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黄敏)大儿子患有心脏病,小儿子严重类风湿,孙子先天性脑积水,儿媳手指残疾。八旬太婆抱着保温桶,街头卖冰棍20年,筹钱为儿孙治病。昨日,在青山区建设二路公交车站,84岁的马姣英婆婆告诉记者,她想多攒点钱,但自己的退休金和挣的钱却只够一家人吃饭。
她总在最热的时候出门
昨日中午12点,烈日当头,建设二路车站附近没有一丝风,马婆婆头戴草帽,一手抱着紫色保温桶,一手提着环保袋,在车站前来回吆喝:“老冰棍啊,一块钱一根。”每当有公交车过来,她便走到窗户前,向乘客售卖冰棍。“我每天中午12点出来,到晚上6点回家。”马婆婆说,她总在最热的时候出门,希望生意能好点。
马婆婆的生意并不好,半个小时生意还未开张,“老冰棍进价8毛,一根赚2毛钱。”她说。
经过垃圾桶,马婆婆都会向里面瞅瞅,看有没有废弃的塑料瓶。天气炎热,不一会儿,她的额头上便布满了汗珠,她从袋子里拿出毛巾擦了擦,又继续向路人叫卖冰棍。
一屋子的病人,她放心不下
马婆婆今年84岁,家住青山区聚友社区52街38门4号,一家5口人挤在两室一厅的房子内。
“婆婆已卖了20年的冰棍。”儿媳朱女士左手4根手指残疾,老公患有心脏病,小叔子下岗20多年,因体弱多病一直未再工作,儿子小军(化名)先天性脑积水,虽已17岁,但看上去像10来岁的孩子,经常要住院。
朱女士和老公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才2000余元,要养活一家5口人并不容易。“婆婆一个月有1000元的退休金,全部用来补贴家用。”朱女士说,婆婆每天早上都会出门把当天的菜买好,儿孙身体不好,她想着法子让他们吃得好点。婆婆这么操劳,他们觉得很愧疚,“我们曾把她的保温桶藏起来,不让她出去卖冰棍。”
“老二43岁了,还没结婚,身体又不好,我心里放心不下。”马婆婆说,小儿子整天躺在家,浑身疼痛,没钱去医院只能吃去痛片。“我想攒钱给儿子和孙子看病,但是退休金和挣的钱却只够每个月买菜。”
每卖出一根冰棍,马婆婆都会说声“谢谢”。婆婆说,等儿子和孙子的身体好了,她才能放心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