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底层母亲因生活艰辛溺死女儿 检察官公诉求轻判

来源:央视网
2011年09月04日23:49

  启明 演播室

  Q:好,下面是启明的时间。今天我们将认识的是一位检察官。她之所以能在本周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因为 六年前的一桩的命案。六年前,在广州,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案件。一个精神非常正常的母亲,居然亲手将只有8个月大的女儿淹死在了河涌里。一时间,舆论哗然,千夫所指。六年之后,这位母亲出狱了,正当人们开始用复杂的眼光去揣测这位母亲未来的时候,这个故事当中的另一个主角,又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六年前,把那位母亲,送上被告席的检察官——杨斌。

  画面:广州圣诞夜景一组 圣诞音乐

  解说:2010年,广州,平安夜。

  画面:河 周剪影

  解说:这个灯火璀璨的城市的一角,一条幽暗的河边,一个母亲,正在祭奠她的女儿。

  画面:周剪影

  解说:就是这位母亲,6年前在这里亲手淹死了自己八个月大的女儿。 6年之后,她出狱了,她再次来到这条河边。

  画面:燃烧的纸,剪影,哭声,河水

  画面:河边祭奠

  同期:

  杨:她现在可能是在天堂里面,祝福你,祝福你们全家。也祝福杨斌姐,知道吗?

  解说:而陪着母亲一起来祭奠女儿、并且一直劝慰着她的,就是6年前亲手把周模英送上被告席的检察官,杨斌。

  我相信她是这样的,她是天使,她已经上到天堂了,她是天使……

  解说:

  6年前,在这条河涌里,母亲亲手淹死了女儿。当年作为此案的公诉人广州市检察院检察官杨斌,做出了一件在法庭上极少见的事情。本应以指控犯罪为己任的她,不但写下了一篇深情的公诉词,还居然在公诉词里为周模英求情,请求法庭从轻处罚。

  同期:

  杨斌:当时我就记得她是,坐在那张凳子,她就不肯坐,我说你坐下说吧,她坐着坐着就会滑在地上,然后蹲在那里。

  解说:

  8个多月的小女孩被自己的生母扔进河里活活溺死。6年前,杨斌接到了这桩超出了她职业经验的惨案。

  同期:

  杨:她的眼光不敢面对我的,一直埋着头在这里哭,我就问她说你的女儿乖不乖,她说乖,我说你的小女儿漂不漂亮,漂亮,我说那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为什么把她淹到河床里面淹死。然后她就说,她说都怪我,我没有资格做母亲,我没有脸去见我的孩子,判我死刑吧。

  解说:

  随着审讯的深入,一段杨斌从未体验过的人生经历,逐渐清晰起来。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村,距离广州市区仅20分钟车程,因为相对低廉的租金,这里一直都是外来打工者们的,首选安身之处。2004年年底,为了和在这座城市里,打工的丈夫团聚,32岁的周模英,带着三个孩子,从江西新建农村的老家来到这里。

  来到广州时,周模英刚刚生产完不久身体很弱,却还要照顾4岁的大女儿,2岁的儿子,以及襁褓中尚未满月的小女儿。一个人操持家务洗衣煮饭。周模英的丈夫在广州干的是苦力活,收入很低而且不稳定。6年前,在监狱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模英这样描述了当时一家五口在广州的生活。

  同期:

  周:他做过了一天就有工资,休息了就没有工资,不是每个月都有一千多元,没有,不是那样的。家里房租都是我老公妹妹出的,是不是,一住的房子都是她出的,有时候买米都是她买的 ,女儿要吃,两个小孩,女儿都要吃奶粉,买尿布什么东西,我儿子还要……就是说经济困难了,

  解说:

  案发后,在接受警察讯问时,周模英曾经提起来到广州以后,她一直觉得丈夫对待自己不闻不问十分冷漠,干完活回到家不是睡觉就是出去打麻将,夫妻二人常常好几天也说不上一句话。这让她心生怨恨,在广州的几个月时间里,她常常觉得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但所有的这些心思,她的身边并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

