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商洛讯 (记者 张红中) 商洛市多年来以扶贫开发作为统揽“三农”工作的强大保障,首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扶贫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现场会在商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参会代表深入丹凤县涧子村和油房街村,参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并听取该市的经验介绍,参会代表对当地扶贫工作给予了肯定。
据商洛市扶贫部门介绍,在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中,该市严格按照“前期准备、识别确认、建档立卡、落实政策”四个阶段,在“确定识别指标、成立评议小组、户主申请、入户识别、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登记录入、制定落实政策”八个步骤规范操作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实行的由村民代表按贫富状况由低到高顺序确定低收入户的“低收入户排序法”,推行的“居住多层楼房或购置商品房的家庭不列入、拥有机动车辆和大型农机具的家庭不列入、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家庭不列入、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家庭不列入、日常消费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不列入、长期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家庭不列入等“六不列入”办法,符合实际,易于操作,利于监督,受到群众欢迎。
在加快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成果的转化运用中,商洛市按照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思路,采取“六个先扶”(扶贫低保户先扶、高寒边远户先扶、生存条件恶劣户先扶、重大疾病户先扶、残疾人户先扶、计划生育户先扶),“六个对接”(资金扶持对接、产业覆盖对接、技能培训对接、移民搬迁对接、干部帮扶对接、企业扶助对接)等措施,使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
据了解,商洛市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以来,已将6000户1.7万未纳入低保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列入今年农村低保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扶贫到户贴息贷款4亿元,扶持6.9万户26万低收入人口发展增收项目,全市贫困状况明显缓解,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