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全国保费数据曝千亿误差 官方称采集源不同所致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崔启斌
2011年08月23日01:19

  商报讯 (记者 崔启斌)尽管险企借中介业务套取资金一直是监管机构清理的对象,但这一违规行为从未杜绝。然而,保监会的一份报告无意间曝出去年上半年保险中介渠道瞒报保费上千亿元。分析人士认为,险企瞒报保费就是为了伺机套现。

  保险中介渠道包括专业保险中介渠道、银行等兼业渠道和营销员渠道,目前是保险公司业务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近日,保监会发布《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7043.63亿元,尽管同比减少0.8%,但在同期全国总保费收入中占比仍高达87.48%。

  依同比减少0.8%来计,去年同期则应为7099.43亿元,但去年保监会发布的报告则表明,上半年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为5874.79亿元。两份报告,同一项“数据”,保费则相差高达1224.64亿元。其中,保险专业中介渠道和兼业中介渠道的保费分别相差128.89亿元和355.84亿元,而营销员渠道保费相差高达740.14亿元。

  对此,多数业内人士分析,很可能是由于实施新会计准则所致。据了解,今年初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寿险业务中的万能险与投连险业务收入将分拆计算,仅有提供风险保障部分业务收入计入保费。“如果今年上半年保费(7043.63亿元)和去年上半年保费(7099.43亿元)均为剔除万能险与投连险部分业务收入的数据,那么去年报告中的金额应远高于7099.43亿元才合乎情理。”一位保险专家认为,将数据统计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归于新会计准则实施显然没有道理。

  正当市场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提出种种质疑时,保监会相关人士解释,这是由于数据采集源不同所导致的。该人士介绍,此前数据主要由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上报并汇总形成,而今年由监管机构直接从保险公司的保费数据库中提取,这样提取的数据更为准确。“这正说明保险机构此前上报的数据存在很大水分。”上述保险专家分析,保险机构瞒报或滞后上报保费很可能是伺机套取部分资金。

  保险中介市场利用保费套现是较为常见的违规行为,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对保险中介业务开展现场检查,查实违法套取资金高达8000余万元,涉及保费约8亿元。

  其中,违规套现主要表现为保险公司通过直接业务转挂中介渠道、虚列营销员人头、自身投保业务转挂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今年,保监会直接从各险企保费数据库提取数据,准确掌握各项保费来源,可有效防范违规套现。

  瞒报保费是否会影响投保客户利益也是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对此,一位保险理赔负责人解释,瞒报保费与客户利益并不关联,只要客户投保信息进入保险公司系统,保单生效就证明保险合同约定的相关风险应得到保障。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