  启明 演播室

  Q:生活的艰辛,丈夫的冷漠,让周模英在2005年7月的那个闷热的夏夜,做出了一个决绝的决定。据周模英后来在法庭上的供述,那天夜里凌晨3点左右,她在给哭闹不止的小女儿,喂完米粉之后就抱着她来到院子外的石凳上坐了下来,她想了半个小时,也哭了半个小时,之后她就抱着女儿来到了河涌边,轻轻地将女儿放到了河水里。本来她是想跟小女儿一起走,但后来想到家中还有两个孩子需要人照顾,于是,她又返回了家里。第二天,她的丈夫熊莫德发现小女儿失踪了,于是报警,在当天下午的讯问当中周模英主动的向警方承认,是她自己淹死了女儿。

  同期:

  杨斌:一直到开庭之前,我的内心还是非常纠结的。就是说我一直在犹豫,我说开庭的时候我应该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倾向性?

  解说:

  2005年12月7日,周模英故意杀人一案,在广东省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当时的报道描述,周模英在现场一直泣不成声,也就是在这次开庭时,人们听到了这样一份公诉词。

  (以下有字幕)

  “尽管我依然认为我不能理解周模英的行为,但是,我提醒自己,有一群人的生活,也许是我们这些有条件坐办公室的人永远没有经历过也不可想象的,那么,用我们的眼光和道德标准来衡量、批判他们的行为,是不是太苛刻了呢?

  周模英的遭遇,固然是她个人的悲剧,但何尝又不是我们的悲剧?周模英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固然是法律的胜利,但是我们不能漠视隐藏在背后的原因和背景,我们不能忘记站在她身后的那些为生活而辛苦支撑的人们,他们的困难和命运。这也是法律应有的良知。

  同期:

  杨斌:我经常在想,我说如果我,我没有机会良好的教育,我有一对愚昧的父母,然后我来到广州,我来到这个城市,我面临他们一样的困境时候,我是不是会比他们更理性,更幸运,当我面对他们同样的问题的时候,我是不是会比他们做出更好的选择,我觉得我从来不敢对自己作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解说:

  就在周模英案开庭的前几天,杨斌曾约周模英的丈夫见了一面。杨斌说,也正是那次见面,让自己作出了一个决定。

  同期:

  杨斌:他抱着他的小儿子勃晨过来过来了,抱着小儿子过来之后,然后我就说,我就说你有没有去上班,他就跟我说,他说上不了班了,因为老婆给抓了,然后家里面没人带孩子,然后呢他说人人都知道他老婆是个杀人犯,就没人请他干活了。然后这个孩子呢,当时只有,应该是2岁不到吧,就穿着一身衣服,那个已经是过完年很久了,但是他那个衣服应该是过年穿的那种红色的,中国娃娃那种衣服,就是比较粗糙的,然后衣服有一股味道,很弄的味道,然后就感觉那个额头上就有一个伤疤,那个疤就已经结痂了。

  然后我心里面就感觉到,有一种非常哀伤的感觉,没有母亲照料的孩子删!,也就是在那一天,我做了这个决定,我就说应该给这个家一个希望,给这两个孩子一个希望。

  解说:(字幕)

  悲剧已经发生,伤痛也许永远都无法愈合。

  但是,家中的孩子和老人依然在等待她去照料,而没有妻子和母亲的家庭即将崩溃。

  实际上,周模英亲手淹死自己的女儿,并且将为此终身受到良知和道德的谴责,这已经是命运对她的最严厉的惩罚。”

  解说:

  杨斌的公诉词在当时很快就受到了质疑,人们责问,贫穷能否成为减轻罪罚的理由?检察官为被告辩护是否越权?更有人担心,由此产生的不良示范效应。

  同期:

  杨斌:他说我们的道德底线呢?我们还有没有道德底线,这样的话穷人都有理由去犯罪了 贫穷就可以去淹死自己的孩子了。。。。。然后当时我就看着他,我就说生母溺婴不构成犯罪的话,你会不会淹死自己的孩子?你不会吧?好,如果生母溺婴不够犯罪,不但不得到犯罪而且是可以得到奖励,奖给你10万块钱,你会不会淹死自己的孩子? 你还是不会,所以我就觉得我们既然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是不会去做这种事情的,我们相信我们内心是善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这种信任,同等地去给予我们的同类,给予这个世界。就是我相信我自己不会这么做,你也相信你的同类不会这么做,你对人性还保留一点信心好不好。

