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茅盾文学奖首次采用实名投票制 麦家坦言有压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8月21日17:10
  中新网8月21日电(张中江)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结果日前揭晓。本次评奖的一大亮点即是评委“实名投票制”。上届茅奖得主、本届评委之一的麦家,21日谈到实名制时连称“有压力”。麦家说:“到了第四轮投票以后,每个作家都认识,能没压力么?”

  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60余名评委通过实名投票,决出了5部获奖作品: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和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历时半年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正式落下帷幕。

  “此次评奖的特点是在坚持以往评奖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试行一系列新的评选办法,以保证评奖的公平公正公开,引领文学评奖新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胡平口中“新的评选办法”之一,就是评委“实名投票制”,这在茅盾文学奖评奖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据胡平介绍,实行评委实名制投票,是为了充分体现评委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良知。全部5轮6次投票都实行评委实名制投票,第三轮起公布实名投票情况,更好地保证了评委投票的责任心和公正性。

  记者发现,诚如胡平所讲,在最后几轮投票结束后,中国作协的官方网站以及《文艺报》在公布各个阶段的晋级作品名单之外,还会公布为每部作品投赞成票的评委名字。在相应的大表格中,60多位评委的投票情况一目了然。

  根据投票结果不难发现,与上一轮选出的10部备选作品相比,第五轮也就是最后一轮投票的前四名篇目没有变化,最终胜出的获奖作品是:1.《你在高原》,作者张炜,58票;2.《天行者》,作者刘醒龙,56票;3.《蛙》作者莫言,54票;4.《推拿》,作者毕飞宇,48票;只是上轮排第六的刘震云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在本轮中得到了45票,“挤走”了关仁山的《麦河》。

  而且,获得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与落选的五部作品票数差距很大。落选的作品中,排在第六名的关仁山作品《麦河》仅得到了15票,其他几部的票数则都没有超过10票。

  评委:麦家“有压力” 雷达称实名制也有可能导致不公

  上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本届评委之一的麦家,21日在现代文学馆讲座中回答提问时表示,最高级、自由的投票肯定是不记名的,更尊重人性。

  此次茅盾文学奖为何要实名制?麦家认为,这体现了社会外界对以往的文学评奖不够信任。主办方为了增加信任度,让评奖结果更有权威性,保证结果更公平、客观,更尊重文学,于是实行了实名制。

  麦家坦言,对每个评委来说,采取实名制“一定有压力”。他说:“到了第四轮投票以后,每个作家都认识,能没压力么?”

  另据《京华时报》报道,评委周大新和雷达也都表示在评选过程中有压力和顾虑。不过,雷达还表示,实名制与不记名投票哪个更科学、权威还有待论证。在他看来,实名制也有可能导致评选的不公正,“文坛也不大,大家都认识,人情因素依然会起作用。”雷达说,从这次评选来看,大家都是从公心出发的,维护了文学的艺术性。

  实名制效果如何?作家莫言欢迎 评奖办公室主任欣慰

  茅盾文学奖历史上首次采取评委实名投票,现今胜出作品已经产生,“实名制”效果如何?

  凭借作品《蛙》获得本届茅奖的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感觉茅奖今年把评委公开、公正、透明、实名制,“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他看来,起码这样的一种评选方式,提高了社会对茅奖的认可度,提高了公众对文学盛事的关注度。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则欣慰地表示:“评委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评出一届历史上最风清气正、最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最具权威性、最令人信服、最少遗憾和质疑的文学奖。每轮投票结果公布后,评委会都认真关注社会各界的反应。每次投票,评委会主任和纪检组都要反复重申评奖纪律和评奖标准。事实证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取得了圆满成功,评奖结果令人信服,获得了文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
(责任编辑:成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