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方正县调查:民间对日“输送”新娘官方打造侨乡

来源:北京晚报
2011年08月10日16:56
 

长途优惠政策成为方正县中国移动门店吸引顾客的广告。
长途优惠政策成为方正县中国移动门店吸引顾客的广告。

高速公路方正县入口处,伫立着该县标志:一粒米。据悉,当地出产稻米质量优秀,历代为贡米产地。
  高速公路方正县入口处,伫立着该县标志:一粒米。据悉,当地出产稻米质量优秀,历代为贡米产地。

  9日,方正县城下了一整天的雨。当地电视台反复提醒说,受台风“梅花”的影响,10日方正县城将迎来大雨,局部地区还将会有暴雨。

  雨中的中日友好园林已经没人把守,一把锁将大门锁住。对面大片大片的稻田在雨中更显翠绿。

  雨中的方正县城,人们依旧忙忙碌碌。女人们打着伞踩着泥泞去买衣服或者去菜市场;男人们开着亮黄色的小三轮在大街上转悠等待打车的客人;交警在一把大伞下指挥着交通,开着桑塔纳的男子不管不顾地在交警旁边逆行……

  看起来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雨天,看起来“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的争议,并没有改变方正人的日子。不过细问下去,他们心中的不安似乎又浮现出来。一位出租车司机听说,现在有些从方正开往外地的长途车,出发前都要将“方正”二字抹掉,生怕引来什么非议。还有人说,他们还收到了这样的短信:别说你是方正人,小心被打。

  深入探访之后记者发现,其实,即使没有名录墙事件,方正人的生活也早已被悄悄改变。

  打工潮

  在方正县大街上行走,经常可以看到日本语学校

  1945年,日本战败后,希望找寻回国途径的日本开拓团民在方正县集结。这次集结至今影响着方正县。一位当地人说,大约在14年之前,方正县就涌动着一股赴日打工潮,“当时家里面和开拓团民有些联系的,都希望去日本挣钱去。”这些打工的人有的就定居在了日本。

  孙先生家里和日本没有什么联系,但是看到周围好多人都去了日本,而且每年都给家汇来一大笔钱,一些人还给父母在家乡盖起了楼房,他也动了去日本打工的心思:“我想去的时候,大约是六七年前,就找中介办呗,说是几万块钱就能给办下来,当时也不管到日本干什么,惟一的想法就是能去就行,后来多方原因没去成。”

  孙先生还说,有一些中介还给办日本户籍,主要是面对和开拓团民有些联系的人,“我见过日本的户籍本,黄色的纸,一尺二见方,纸比较粗糙,还可以看到里面的草,上面用毛笔写着这家有几口人什么的,当时我看到的那个户籍本都折叠得快烂掉了。”

  去日本打工的风潮催生了一些日本语学校。在方正县大街上行走,经常可以看到日本语学校的招牌。一位当地人说:“你去人家日本打工,那些平假名片假名总得知道一些。”在这位年近60岁的人的记忆中,打工潮兴起后,一些三四十岁的方正人开始“苦读”日本语,“一天到晚地念叨着,你要是不学,到日本后也得学,那边花钱不是更多吗?”

  “方正新娘”

  在方正县城随便问一个人关于“方正新娘”的事情,他们都能说得绘声绘色

  伴随着打工潮而来的是“方正新娘”。

  一位当地人说,现在已经说不清“方正新娘”究竟是怎么开始的。在他们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初,方正的日本开拓团“遗妇遗孤”回日本后,他们就不断邀请中国的养父母、亲戚朋友去日本。其中有些人偶尔给老乡的女孩子介绍了日本男人,“也许这女孩子嫁的日本人家境好,回咱中国后,给父母不少钱,还给盖楼,这让周边人很是羡慕,一些女孩子就产生了嫁到日本的想法。”

  这两天,记者在方正县城随便问一个人关于“方正新娘”的事情,他们都能说得绘声绘色,“家里有姑娘嫁到日本去,那可神气了,在家打麻将都打60块钱的,盖楼买车那更不在话下。”

  一位出租车司机说:“我看见过啊,姑娘20多岁,那日本人明显比她大多了,不过姑娘手捧玫瑰,还挺快乐的。”

  一些方正姑娘也和向往去日本打工的男子一样去学起了日文。不过记者在大街上随机问了几位姑娘的婚恋观,她们倒没有表现出对跨国婚姻的特别向往。当地人也说,现在这种风潮有减弱的趋势,“不过还是有”。

