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廉政瞭望 > 廉政瞭望消息

年轻时,我们在做什么

2011年08月09日11:34

  单位里来了年轻人

  失望派:

  西部某市市纪委吴女士:

  朝气不足 世故有余

  年轻同事的最大特点就是:小心谨慎、谦逊低调。他们多数人都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深谙世事的姿态,随波逐流的意识很强,不太像年轻人应有的那种朝气蓬勃、锐意创新。故作老练的后果会导致创新意识不强,不愿干,不敢干。我期待大家都能有一种后生可畏的勇气,但这估计不太现实,毕竟体制内这个氛围就是以谨慎为主,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一切。

  东部某发达地区国企部门负责人李先生:

  顺从讨巧 缺乏思考

  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问题不在于以前所担心的什么太个性、太自我、听不进意见这些,而在于他们学规矩学得怎么这么快!一个会上,领导不表态,他们就不说话,领导一表态,全都是跟着领导的意思说。平时交待个任务,有没有意见、建议不知道,拿着就去做,好像也不愿意去想这个任务那样做是不是更好,一切以早点完事为目标。我听说了他们选工作的标准:“钱多事少离家近。”现在再外加一条稳定。至于其他,我看他们的心思并不在思考上。而沉默的、不思考、只跟着领导做的年轻人,我觉得是很让人担心的。

  包容派:

  西部某大型国有企业杨先生:

  尊重 包容 保持锐气

  我们单位是非常尊重年轻人的,因为他们多数代表了时代潮流,可塑性强。我们这里善于倾听年轻人的看法,即便是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可能有些观点是有创新性的,不失锐气。我个人觉得,年轻人嘛,该有独立见解的时候,要有独立见解;该合作的时候,要有合作精神。即使暴露出缺点也无所谓,只要不是大的人格缺陷就行。当然,因为我们单位是老的国有企业,所以对年轻人的创新性要求要少些,对工作态度、服从性的要求比较高。

  西部某事业单位中层刘先生:

  理想现实点 现实就会理想点

  刚来的年轻人都是很上进的,工作积极主动,特别想表现自己。在工作上,比如说临时要加个班什么的,他们肯定是任劳任怨。这个年龄段的人既有自己的观点,又容易受别人影响。比如,单位的老同志呆久了,作风有时会比较懒散,甚至发一些牢骚,有的年轻人就会表现出看不惯;但老同志往往经验足,大局意识强,在一些关键时刻会顶上,发挥主要作用,这时年轻人又会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所以单位领导要注意引导,让他们的优良特性保持得久一点。

  还有一种年轻人,比较理想主义,来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对单位很失望,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会让他们很纠结。曾经有个硕士,来了之后,觉得单位的制度、人际关系都让他失望,之后不久就走了。当然,这里有单位本身的问题,但我觉得有时也不能过于拔高理想,还是要在现实里生活。

  某省级机关陈女士:

  扬长避短 多学多干

  我的看法是,年轻人有好多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他们往往接受新事物快、知识广,但缺少社会经验,有时候会表现得比较眼高手低,比较浮躁。单位要给年轻人机会,不要怕他们做错事,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多接触人和事,把学到的东西放到实践中检验。有的年轻人有畏难情绪,怕做失败了给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其实这个思想包袱大可放下。不要怕干得多,只有干得多,才能学得多。我对带新人向来是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只有带好了年轻人,单位才不会青黄不接,以后才会发展得更好。

  希望派:

  沿海某市局一把手叶先生:

  优才良将 大有希望

  年轻人来了当然好啊!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有知识、有活力、反应快、适应力强,一个个都聪明得很。可能因为我们这里氛围比较宽松,大家说话还是比较随便的。平时在食堂吃饭碰到了,坐一个桌子,开玩笑地给我们提意见建议的,都有。而且他们都很上进,没什么社会上说的“80后”贪图安乐的习气。年轻人进入体制内,对个人来说,有了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对国家、对社会来说也是一件幸事,他们的创新和锐气将带给这个体制冲击和改变。我相信他们是很有能力、能挑重担的一代。

  西部某事业单位中层李女士:

