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美大学生也将考研当就业避风港 人生目标更明确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1年09月04日18:01
 美国大学生(华裔)到东莞麻涌香蕉林体验农村生活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李青

  9月3日,一批美国大学生圆满结束了他们到中国来的10天社会实践活动。从8月26日起,50名美国大学生与50名中国大学生兵分十路,前往中国各地展开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场名为“交换视角”的中美大学生合作调研,行程更首次尝试由中国大学生全权为美国大学生设计调研路线。

  8月29日,3名美国常青藤名校的大学生来到广州,与一群中国大学生在广州大学城展开了一场交流论坛。

  经历

  美国学生游学六国

  中国学生未出国门

  米安娜,18岁,普林斯顿大一学生。“第一次参加国际学生交流活动是从12岁开始,去法国”,米安娜自我介绍,目前她除了中国,还去过法国、意大利、希腊、瑞士、挪威等。

  哈佛大学大四学生英娜和普林斯顿大四学生丹克同样游历过多个国家。丹克自己就通过旅行去过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面对美国学生丰富的“游历”,一起参加论坛的中国学生显得有点尴尬。

  “中国普通大学生从学校获得这样的机会,可能性非常小。学校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会首先考虑老师,轮到学生身上几乎不太可能”。几位中国大学生开始议论。

  和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北京大学的国际交流机会更多,不过,在北大医学院大四学生朱幸婷看来,中国大学生参与其中仍存在现实难题。朱幸婷说,她们班上30多个同学中,大约有10-15名学生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450元以下的贫困生,“很多国际交流项目是半付费的”,这让不少学生错失机会。

  志向

  美大学生目标明确

  中国学生听父母的

  3位美国学生中,英娜主修脑科,丹克和米安娜主修公共政策。谈到人生规划,中国大学生的迷茫困惑与美国大学生的目标明确形成鲜明对比。

  华南农业大学大四学生潘奕呈高考时报考了经济系,“因为就业好”,潘奕呈说。不过,最终,小潘被调剂到英语专业。四年下来,小潘希望毕业能找份英语老师的工作。小潘说,这个方向主要是妈妈定的。“妈妈以前给我的建议都很正确,我以前有些选择没有听妈妈的,结果都走了弯路”,小潘说。

  相比中国学生对父母意见的重视,兴趣在美国大学生口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18岁的米安娜选择主修公共政策。为什么小小年纪会对这个学科感兴趣?米安娜称,与自己的游历有很大关系。“我去过很多国家,我感到我对不同的语言、对国家间的交往很感兴趣,我喜欢旅行”。

  哈佛学生英娜和北大学生朱幸婷都是医学院学生。但两人的专业选择之路也如中美国情一样,各有不同。

  英娜说,她的志愿是当医生,虽然部分原因是因为医生在美国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的兴趣。选择脑科,则完全是个人兴趣使然。英娜说,因为目标明确,她大二时就参加了一家脑科研究室的工作,而这最后形成了她的毕业论文。

  和英娜有点不同,当北大学生朱幸婷以全校第六名的成绩报考北大医学院时,她考虑兴趣的程度并不大,更多的是因这个职业的口碑和当年的录取情况。

  就业

  中美学生有点相似

  考研成失业避风港

  8月30日,中美大学生们前往东莞麻涌体验中国农村生活。一路上,就业成为中外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因为本科难找工作,准备保送研究生的北大学生朱幸婷发现,研究生也正成为美国大学生躲避高失业率的避风港。

  “美国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尽管头顶哈佛大学光环,英娜也有这样的看法。英娜说,她计划毕业后先申请在中国展开一个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第二年再继续读研。英娜的姐姐去年毕业时,幸运地在一家投资银行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于是义无反顾地投身职场。“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英娜笑着说。

  一种两年制的职业学校开始在美国很走红,在丹克看来,这类学校走红也是“失业率高”闹的。丹克介绍说,这些学校类似中国的“技校”,主要为护士或建筑工人等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以前,你不需要什么专业培训或证书,就可以找到这份工作,但现在不行,竞争越来越大”。

  尽管美国大学生都说“工作难找”,不过,相形中国大学生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显露出的迷茫,美国大学生似乎更在意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并不太为前景操心。

  李青

(责任编辑:UN96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