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秦公六号大墓被炸出19米盗洞 盗墓仪器先进(图)

来源:北京日报
2011年09月07日08:07
 

河南洛阳市邙山皇族陵墓群遭到破坏,有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变成了现代人的坟墓,村民把自家亲人的棺材移到皇族陵墓里。有村民说“皇族陵,风水好”,也有村民说“为了省下点农田,而且也方便”。
  河南洛阳市邙山皇族陵墓群遭到破坏,有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变成了现代人的坟墓,村民把自家亲人的棺材移到皇族陵墓里。有村民说“皇族陵,风水好”,也有村民说“为了省下点农田,而且也方便”。

 

  最新发现  

  雍城四周遍布墓葬

  根据近50座小墓葬的最新考古发现,考古学家对秦都雍城的墓葬布局有了新认识,即不再是传统认为的仅仅分布在都城南边的秦公陵园和国人墓地,而是在都城的东西南北四周皆有分布。

  主持秦都雍城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歧说,根据发掘情况判断,东西北三面的一些墓葬集中区应当是当时某些族群的公墓或称为族墓地。

  据了解,在雍城遗址外的东西城墙之外,考古人员今年对两处大型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被称为六道村秦墓地和凤翔西区秦墓地的两处墓地,其位置一个是在雍城城墙的西北,一个是在东城墙的正东,都是一般的战国中期的贫民墓葬。今年发掘的仅仅是墓群的一部分墓葬,两处目前已发掘的各有20多座小型墓葬。

  田亚歧说,通过这两处墓葬的发掘,发现这两个战国时期的墓葬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六道村的墓都是小偏洞式,这是战国中期流行的秦墓葬的一个特征;凤翔城西区墓葬都是竖穴墓葬,即是挖一个长方形竖穴,然后把棺放在竖穴的底部。

  它们都是同时代的秦墓,为什么不一样呢?田亚歧说:“我认为当时秦人实行的是聚族相葬,就是说一个族群一个墓地。一个族群和另一个族群有文化差异,来源背景不完全相同,所以其埋葬的葬俗也不一致。所以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雍城这个大都市的周边应有好多族群,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秦人的文化多元特征。”

  田亚歧说:“重要的是,通过这两处墓地以及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在雍城城外的周边区域,不断发现新的国人墓地的线索。过去我们认为秦人的国人墓地只分布于雍城的南郊。现在东边、西边和北边都有秦墓,而且分布状况几乎差不多。”

  国人墓地与贵族墓地有何区别呢?田亚歧说,当时的贵族墓地应该说等级比较高的,而且有可能是正宗秦人的墓地,应该在雍水河的沿岸,而且紧挨着秦公陵园。那些分布在都城东、西、北边的墓地,作为族系的等级身份应该低一点,但是他们聚族相葬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也充分体现了在战国时期,秦人的内部社会组织结构上,还是充分体现了当时以血缘为纽带的一个个部族的发展情况。

  链接

  凤翔出土刻情诗汉铜镜

  陕西宝鸡市凤翔县文物部门近日在该县柳林镇发掘了一座比较完整的汉代砖室墓,墓内发现了一面两千年前刻有情诗的汉代铜镜。

  这枚铜镜呈圆形,直径15厘米,外围和内向均有装饰性环绕线,铜镜上还有一圈铭文,共48个字,考古专家认为是一首情诗。其文为:“絜清白而事君,怨阴驩之弇明,彼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慎糜美之穷皑,外承驩之可说,莫窔窕之灵泉,愿永思而毋绝。”

  考古专家说,汉代铜镜大多铸有铭文,最常见的有四字铭、八字铭、十二字铭等,但像这枚48字的铜镜实在少有。这枚铜镜上铭文不仅对研究汉代民间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那个时期的中国女性内心丰富的感情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料。

  延伸

  仪器很先进 盗墓集团化

  6月4日,秦雍城秦公陵园区(又称秦公大墓区)巡逻员发现异样时,秦公六号大墓上的盗洞已深达19米。值得一提的是,盗洞没有向四周或向下延伸,而是精准地直触墓室。

  “19米不是一个短距离,即使用了炸药等办法,也得忙一阵子。”宝鸡当地文物保护者显得紧张,“几十平方公里能定位,洞打得这么深、这么准,远非一般的盗墓贼能做到!”

  凤翔县公安局文物稽查大队大队长马俊成说:“首先,盗贼有专业性;第二,在文物交易中有大量的资本;第三,盗贼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

  盗墓现象源远流长,古时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铁锥的出现使盗墓者不再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

  后来,盗墓者发明了“洛阳铲”,盗墓水平又得到大幅提升。所谓“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把此铲每向地下钻插一下,就可以进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地下卡在半圆口内的土原封不动地带上来。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

  近些年,随着一些电子仪器的发明,盗墓贼开始采用高科技工具提高作业效率: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地面卫星定位系统,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用汽车、摩托车。从国外买进的更先进仪器也纷纷显现。

  陕西省文物局稽查安全保卫处处长骆希哲说:“现在的团伙式盗墓已经集团化、暴力化、现代化。”古墓文物保护任重道远,秦公六号大墓盗扰案给田野文物保护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文物盗抢案连发 博物馆安全堪忧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自今年以来,全国连续发生3起博物馆文物被盗、被抢案件。针对当前博物馆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公安部、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馆藏文物安全。

  通知说,自今年以来,全国连续发生3起博物馆文物被盗、被抢案件。1月28日,3名犯罪分子闯入湖北省黄冈博物馆,打晕值班人员,抢走战国时期青铜器3件(案件已破);2月10日,江苏省如皋市博物馆16件文物被盗,案件至今未破;5月8日,故宫博物院9件参展文物被盗(案件已破),引起了社会对博物馆安全的广泛关注。

  通知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部分犯罪分子受社会上一夜暴富思想的影响,在倒卖文物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必然会将作案目标投向文物大量集中的各类博物馆。涉及博物馆的案件往往案情重大、社会关注度高,有的还可能引发炒作,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通知要求,各地文物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做好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形势的严峻性,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文物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认真履行各项安全管理职能,扎扎实实抓好博物馆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切实保障博物馆及馆藏文物安全。

  通知强调,今年年底之前,各地公安机关和文物主管部门要联合开展对核定为三级以上风险单位的博物馆安全大检查,并认真填写上报《博物馆安全情况检查统计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实行定单位、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明确整改要求,逐一跟踪督办,整改不到位的,要暂停开放。公安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对核定为一级风险单位的博物馆安全情况进行抽查。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