  全面了解 善用多帮

  我个人是非常欢迎年轻人来的。新来了年轻人,单位里就又有了新鲜的血液,有了活力。通常来了年轻人之后,我首先就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兴趣特长等等。这样多方位地了解,才能更合理地用好人才,给他们成长的空间。比如说了解了特长,歌咏比赛时就知道谁会唱歌,运动会就知道谁跑得快。我们单位对新来的年轻人都会制定一个培训计划,主要是业务上的,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毕竟他们中有很多是刚出校门,有一个磨合期。

  对年轻人,我特别注意的是,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拉近他们与同事之间的距离,尽快让他们之间熟悉起来。总之,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吧。(整理/衡洁)

  当他们正年轻……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那个时代的困惑和挑战。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会经历懵懂、困厄、失败和反思。

  本刊特别从年轻时在体制内工作的“50后”、“60后”和“70后”中选择了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触摸他们那几代人关于青春的回忆。体制内新一代年轻人们所面临的纠结,也许并不比他们的前辈们来得更多、更残酷。

  高惠芳 女 1957年生 50后 脚踏实地地奋斗最重要

  我们那一代人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正值青春年少,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课业停顿,许多人的人生就从那里转折。我和哥哥姐姐都陆续下乡去了,要是不想下乡,可以去试试当兵,干得好的话可以在部队这个体制内呆一辈子,可惜那时没有这个远见。

  我1976年下乡,在乡下呆了快5年。1980年,一家大型机械厂来招工,专门面向在农村的知青,当然名额很少,要表现好的才能进去。那时我们没有体制内体制外的概念,主要考虑的是这个单位的性质是什么。这家机械厂是全民所有制单位,而我当时其实还有很多家单位可供选择,比如木棉厂啊、煤炭厂啊这些,但这些都是集体所有制单位。我父亲发话了:“当然去全民所有制单位,有靠头!”

  其实在当时,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工资并不比全民所有制单位差,甚至有的效益好的工资还要高一些。区别在于平时的福利。像我们机械厂,好的时候,连电视机、自行车都发过,别的单位可赶不上。屋里家具都不用买,全是单位发,小年轻们结婚根本不用操心家具,直接住就行。

  当时的年轻人其实没有太多崇高的理想,经历了动乱年代,能回到城市、吃口安稳饭,就是最大的追求。全民所有制单位最大的诱惑就是有个铁饭碗,用现在买未来。

  当时的单位里都是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你眼里有活儿,那就多干点。每年工资有3%的稳定增长,人人一样。我从学徒工干起,慢慢干到有层级的工人,每年都被评为先进,这也许就是对干得好的人的最大奖励。其实我觉得每一代年轻人都是有相通之处的,昨天的我们,虽然进了当时认为老有所靠的单位,但一样不放弃踏实工作、天天向上;今天的新一代年轻人,虽然不断地涌向所谓的“体制内”,但我想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一定不是为了进去混,而同样会脚踏实地地奋斗。

  现在时代不同了,风水轮流转,年轻人又往国企里涌了。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考公务员、考国企,进到体制内,可她不愿意啊。每个年代的人想法总是会不同,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我重复着我父亲的教导,而我的孩子终究没有和我一样。可她同样有着一股向上的精神,有这股精神在,我相信不论在哪里她都会实现自己的价值。(高惠芳口述 本刊记者衡洁整理)

  刘军 男 1967年生 60后 人生不只有一种选择

  我上学那会儿,大学生还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上学是公费,毕业包分配。1990年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刚好市里一个政府机构来学校要人,我在系里一贯表现比较突出,就被推荐去了。其实我学的是纯工科专业,理想是当工程师,跟机关里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

  去了才知道,那里原来工作相当的清闲。活不干,钱照发,都是按照国家标准来的。渐渐地,我觉得我的专业再这样下去就要荒废完了。出来工作本想好好做点事,没想到无事可做。真是可怜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一年多以后,我就渐渐萌生了去意。那时,市场经济已经开始活跃,正所谓“当教授的比不过卖鸡蛋的”,我们的工资跟外面一些企业比,那是低多了。铁饭碗是不假,但铁饭碗里没啥饭。而外面有大好天地在等着你哪!

