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钟晶晶)昨日有媒体披露信息,国资委已对中冶集团在重组中冶恒通时发生的巨额亏损初步定下处理方案,并倾向于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记者昨日从国资委了解到,目前确实正在对中冶集团的投资亏损问题进行调查,但对于具体处罚形式以及是否有相关时间表,国资委相关人士均未置评。
7月初香港媒体报道,中冶集团因重组恒通公司(后改名为“中冶恒通”)后遭受巨亏46亿元,正接受中纪委检查。7月13日,中冶集团承认亏损事实,但并未提供具体亏损数字,中冶集团也否认正在接受中纪委调查。
昨日有媒体披露,中冶集团董事长和相应的领导班子虽都发生了一些变更,在查证核实和责任认定后,包括两任董事长、董事会成员和经营高管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降薪处罚。
国资委内部人士表示,关于责任追究国资委有相关的管理办法,但是任何企业都有亏有盈,要在责任认定的基础上确定处理办法。
有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央企多起投资亏损事件引发外界关注,如中铁建沙特项目亏损以及此前审计署披露的中化、大唐等多家央企投资亏损问题,但自中航油事件后,国资委还未对央企投资亏损问题真正问责,此次事件或将体现出国资委对央企亏损事件的整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