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 胡大敏) “年年都欠着,实在经营不下去了,我只好把餐厅关掉了!”虽然餐厅关门好几年,但8月12日提到镇政府至今还欠着的10万元餐费,马淑红依然显得很无奈。
新疆巴仑台镇欠下马淑红的餐费主要来自该镇常年接待上级检查后的就餐费用,镇政府日前承诺分三年还清。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各基层单位,因不断接待上级部门检查,接待费用让他们颇感压力,一些基层单位为解决接待费压力,专门开办职工食堂来接待上级部门检查时就餐。
每年欠款少则几千 多则上万
41岁的马淑红8月12日在电话里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和静县巴仑台镇人。2002年,她在离巴仑台镇政府办公楼300多米远的地方开了一家餐厅,面积有100多平方米,有两个包厢和5个散台,平时主要经营炒菜和拌面。
“因周围只有我一家餐厅,平时除少数本地人来吃饭外,大多数时候都是镇政府接待上级部门领导来就餐。”马淑红说,镇政府一般都是签单,年底结账。“但每年都要欠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的餐费。”她也曾问过镇领导,得到答复是,上面给的经费太少,没钱。
因镇上每年都欠餐费,加上其他熟人来吃饭也打白条,2008年冬,马淑红经营不下去了,只好把餐厅关掉。
她说,开餐厅时,她花了7万多元装修和购买餐具,为此还借款3万多元。这么多年来挣的钱除把账还清外,只是把当初装修的本钱赚回来,现在镇政府和其他私人欠的钱加起来是12万多元,“如果这些钱要不回来,不光这几年白干了,继续经营下去的周转资金也没有了,不得不关门。”她说。
2009年1月,镇上换领导后,对所欠餐费进行了结算,镇政府因接待费一共欠了马淑红11万元,当天还了1万元。
年年去要账 答复都是没钱
“自从镇上打了10万元欠条后,我每年都要到去镇政府找领导要钱,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没钱。”马淑红说。
一个星期前,马淑红把镇政府欠她餐费的事向新广行风热线反映,经报道后,镇政府承诺在3年内还清。
10日,巴仑台镇镇长巴依尔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从2002年开始,镇政府确实累计欠马淑红10万元餐费,“因为经济条件不太好,办公经费少,而每年接待上级检查的费用又多,所以欠了这笔费用至今没能还上。”这笔费用主要是接待上级检查和镇上每年人大会议结束后代表们的就餐费,“其实我们也想还,但确实没钱。”前几天,县领导知道这个事情后,要求他们尽快解决。经过与马淑红协商,他们决定分3年还清,即2011年还款3万元,2012年还款3万元,2013年还款4万元。
马淑红担心,虽然政府答应分3年还清,但如果换了领导,这笔钱究竟能不能“按时”要回来。“10万元对于我这个小老百姓来说太重要了。”她说,自己本想做点小生意,但没有本钱,只好一直在家带孩子。
对于欠债的巴仑台镇政府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该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因为镇政府处于218国道旁,是和静往返乌鲁木齐或巴音布鲁克草原、巩乃斯林场旅游景点都要经过的地段,平时除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需要接待外,前往旅游景点调研、游玩的领导经过时也需要接待,“我们每年的办公经费只有十几万元,但每年的接待费高则3万多元,少则也要一万多元,有时一天要接待两三拨人,压力很大。”
和静县另外一个乡的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每年接待费用也在一两万元。“据我了解,欠餐厅就餐费在基层单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经费有限,但接待频繁,基层单位压力很大。”在采访中,我区一些县市接待部门的相关人员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叹。
在巴州博湖县本布图镇,该镇一年的办公经费只有6万多元,但每年接待费就需要1万元以上。为解决干部职工就餐和节省接待费,该镇去年年底开办了职工食堂。该镇纪委委员张建学说,职工食堂运行以来,不仅解决了职工的就餐问题,还节省了4000多元的接待费,“估计全年能省1万多元。”
而这种节省接待开支的方法,也在该县其他镇推行,博湖县纪委副书记罗瑞宏介绍,乡镇职工食堂接待用餐一律不得上烟酒、水果,与就餐职工实行同等待遇,单人单餐不得超过10元,“我们估算过,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年下来,我们县就能省十余万元接待费。”
据了解,公务招待费属于“三公消费”,3月开始,按国务院要求,已有近90家中央单位陆续公开了“三公消费”支出,7月底,北京市政府率先公开当地的“三公经费”情况,预计不久后全国地方政府“三公消费”支出公开的大幕也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