  当然,每个人的机缘不一样,每个人的选择也可能不一样。我始终认为,人生不只有一种选择。我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理想主义者居多,都比较有热血和激情,总想闯一闯,走一条自己的路。

  4年后,我终于走到了体制外。也没什么砸破铁饭碗的感觉。当时管这叫“下海”,我一辞职,单位里就说,“我们的团委书记下海啦!”

  我出来后,做过酒店,搞过人事,最后还是难敌当年的梦想,重拾技术,去一家工厂做了一名工程师。我那些分配到体制内的同学,出来的也不少,大概都是觉得外面的天地比较大吧。这里有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你在什么地方才能更好地实现你的价值?有的可能就适合在机关,有的搞技术的,像我,就比较适合在企业。

  30年河东,30年河西。现在的年轻人千军万马都要挤进体制内,说明我们现在的体制内诱惑很大。不过,当所有掐尖的人才都选择体制内时,对国家来说也不见得是件好事。那些年轻人都适合机关吗?不一定吧。起码一些学技术的年轻人如果也放弃专业挤进公务员的话,我觉得就是一种人才浪费,至少是放错了地方。可以预见,他们中的大多数将会在出将入相上动脑筋,而不是在技术水平上勇攀新高。

  我很理解现在年轻人的选择。现在的社会充斥着“成功学”,生活的压力越来越重,失败的成本也越来越大。求稳不仅是对个人负责,有时更是对父母、对一个家庭负责。但是,我个人还是赞同,年轻的时候要闯一闯。如果没有了追求梦想这个过程,只是为了物质上的条件而进入到一个避风港,那么,等到几十年过去,实现不了自己理想的时候,那就只能空嗟叹了。(刘军口述 本刊记者衡洁整理)

  林亚妮 女 1975年生 70后 体制就像鸡肋,我没有勇气舍弃

  我算是体制内的“老人”了,96年大学一毕业,就进了省级电视台这个事业单位,至今仍然在那儿。那时的体制内单位牛得很呢,进来不是靠考试,而是得要指标。因为我父母就在省台工作,靠内部关系好不容易才要到了一个指标,我和我姐姐两个人只能进一个。

  刚进去时,我还是个充满理想和和憧憬的小青年,非常有干劲地想把工作干好。记得我刚进台时,有一个领导问我:“省台的节目好看吗?”我说:“好看。”他又说:“说实话!”我只好实话实说:“不好看!”那个领导就说:“那你好好干,希望7年后能看到好看的省台。”我问:“为什么是7年?”他回答:“7年是一个周期,那时你也入行了,有能力改变些什么了。”但现在看来,别说7年,14年也不可能,这就是因为这个体制造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在这几年愈演愈烈,单位渐渐淡化了体制内外的差别,一些频道开始提拔一些体制外的有才能的人,同时注重考核,加大了员工间的竞争;但另一方面,改革进行到目前仍然有限,在提拔人时仍然要考虑很多因素,体制内的人即使干不好也不会被淘汰,机制还没有完全被激活。如果单位真正像个企业一样,考虑效益,打破体制,那才能真正提供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

  我喜欢美术,希望能到学校去当个绘画老师。但体制内这个身份会影响你离开的决心。体制内的观念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上一辈,每当你想离开时,他们就会出来阻止你,影响你做出决定。

  体制内的身份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一块鸡肋,没走是因为觉得体制总会给我以后的生活带来荫蔽,因此下不了决心舍弃。如果时光倒流,我能回到96年,也许我还是会选择体制内,但若我是今天的毕业生,我不一定会改变专业、扭转兴趣、挤破头地非要去体制内了,因为现在的选择更加多元,充满了机会,你身边会看到很多非体制内的成功例子。电影《天堂电影院》里有一句台词: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我的女儿已经两岁了,我妈现在也不时对我说:“等你女儿长大了,也把她弄到体制内去!”我说:“疯了啊,到那个时候连‘编制’这个东西都不知道在哪儿了!”一代人的观念总会影响到下一代,希望我的女儿能再不受这些束缚,去实现她真正的理想。(林亚妮口述 本刊记者衡洁整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芬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