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湿地面积连年缩水 将要启动大范围恢复工程

来源:法制晚报
2011年08月14日13:56

  本市湿地面积半个世纪萎缩俩海淀区 首个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实施大范围启动恢复工程

  五年内十大湿地公园环绕京城

  湖光潋滟、鸟啼鹿鸣的“生物浮岛”,将重新环绕京城,本市启动最大规模的湿地恢复。

  今天上午,市园林绿化局表示,首个湿地公园管理暂行办法本月起实施。5年内,将在城区周边建成10大湿地公园,陆续开放后,市民能在近郊置身湿原、沼泽、浅水滩的自然生态群落中。

  北京湿地 伤

  7万公顷半世纪萎缩俩海淀区

  根据市园林绿化局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历史上,湿地面积曾占到全市总面积的15%。

  上世纪60年代,本市尚有湿地12万公顷;到了80年代初期,全市“水域面积”就减少至7.5万公顷;而目前,湿地“缩水”到了5万余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13%。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打”,湿地面积萎缩了7万公顷,接近两个海淀区。

  湿地萎缩导致两大难题

  一是造成淤泥等污染,危及河湖、水库的河床、湖库水质,例如北运河水系污染。

  二是除密云、怀柔两座水库和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区明令禁止旅游外,其他主要湖泊、河流截流水面几乎均进行了旅游开发。但天然湿地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北京湿地 补

  近三千公顷湿地修复陆续进行

  市园林绿化局表示,近年来,本市陆续进行湿地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和修复2800公顷。

  其中,位于海淀的翠湖和延庆的野鸭湖这两大国家级湿地公园,使北京最典型、最重要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与此同时,还在郊野公园建设中“植入”湿地空间。例如大兴三海子郊野公园建设,新增湿地150多公顷,栽种香蒲、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恢复了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目前,本市启动了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这也大大提升湿地的品质。

  其中,通州和大兴两个滨河森林公园,恢复芦苇、荷花、香蒲等湿地植被,修复湿地200余公顷,形成了典型的草丛沼泽群落。

  此外,北运河和永定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建成海淀翠湖、西玉河、昌平沙河、白各庄、朝阳马泉营、通州运河、丰台宛平湖、晓月湖等10处湿地,修复湿地近600公顷。

  北京湿地 管

  四大功能区保育游乐不冲突

  本月起,本市首个湿地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其中规定,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以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湿地公园将划分“功能区”,让生态保护和市民游乐不冲突。为方便市民前往,湿地公园都将建立宣传、游览、娱乐和交通等服务设施。

  而湿地公园建成后还将“标桩定界”,这也就意味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挪动界标。

  此外,在湿地公园内,禁止从事污染水体、围垦造田、挖沙取土、采石修坟、捡拾鸟卵等破坏湿地资源或景观的行为,还禁止擅自砍伐树木、采挖野生植物、猎捕野生动物。

  现场探访

  处于淡季汉石桥月迎客1.5万人

  与平日相比,周末的汉石桥湿地公园内迎来更多的三口之家。

  记者在“门口”发现,要进入这个北京平原地区唯一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并不需要门票,不过要是想玩儿游船、趣味自行车、真人CS等,那么就需要单独付费了。

  在这里,记者看到划船和自行车游览是最受游人青睐的。

  与市区内公园“煮饺子”似的划船景象大不相同,在占地1000亩的双子湖公园开阔的水面上,小船都“散落”着,有不少游客或拍照,或是举着望远镜四下搜寻鸟类的踪迹。

  坐在小船上,映入眼帘的是芡实、香蒲、鸢尾、荷花、睡莲这样的水生植物,时不时还会有苍鹭、白鹭擦身而过。

  “现在正处于‘淡季’,一个月的游客量大概是15000人。而在‘旺季’,如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一天就能涌进1.2万的游客。”汉石桥湿地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景区的接待能力在每天1万人左右。去年一年湿地公园共接待了20万游客。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湿地公园并无直达的公交车,最近的公交车站也在几公里开外,自驾车会更加方便。

  此外,记者从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了解到,平时客流量比较少,周末相对多些,每天迎客千人左右。 文/记者李洁蒋桂佳

  翠湖一期竣工但未对外开放

  翠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虽然已经竣工,目前并不对外开放。但这好像并不妨碍游客的兴致,在周末,仍有不少人结伴而来。

  “这个不是相对还近点儿吗?不开放,我们就在周边玩儿,主要是环境好。”正与朋友开心地游玩的小周告诉记者。

  目前,翠湖湿地公园的二期工程还在建设之中,工期需要两至三年。

  据了解,在公园的二期工程,将建成可供游人开放区域。

  不过,最大的可能就是二期内建设瞭望塔,游人只能通过瞭望塔来参观湿地公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 文/记者 成怀喜

  多知道点儿

  北京湿地为何重要?

  据市园林绿化局介绍,湿地是北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等多种功能。

  并且,北京处于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是鸟类春天去西伯利亚繁殖和秋天返回澳大利亚越冬的重要中转停歇地。

  目前,湿地有野生动物393种,其中鸟类276种,占鸟类种类的72%;植物1017种。

  因此,北京湿地以仅占全市国土3.13%的面积,为全市近50%的植物、75.6%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最主要的5大湿地公园

  位于怀柔区,借助白河水系建起了湿地公园三处5万多平方米

  目前状况:正在规划中

  位于延庆,是北京地区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目前状况:对外开放(票价50元)公交线路:北京北站乘S2线到达司家营后,换乘921路直达门口

  位于房山区,素有“北方水乡”之称目前状况:正在规划中

  位于海淀区的上庄镇。目前,已完成一期湿地恢复建设面积53公顷,二期建设正在筹备中,总体规划面积将达到156.7公顷

  目前状况:未正式对外开放

  位于顺义区,是本市大型芦苇沼泽湿地及多种珍稀水禽栖息地

  目前状况:免费对外开放

  公交线路:东直门坐918路,杨镇三街下车乘出租车

  “功能区”的划分

  “保育区”只能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活动

  “生态功能展示体验区”可以供市民开展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活动

  “服务管理区”主要用于管理、接待和服务等活动

  “其他区”根据资源现状,开展不得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活动

(责任编辑:UN0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