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康菲将面临多起索赔诉讼 可能成生态索赔转折点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9月06日08:54
河北乐亭的养殖户们把池里的黑色凝结物打捞上来,一脸凝重。他们将踏上漫漫索赔路。CFP供图
河北乐亭的养殖户们把池里的黑色凝结物打捞上来,一脸凝重。他们将踏上漫漫索赔路。CFP供图

  渤海湾溢油油井的作业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康菲中国)昨日介绍说,已完成停止蓬莱19-3油田的钻井、注水及生产作业的程序,共计231口井停止了作业。目前,停产令何时解除尚难确定,业内人士则担心,停产并不意味着停漏。

  渤海湾231口井停止作业

  被指事故处置不力的康菲中国,2日收到了中国国家海洋局的“三停”的指令。即,在整个蓬莱19-3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钻井、停止油气生产作业。康菲中国介绍说,此次在渤海湾停止作业的231口井中,包括180口生产井和51口注水井。

  蓬莱19-3油田是康菲中国和中海油的合作开发油田,康菲拥有49%的权益,中海油拥有51%的权益。它是中国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2010年日均净产原油5.6万桶。溢油事故发生前,油田的产量正不断攀升,康菲公司预期2011年达到产量高峰。

  康菲介绍说,自己持有的蓬莱19-3油田权益,约占康菲公司年度全球总产量的3%。执行“三停”指令的同时,保护了油田的可采能力,自己将与中海油共同制订油藏泄压方案以保证油田的安全并保护油藏。

  在生态方面,康菲介绍说,正在重新编制油田开发海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该报告将提交中国国家海洋局核准。在发生溢油事故的B平台,没有发现渗油或油膜。

  在发生了另外一起溢油事故的C平台,康菲继续在海底搜寻、清理残余的矿物油油基泥浆。截至5日,已累计清理408立方米矿物油油基泥浆。康菲解释说,清理海底残留油污过程中仍会偶尔产生油花,海面发现的油膜已被清理回收。与此同时,康菲中国表示将与中海油继续在渤海湾巡查海岸、清理垃圾。

  中国官方的停产指令何时解除,尚难确定。中国国家海洋局表示,要解除“三停”,康菲必须满足封堵溢油源、清除油污、重新编制蓬莱19-3油田开发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修订蓬莱19-3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等条件。

  停产并不意味着停漏

  蓬莱19-3油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海上油田。长期以来,在海域油田开发时,一般都是中海油和外企进行合作,蓬莱19-3油田也不例外。该油田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合同区面积现有1022平方公里,共有7个生产平台。

  业内人士透露,溢油事故与康菲中国急于提高效率开采不无关系。由于在2012年合同到期后,对油田享有49%权益的康菲中国需将开采作业转交给中海油,“为提高采油效率,增加当期收入”,康菲公司违规作业,破坏了油层高压区造成漏油事故。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调查表明,康菲中国在实际操作中,对多套油层笼统注水。有的油层和采油井连通情况好,水进去跑得快,压力正常。但连通不好的极易在局部形成“超压”,“B、C平台溢油事故均为可以避免的人为事故”。

  广东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李辉权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由于我国的油层大都处于浅层,像渤海湾这样的石油开采,压力不像美国墨西哥湾的那样大,出油之后要注水注压后才能快速开采。

  事实上,在地表层和油层之间原来有分隔层,一旦被破坏就有了通路,由于水重油轻,互相交换后油就浮上水面,加上海底漏油绝对不是仅从一个地方漏出来,同时受封堵技术的制约,因此此前封堵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我个人的意见是,尽管康菲中国决定停止作业,但停产并不意味着停漏”,李辉权如是说。

  相关 中海油减产 股价大跌

  除了身处舆论漩涡中的康菲中国,占蓬莱19-3油田51%权益的中海油日子也不好过。

  中海油4日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家海洋局的要求,蓬莱19-3油田B、C平台已于7月13日停产,使公司的净产量减少约每天2.2万桶。蓬莱19-3油田全面停产将使公司净产量再减少约每天4万桶。美银美林估计,中海油今年因停产而导致油产损失将达490万桶,全年产量要达3.31亿至3.41亿桶油的目标已存在一定的风险。

  面对停产等一系列处罚措施,中海油称,尊重国家海洋局作出的决定。与此同时,中海油在香港也遭遇了投资者的“冷遇”。昨日,港股中海油开盘14.26港元,收盘13.84港元,大幅下跌8.89%。

  展望康菲将面临多起索赔诉讼

  针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海洋生态索赔的规定,国家海洋局将代表国家对康菲公司提出生态索赔。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赔偿金额“不封顶”

  为向渤海湾蓬莱19-3溢油事故的责任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经国内法律和海洋专家组评审,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法律服务机构团队公开选拔基本结束,中国的官方律师团队已于8月底正式披挂上阵。

  有业内人士表示,律师事务所被确定为国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索赔的法律服务机构,这标志着渤海溢油事故的处理,将从封堵溢油点进入环境污染损害索赔阶段。结合前段时间康菲公司傲慢的表现,即将展开的法律诉讼将不会轻松。

  在生态方面的赔偿金额,国家海洋局表示,将根据《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等标准进行科学评估,估算此次溢油造成损害的生态赔偿金额。这个赔偿金额可以很大,理论上“上不封顶”。同时,8月29日,“渤海溢油维权律师团”成立。通过中国公益诉讼网组织,北京市资略律师事务所接受了河北昌黎县大滩渔港近200名养殖户的委托。

  此外,北京盈科律师团也已经取得了河北乐亭、昌黎两地近200名养殖户的委托授权,为其免费代理维权活动。

  或成生态索赔“转折点”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国家海洋局将代表国家对康菲中国提出生态索赔。面对巨量的损失,生态赔偿级别是以“万元”还是“亿元”计,将成为未来此类事件的经典案例。

  李辉权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国内尚没有发生过像渤海这样的大规模漏油事件,以前发生的多是输油管漏油事件,这导致有关海洋生态的保护法律还相当不完善。

  因此,对于这类事件的处罚,以前一般仅限于行政执法上的处罚,损失的追究也大多限于农业、渔业方面,而不会上升到生态领域损失的处罚。因此,以前违规处罚一般都是“万元”级别,而不会上升到“亿元”的级别。

  比如2002年,马耳他籍油轮“塔斯曼海轮”与中国大连“顺凯一号轮”在天津渤海海域碰撞,“塔斯曼海轮”大量原油泄漏,尽管天津市海洋局与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分别索赔达9479万元与1785万元,但最后仅在庭外调解获得百万元的调查费用。

  对此,业内诸多人士表示,2010年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最终以英国石油公司花费200亿美元建立赔偿基金才算了结,这对国内此次漏油事件或可借鉴。

  李辉权表示,此次渤海漏油事件将会作为海洋生态保护的一个“转折点”。目前,国家海洋局正在加快对海洋生态污染损失的标准与规范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处理程序也在进一步完善。

  本版撰文:彭国华

(责任编辑:朱鹏英)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