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区

“山寨苹果”们便宜了谁?

作者:任伟娇
2011年08月08日13:55

  “被仿冒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如果我们不被仿冒,那就意味着Prada及Miu Miu不再值得拥有。”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任伟娇发自北京 南充的唐先生觉得山寨苹果零售店“牛得很”。

  “他们说自己是苹果公司的授权经销商,但是苹果客服否认南充有授权商,然后我进他们店里询问价格,发现比官网价格贵的多,而且必须捆绑消费,比如iphone4,官网卖4999,他们卖5200,ipad2的价格也整整高出将近一千块钱。”

  这家店的装修和苹果零售店一模一样,连员工衣服,产品摆设都一样。“十足的山寨,骗到一个是一个。”

  不过,这也算是中国市场的怪现象吧:明明是山寨苹果店,却底气十足。而在微博上很火热的“找你身边的山寨”活动中,被找出来分布在各地的苹果“山寨店”数量,要远远高于“根红苗正”的苹果直营店。

  你被“山寨”了吗

  声势浩大的寻找山寨店的热潮始于7月20日。

  当天,一位居住在昆明的美国人,在其博客中披露了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山寨版”苹果零售店。

  “这家店看上去像苹果商店。他们有苹果店经典的盘旋楼梯和特异休憩处。员工甚至穿着同样的蓝T恤,脖子上挂着印有苹果品牌商标的姓名牌。”但经过仔细检查,你会发现:“(这)是我们看到的最佳剽窃商店。”

  不到72小时的时间内,该文章的浏览量就超1000万次。

  “我在想自己去的那家苹果店会不会也是山寨的?”家住南京的小王很郁闷。

  他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通过媒体的密集报道,苹果公司在中国直营店的情况差不多妇孺皆知:“目前苹果在中国只有四家直营店——北京和上海分别两家。”

  换言之,除了这四家,其他的店面,不论装修的多么相似,都是“山寨店”。

  随着微博上“找你身边的山寨”活动的持续爆料,苹果山寨店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让人咋舌。

  实际上,被“山寨”的并不仅仅是苹果。

  路透社8月1日报道:一座经营面积一万平米的四层商城“十一家具”涉嫌模仿宜家,是宜家的山寨版。文章称,“这座名叫‘十一家具’ (英文称‘11Furniture’)的商城模仿了宜家的蓝、黄主色调设计,模型房间、引导标语、摇椅设计,商城咖啡馆风格的餐厅也有着相仿的模样。”

  山寨产品也很畅销

  事实上,肯德基、7-11、屈臣氏等早就已被山寨。

  “早几年,我家对面就开过一家名叫肯德利的快餐店,”广东的小谢介绍说,“不留意的话根本不会发现它与肯德基的区别。”

  而除了这些洋店面,一些同样具有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店也免不了被模仿的命运。

  据《现代快报》5月30日的报道,南京中山陵脚下有一家古色古香的药店,一进门就能看到墙上“同仁堂”三个大字,在走廊的墙壁上分别挂有同仁堂的历史介绍,专用药材以及中医疗法知识等。工作人员宣称这家是北京同仁堂在南京的分店。

  但据调查,无论是北京同仁堂还是南京同仁堂,没有一家将老字号授权给这家药店。

  除了山寨店面,山寨产品更是随处可见,不一而足。

  就在上个月,有网民将国产动画新作《高铁侠》的宣传视频传上网,随后不少人发现,无论是从人物上、场景上、剧情上,甚至分镜头上,《高铁侠》都呈现出与上世纪末日本动画《铁胆火车侠》的高度相似。

  “山寨苹果一直都有,很早以前,卖苹果产品的柜台,经销商就模仿苹果的装修,模仿苹果的销售策略。这很正常”iApp4Me创始人郝培强介绍道。

  就因为如此“正常”,2010年底,苹果iPad2还没上市,山寨厂商竟然抢先在苹果iPad2上市前推出山寨版iPad2保护套。

  至于衣服鞋帽,日常用品,“山寨的太多了”,小谢说,“看看满大街的LV包包就知道了。”

  他在今年年初曾经做过某服饰网商的代理,“他们那什么知名牌子都有,我问是不是正品,老板说这个价格,来买的人都知道肯定不是正品。”

  虽然知道不是正品,可是生意却一直不错。

  被仿冒是成功的标志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记者发稿时止,在此次山寨苹果店风波中,借苹果之名获取利益的山寨店们并没有受到来自苹果公司的指摘。

  有消息称,苹果此前已经从授权经销商那里接到了投诉。对苹果公司三缄其口的做法,有业内人士猜测,苹果意图在渠道数量上取胜,占领市场份额。

  “随着销量猛增,目前苹果逐渐从高端化向渠道化转变……销售量的诱惑下,苹果现在也在考虑将‘量’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副总裁方礼勇表示。

  无独有偶,英国《金融时报》7月28日以“乔布斯可以从中国的假冒苹果店学到什么”为题发表文章称:从一定程度上,这些山寨店的存在也是乔布斯研究当地市场的免费素材。在昆明这个中国的二线城市居然能有5家仿冒的苹果店,每两家步行不过10分钟的时间,这为“昂贵的苹果产品能否在中国二线城市生存”这个问题提供了完美的解答。

  其实,很多时候,被模仿者与山寨厂商之间的关系往往很微妙。

  Prada公司执行总裁帕特里奇奥·贝尔泰利就曾表示:“被仿冒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如果我们不被仿冒,那就意味着Prada及Miu Miu不再值得拥有。”

  亚洲营销与消费者研究专家拉哈·查哈和保罗·赫斯本认为,“(仿造货)它们的角色就像化妆品新品展示会上免费发放的试用装,让大众先体验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会缓慢地走向真货消费的队伍。”

  山寨经济之殇

  可在消费者走向真货之后,山寨品又将何去何从。

  在山寨凶猛的背后,山寨军团的生存空间已在不断缩小。

  易观国际监测数据显示,最近数月中国山寨手机市场呈现萎缩之势,二季度水货和山寨手机市场销量下降1.2%。而山寨手机的聚集地——深圳华强北商业圈,在经历几个年头的火爆后,今年年初便出现一波撤离潮。易观国际分析师路理彬指出,未来山寨手机市场或将缓缓进入盘整转型期。

  一位深圳手机从业者坦承,今年生意特别难做,有的人已经离场了,有实力的转向品牌“漂白”之路。

  “漂白”,指的是褪去山寨克隆和盗版“外衣”,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尽管艰辛,可是“要想最终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寨店家表示,“因为无论我们之间怎么降成本、拼价格,被大家模仿的企业却是稳赚不赔。”

  而在南开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熊培云看来,在骨子里,“山寨文化”和“山寨产品”一样,是缺乏创造力和自信心的表现。时间的流逝让中国山寨产品的逐利本质暴露无遗。

  正因为如此,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认为如何把山寨产业初期的市场优势,转化后续的技术驱动力,从而保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山寨经济升级的关键所在。他指出:“对于山寨企业,不主张一棍子打死。山寨企业在初创阶段,难免会有一些违规和‘打擦边球’的作法。如何看待和采取发展性的监管态度,是对政府等产业主管部门监管智慧的考验。”

  而“一些山寨产品及山寨店‘质量没问题’的信息,预示着技术模仿阶段已经到达一个高峰,有条件向创造自主品牌的高峰攀登了。”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易晖这么说。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