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中国太阳能企业再遭印美同行责难 驳过度补贴论

来源:北京商报
2011年08月24日03:36

  商报讯 (实习记者 高立萍) 依靠出口为生的中国太阳能企业,再度面对美印等国同行企业的责难。

  曾经是美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的常青太阳能公司(Evergreen Solar)上周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在破产公告中,常青太阳能公司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难以与拥有强大政府和金融支持的中国太阳能公司竞争。除此之外,印度方面也发出类似声音。日前有印度媒体称,中国对印度新兴的太阳能设备市场构成严重威胁,原因是具有价格和信贷服务优势的中国太阳能设备厂商正在快速抢占印度市场。

  这已经不是国外的竞争对手第一次将矛头指向中国新能源产业。去年,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就曾向美国贸易办公室提交了一份长达5800页的诉状,列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五宗罪”,其中就包括大规模政府补贴等。

  对于此次美印发出的指责,业内人士反驳道,全球太阳能行业均在快速增长,政府为促进清洁能源生产提供补贴只是部分原因,而且这在全世界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独有。

  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近年来也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国外企业的发难,尚德电力相关人士认为,这与这些国家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不了解有关。“美印之所以归罪于中国政府补贴太多,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错误理解了补贴的范围。”该人士解释说,现在国家给予太阳能产业的财政补贴主要为设备补贴,但也只是指购买、安装太阳能设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设备补贴,并不是制造太阳能设备的补贴,而且这种补贴国外的许多国家都有,甚至比中国还多,所以中国不存在过度补贴的情况。

  实际上,中国太阳能企业成本低主要应归功于制造业大国的优势。“我们主要拥有劳动力方面的竞争优势,太阳能设备分拆生产、组装这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工序在国内完成后再出口。”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在我国,太阳能为外向型产业,完全按市场机制运营。在他看来,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所以在太阳能方面的发展竞争力比中国低;而印度太阳能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因此没有竞争力,所以“指责中国太阳能设备制造企业靠拿政府补贴争夺国外市场,这是不合理的”。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