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文物局通报故宫:操作失误后果严重 将追究责任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1年08月03日09:18

  ●这是一起严重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教训十分深刻,各文物部门和文物、博物馆单位要引以为戒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责成故宫博物院追究有关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最新通报 珍贵文物损坏教训十分深刻

  就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损坏情况这一严重事件,国家文物局2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发出通报。通报表示:此次事故是一起严重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教训十分深刻。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博物馆单位,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加强依法管理,落实相关责任。

  通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强化责任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博物馆及相关机构的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安全防范设备设施和科研仪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等。

  2011年7月4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在对院藏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新179479)进行无损分析检测时,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致使文物损坏。事故发生后,故宫博物院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8月1日,故宫博物院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报送了事故调查和整改情况的报告。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立即组成包括有关专家在内的核查组。经核查认定,该事故确系工作人员操作检测仪器失误所致。根据事故情况和核查结果,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责成故宫博物院追究有关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据新华社

  网友疑问

  故宫官网哥窑与央视播的咋不一样

  调包?赝品?

  故宫受损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前晚在央视曝光,随后有网友发现,受损文物与故宫(微博)官网的资料图片不符。

  昨天零时37分,网友发帖称,从曝光图片看,花纹碎片肯定不是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原品。“故宫损坏的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可能是赝品?”

  记者发现,截图瓷器正反面显示均为圆形,但故宫官网资料图片无论正面还是反面,盘口均能看出明显的“六瓣葵花”形状。

  此外,央视的画面中,瓷盘没有哥窑瓷器特有的黑褐色“铁足”。央视《共同关注》栏目组制片人宋先生表示,新闻中播出的瓷器画面,是故宫方面提供的照片,记者在采访时拍摄的。

  北京博玩雅集文物鉴定中心的负责人张进发老师看过故宫官网和央视公布的截图之后表示,从图片判断,官网上的图和央视公布的图并不是一件瓷器。

  昨天,故宫博物院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绝不存在文物调包或赝品之说。目前故宫官方网站提供的“故宫藏品信息”中,唯一一张宋代名为“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藏品图片,并非此次惨被压碎的瓷器。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故宫藏品中,同一名称的瓷器不只一件,且用不同的编号表示,每一件物品尽管“大名”一样,但其形状、外观略有差别。目前,故宫通过央视向社会公布的图片,才是此次真正受损的哥窑瓷器。 据《法制晚报》

  他山之石

  台北“故宫”:检测人员不能拿文物

  针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受损一事,位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也给予了关注。

  昨日,台北故宫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台北故宫在文物研究方

  面的措施时表示,基本上台北故宫的检测人员是不能拿文物的,有专员负责,且经过严格训练,而且检测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动设备。

  据《法制晚报》

  为何延迟20余天上报

  网友追问不断六问待解

  1. 为何没两小时上报?

  针对我国“文物法”以及“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中关于文物损毁的相关规定,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

  谢辰生表示:按照规定,故宫应该在2小时之内将事故报告给国家文物局。不管是国家文物局还是属地文物局,都没有及时收到文物损毁的报告。这是不对的。也就是说,在哥窑损毁上故宫延迟20余天上报。

  提取文物是否经审批?

  文博界有关人士:国家一级文物的复制是需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而如果是进行课题研究,经过故宫内部的层层审批之后,也可以提取文物。不过,作为科研部门的文保科技部无权直接提取文物,只有古器物部可以进行,提取前要提交相关报告,提取人、部门主任要对提取确认签字。在提取一级文物时,除了上述环节外,故宫主管副院长也要签字确认。

  这些环节之后,古器物部会将文物送到有关部门,如文保科技部。双方在此时还要对文物的情况进行检验和确认,提供文物的照片、文字说明,双方要对此再次签字确认。在完成上述交接手续之后,科研部门的实验室才算正式接收文物。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故宫的文物出库安保程序在全世界博物馆当中属严格的。

  现场是否只有一个人?

  故宫:科研人员是一人,但现场还有文物管理人员在场,这是规定。

  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平时都不直接接触文物,测量时,都是故宫古器物部的人和科研人员同时在场。但现在测量时,科研人员只有一个人在现场。这是以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

  实验是否经过“预检测”?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据国际通行的文物检测方式,在正式实物检测前,要进行“预检测”。检测员先会按检测品原样烧制2-3个

  石膏模型,以石膏模型作为实验,多次检测记录下数据、步骤等,确认无误后才放上实物检测。采用了预检测,可最大限度避免因操作失误及机器故障导致的文物损坏。

  测试仪器有哪些缺陷?

  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仪器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台仪器在输入一个数值后,没再次确认功能。

  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赖海建:据悉,这种检测设备国内外均有使用,价格不菲。国内设备缺少安全感应装置。这种装置类似于地铁、电梯的安全感应门,只要有物体夹在中间门就会自动弹开。

  女研究生如何担责?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介绍,造成此次文物损坏的是一位理工科毕业的女硕士研究生。她2004年就来到这个实验室,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她来操作这台设备。其专业技术职称是中级,算是资深。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追责?

  据《新京报》《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UN96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