  一位当地人说,这种介绍跨国婚姻的事情在方正县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当地人指点,一些信息咨询中心、外国语培训学校其实也是跨国婚介。记者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到一家外国语培训学校一探究竟。这是一家特别简陋的小门脸,大约有10平方米,旁边挨着一家灌汤包子铺和一家食杂店。门口挂着“外国语培训”字样,从屋顶垂下不少条幅,上面写着“庆贺某某赴日厨师获签;庆贺某某赴日面点获签”等字样。

  这间斑驳的小门脸上还贴着自己的服务项目里面有留学、劳务、翻译、培训等内容,其中有一项则是代填结婚表格。当地人说,就是介绍本地姑娘嫁给日本人。不过当带领记者去的那位当地人说:“家里有一个亲戚,想嫁到日本去,能不能介绍一下。”屋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没有这项业务。

  记者准备离开时,一位工作人员追出来问:“那姑娘漂亮吗?”随后又给了记者一张纸条,上面有一个电话号码:“这个人可以介绍女孩子嫁到日本去。”随后记者让那位当地人代记者拨打这个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这种婚介一般是中方的婚介人和日方的婚介方合作,首先把中国女孩子的照片发到日本给男方看,男方挑选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然后到哈尔滨和她相亲。“听说男方不少是日本农村的,千叶县的、岩手县的都有,而且都比女孩子大。”这种介绍也是收费的,“中国女方日本男方都要出钱,大概一人一半。”

  一位当地人透露,这里面也有一些假结婚的,“姑娘嫁到日本去,取得户籍后就和日本男方离婚,然后把自己在中国的男人带过去。”这种婚姻让一些方正人难以接受。一位面的司机就向记者哭诉,他老婆和他离婚了, “她家有亲戚在日本,迟早到日本去。”

  最近的《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了一篇讲述“方正新娘”的文章。日本作者林秋子在文中说,每当想起在那里认识的女孩子,把中日间“遗妇遗孤”的缘分变成了实现自己物质欲望的机会,心情就很复杂。真心希望,她们可以不用远渡重洋,就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记者就此情况向方正县民政部门了解情况,但一直没有找到相关负责人。

  打造侨乡

  “侨”字号商业、种植业、加工业、幼儿园和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

  方正人的生活在悄悄改变,方正县城也在主动求变。

  方正县一直在打造“侨乡”形象。《侨乡形象工程建设调研报告》中称,2006年方正县委、县政府就确定了打造“东北旅日侨乡”(龙江第一侨乡)的战略目标,这份报告中的两段文章耐人寻味:日本侵华战争已过去60多年,加强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抢救、挖掘、整理是我县研究侨乡文化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挖掘和整理抗联历史,开拓团历史,日本遗孤写实,中日友好关系等资料20多本,近300万字,填补了侨乡历史文化空白,同时,发掘和恢复确认了大批历史文化遗产、遗址,征集了大批日本侵华战争遗留物品和日本开拓团民遗留物品,维修改造了中日友好园林设施,充实了陈列馆内的文化内容,开发修建了华侨墓地,这些都使侨乡形象得到了扩大,影响更加深远。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为引资构建平台,在开发区内辟建华侨工业园,现已有7家入驻,4家协议入驻,全县侨资、侨属企业已达38家,招商引资实现19033万元,这些侨资企业有的已成为海内外的知名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一些“侨”字号的商业、餐饮业、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及学校、幼儿园和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

  那华侨工业园究竟发展如何?记者在方正县城打车,甚少出租车司机知道这个地方。几经周折记者才到了方正经济开发区,找到“华侨工业园”的字样,该开发区的简介称,开发区于2006年3月由省政府批准建设,“为充分利用方正的日本、韩国侨力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创汇型经济,规划辟建了华侨工业园,以此作为开发主体区,全力打造东北最大的铅笔生产基地、北方硅谷和全国一流稻米加工园区。”

  对比开发区规划,记者发现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已经建成。呈现在眼前的还是一片工地的模样。

  当地人说,开发区内一家名为“华日筷子厂”的企业已经停产。记者在该厂内见到几名工人,他们说,由于原材料短缺,他们厂子暂时停产了。

  作为一个农业县,方正县试图改变自己。但是交通的掣肘成了一块短板至今不通铁路,仅仅依靠一条高速公路与外界相连。有媒体将方正县此次所立“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事件和它急于发展经济联系起来,虽然官方予以否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方正县一直在努力向“侨乡”求变。

  本报记者于建 刘航 摄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