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会死几次鱼,“没人敢捞来吃”
网曝湘江湘潭段水污染严重,新华社记者实地调查湘江治污之困
发黑泛油光的河水、淤塞的排水沟渠、河堤边成片的垃圾、漂浮的动物尸体……近日,一位网名叫“peterzho”的网友在湖南本地论坛连续发表了八篇反映湘江湘潭段水资源污染的网帖。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根据网帖提供的线索,沿湘江湘潭段进行调查核实。据新华社电
[连发八帖]
六旬下岗工人耗时半月调查湘江污染
从今年4月份开始,名叫“peterzho”的网友在湖南本地论坛连续发帖反映湘江污染问题。他在第一篇网帖中,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湘潭市唐兴桥附近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秽浊的污水、成片的垃圾、动物的尸体、淤塞的沟渠,恶心的臭水沟……最终污水夹杂着固体垃圾流进湘江里。
随后的几个月,“peterzho”又连续发表了7篇实地探访湘江湘潭段水资源污染现状的调查性网帖,将湘潭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不当排放进湘江的问题一一记录。这些网帖获得了网友的追捧和力挺。
记者了解到,今年59岁的“peterzho”是湘潭市一普通的下岗工人,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调查后,陆续将调查所见发表在湖南本地论坛上,从而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
“peterzho”告诉记者,他不图名利,之所以在花甲之年还甘愿冒着烈日到处奔波,是希望能为保护“母亲河”尽一份力。
[记者调查]
当地居民:有些企业暗地里建了污水管道
7月29日,“中国网事”记者在“peterzho”以及一位环保志愿者的带领下,沿湘江湘潭段河堤走访了一些污染较严重的地区。记者调查发现,“peterzho”网帖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在湘潭市霞城乡五星村码头,“中国网事”记者看到了一条长约2公里的黑色污水带,宽约20米,上方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远在河堤上就能闻到一阵恶臭,黑色污水带的一端就是湘潭市一大型钢铁企业的焦化废水排污口。
湘潭市环保部门称,该排污口在线监测的COD、PH两项指标均显示正常,但却无法说明焦化废水发臭的原因。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麒副教授认为,焦化废水呈现黑褐色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有令人恶心的臭味。
在五星村码头经营轮渡已经20年的村民周志美告诉记者,自从在此搞轮渡,江面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又黑又臭,下雨天水面的油污更多,每年总有几次死鱼的情况发生,“没人敢捞来吃”。
在渡口等待开船的其他村民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周志美还透露,目前五星村民都不敢取江水用,也不敢吃当地的地下水。
随后,记者来到湘潭市化工企业集中的竹埠港地区。记者沿路发现,当地田地普遍荒芜,杂草丛生。在一家企业门口,褐色的污水顺着马路四处流走。当地群众透露,很多企业暗地里建了污水管道,并延伸至河底的中央,一些企业常在深夜排污,导致环保部门难以找到污染源头。
易家村湾塘组村民谭南林告诉记者,从2003年开始,村里的田地逐渐贫瘠,后来便没有收成了,目前大家已无法耕种。现在他们一家拿着每亩750元的补偿,以及每人每天0.35元的菜补生活。
在湘潭唐兴桥地区,记者看到沟渠里漂浮着各种垃圾,甚至动物的内脏等,里面的污水泛绿发臭,河堤一处是随意堆放着的生活垃圾。一位名叫罗贤斌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一下雨,垃圾堆里流出的污水就直奔湘江。
[延伸阅读]
湘江治污更需要主管部门积极作为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全省超过4000万的人口择湘江流域而居,流域GDP占湖南全省七成。
湘江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正在进行的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重中之重。目前,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已被正式列入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综合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把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好,是湖南省政府向公众承诺的执政目标。
面对来自网友的广泛质疑,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的湘潭市环保局常务副局长李汉军坦言,湘潭市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治理、企业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确实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他表示环保部门真诚接受老百姓的批评和监督。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李斌教授认为,“peterzho”等网友能够自发搞湘江污染调查,说明中国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已经觉醒。“peterzho”告诉记者:“或许政府部门也没有经过系统、具体、逐个的调查,之所以把情况反映出来,是希望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杨麒副教授表示,虽然现在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纳入国家战略,但是由于村养殖污水等污染的加剧,以及“长株潭”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速带来的环境压力,湘江治污依然任重而道远。他表示,“地方政府必须积极回应老百姓的相关诉求,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此外,杨麒还建议环保部门要整合民间力量,积极承担起为“绿色GDP”保驾护航的责任,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