西“黑地膜”马铃薯解干旱少雨之困(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7月31日23:22
说 明:定西市安定区推广的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抗旱效果明显,长势喜人,和旁边的干枯的大山形成鲜明对比。 张玉玺 摄
  说明:定西市安定区推广的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抗旱效果明显,长势喜人,和旁边的干枯的大山形成鲜明对比。 张玉玺 摄

  中新网甘肃定西7月31日电(张伟)31日,记者在“中国薯都”定西市安定区万亩马铃薯种植推广基地注意到,黑地膜马铃薯茎秆长势相比白色地膜高出一截,几乎看不出遭遇大旱的迹象。同行的当地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称,定西已经掌握了黑色地膜的种植技术,实践证明这种技术更加适应定西干旱少雨条件下马铃薯的种植,已有来自全国各行各业5000余人实地参观“取经”。

  1996年开始,定西开始全面发展马铃薯产业,收获颇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来自马铃薯的种植。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占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面积居全国地级市州第二、产量居首。当地民众流传着马铃薯过去是“救命薯、脱贫薯”,现在是“致富薯”的民谚。但是由于干旱的气候以及地表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该区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此间年降水量仅为380毫米左右,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马铃薯是一种典型的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作物,但是干旱的气候还是或多或少地制约着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而黑色地膜技术的大范围推广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31日,定西市安定区凯凯生态园植物快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恺介绍黑色地膜技术时说,20世纪50年代,该技术率先在美国推广,然后传入中国,这种技术适合干旱地区马铃薯的生长特点,此外该技术还具有保墒、降温、除草、避光的作用。黑色地膜覆盖的地块土壤绝对含水量为20%,露地的仅为5.8%,露地的马铃薯亩产最高1000斤,而黑色地膜产量最高可达4000多斤。

  记者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南川马铃薯示范基地注意到,数万亩的马铃薯长势良好,记者发现运用黑色地膜技术种植的马铃薯长势旺盛,而运用白色地膜技术种植的马铃薯长势相对黑色地膜差了一些,而露地马铃薯长势就显得有些稀疏了。

  定西安定区位于甘肃中东部,联合国粮农组织1982年实地考察后给予“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结论。缺粮吃、缺水喝、缺衣穿、缺柴烧,是安定区当时基本情况的真实写照。现在,这里的农户依靠马铃薯的种植早已脱贫并致富,家家户户购买了摩托车、农用车,部分家庭购买了小轿车。

  定西市安定区委宣传部提供消息称,2011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5.41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马铃薯种植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