  解说:(字幕)

  2006年1月1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鉴于周模英杀死亲生女儿

  已得到丈夫谅解,故对其酌情从轻处罚,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周模英有期徒刑11年。

  2006年4月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犯罪情节较轻为由,改判周模英有期徒刑6年。

  解说:

  2010年11月,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周模英被提前释放。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她和自己的两个孩子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同期:

  杨斌:模英 你好

  影像:周模英到来 跪倒在地 哭

  杨斌: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今天是开心的日子。不怕了,不怕了,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起来吧。

  熊(周的小姑子):她一出来她就跟我说,她说没有杨斌救我,我真的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出来。

  周:没有杨斌,我就没有勇气活下来了。

  解说;

  出狱不久之后,周模英特地从江西老家赶到广州,感谢杨斌多年来对自己的恩情。

  同期:

  周: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恩情

  杨:不能这么说的,我能够帮到你我也很高兴

  周:一直以来,你就是我最大的恩人了

  杨:不是,不能这样说

  解说:而这次见面,周模英也第一次知道,自己在狱中的6年间,杨斌曾多次把她的两个孩子接到广州过暑假。为了帮助她,杨斌还曾四次去她的老家,看望她的孩子和父母。

  字幕: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杨斌为周模英的孩子们解决了在县城上学的户口问题。

  同期:(可删)

  周模英:杨斌姐真的是好辛苦的,又要工作,还要陪我小孩,带我小孩去玩。

  杨斌:不辛苦啊,我也要玩嘛,我要工作也要玩。

  周模英:衷心的感谢杨斌姐

  同期:

  杨斌:我觉得如果我们就是说有这个福气能够身在公门之内,然后我们有机会有条件用自己的权力、地位、身份、位置,去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去,不是讲空话,是实实在在地去帮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我觉得他不是以权谋私,它不是权力的异化是权力的回归。

  字幕:在杨斌行为的感动下,为周模英出狱后能和家人有个全新的环境,当地政府还为周模英特批了县城的经济适用房。

  同期:

  记者:那你会帮助他们一直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杨斌:我跟这个家庭的联系肯定一直都会保持下去的。

  记者:你希望他们以后,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杨斌:我希望这两个孩子,就是说两个孩子的命运能够得到彻底的改变,其实我觉得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了,我已经非常乐观地会预见到他们绝对不会重复他父母的这条路。

  画面:生活中的杨斌 与父亲聊天

  杨父:她的天赋不强 就是好勤奋

  解说:杨斌的老家在湖南,在成为一名检察官之前,她曾在湖南湘潭一个老国企里担任文秘工作。后来因为不甘于平淡无味的职员生活,于1992年只身南下广州,几番闯荡之后,非法律科班出生的她,最后成功进入到广州花都区检察院工作。后又被遴选至广州市检察院。

  画面:杨斌家中

  同期:

  杨斌:我刚刚做这一行的时候,他都没想到我到检察院,他经常说你好幸运,你好幸运,一个工人家的孩子,你一个人都不认识,能够进这个单位,你要好好珍惜。他也是跟我说,他说有些人,就是说虽然犯了罪,但是也有可怜人的,他说你一定要凭良心办事。

  同期:

  杨斌: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我为什么要去做,是什么支撑我去做。所以说如果我的行为是个谜,那么谜底,就是爱,爱是不需要理由的,这种爱不是单纯地同情被告人,也不是单纯地同情被害人,而是当你有一定的年龄,一定的阅历,足够的案子磨砺你之后,你对这个人性和对犯罪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你对法律条文背后隐藏的法律的仁慈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定的顿悟之后,你就会有这种爱了,

  字幕:2010年,杨斌当选由新华社广东分社等单位评选的“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并受到广东省检察院的表彰。

  启明 演播室

  Q:生活又要重新上路了,我想对那位母亲说,好好过,好好活,你会成为一个好母亲的。另外,我还想对检查官杨斌说声谢谢,向她那份带有体温的公诉词致敬,向她那没有缘由的爱致敬,更向她连续5年来,为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致敬。

  我想她帮助的不仅仅是一个姐妹,还有法律自身,还有我们自己,是她让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爱与关怀。

(责任编辑:UN0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