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新版《新华字典》出版整一个月 被挑出18处错误

来源:北京日报
2011年08月06日03:59

  本报记者 陈涛

  昨天是《新华字典》第11版面世整整一个月的日子。这一个月里,这个“新生儿”的遭遇并不太平。从上市之初起,就有人在网上发表博客给其挑错儿,使得这本权威工具书险些遭遇“信任危机”。借着新版《新华字典》“满月”的机会,该版字典修订组首次公开表态,针对社会各界提出的5大类18处问题进行了回应。除有两处地方修订组方面接受网民的意见外,其它疑问均得到了澄清。

  “林荫道”不再是错误?

  “荫”字的读音,是新版《新华字典》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或许知道,“树荫”和“林荫道”是个错误用法,正确的写法应为“树阴”和“林阴道”。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荫”字统读为yìn,只能用于“封妻荫子”、“荫庇”等词;但是在新版《新华字典》里,却兼出“林荫道”和“林阴道”两种用法。

  对此,修订组方面表示,很多读者出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于《审音表》的这一规定不太认可,修订组的专家们认为,当少数规定不符合语言实际时,辞书可以做少许变通,为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预留空间。

  另外,还有网民指出,新版《新华字典》中存在“脚指头”和“脚趾头”混用的情况,比如“趾”字头下用“脚指头”做注。对此修订组自辩称,字典释文应尽量避免重复词目,在“趾”字头下不宜用“脚趾头”做注,所以选用跟它可通用的“脚指头”来解释。但修订组也强调,由于“脚指头”和“脚趾头”这对异形词尚未得到规范,二者同时出现在《新华字典》中,并不意味着主张将其混用。

  收录“瞎子”无关歧视

  根据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中“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的通知,有网民批评新版《新华字典》在“子”字下列举了“瞎子”的例词,是对盲人的不尊重。对此修订组表示这其实是个误会。

  修订组方面称,辞书收词、举例不能一概回避。这跟对社会生活用语的文明规范或道德取向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正如词典为了全面描写词汇面貌,也要收一些脏字和骂人的话,这并不表明词典提倡人们去使用。另外,修订组还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我们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一句为例说明,生活中免不了要使用这些负面意义的词语,《新华字典》如果不收它们反倒是不应该的。

  别拿“叽里呱啦”当考题

  新版《新华字典》中的一个“叽哩呱啦”,也在网民中引起了分歧。有人认为,“叽哩呱啦”的第二个字是音节衬字,无义,其规范当作 “里”;但也有人认为,既然这是个拟声词,四个字都应该加上“口”。对此修订组的回应是,目前这两个词形还没有确定规范,因此不存在对错问题。不过专家们还是特别提醒老师们:“别出此类考题为难学生,如果出了,也别以或对或错论处,把两个都算对的答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也体现了规范语言词汇的柔性原则。”

  不过,修订组也接受了网民提出的两处意见。一处是“楯”字释文中的“阑干”二字,有网民认为应改为“栏杆”。修订组表示,“阑干”虽然并没错,但确实不如“栏杆”好懂。还有一处是新版《新华字典》把“加以适当的整理、加工”改作“加以适当地整理、加工”,有网民提出“的”不应改为“地”,修订组方面表示同意。

(责任编辑:UN01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