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靖国神社》导演:日本人对靖国神社感情纠结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1年09月19日07:25

  中国人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对话旅日华人、纪录片《靖国神社》导演李缨

  文/片 本报记者 张榕博

  对于日本人来说,靖国神社只是一座收容了246万日本灵魂的普通神社吗?对于中国人来说,那里只隐藏着中国八年苦痛而羞辱的民族记忆吗?

  李缨很想走近靖国神社,解开这个在他心里纠结了几十年的结。

  2008年,由一个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靖国神社》在日本公映,引起轩然大波。而它的导演就是旅日22年、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做纪录片导演的李缨。

  但《靖国神社》的公映并未让李缨找到解开这段历史纠葛的钥匙,他于近期又出版新书《神魂颠倒日本国》,作为《靖国神社》的“续集”。

  前几天,当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表示在任期内不参拜靖国神社时,李缨却未像一些国人那样,感觉心里稍有放松。9月10日,在与本报记者对话时,他仍时有迷茫。

  齐鲁晚报:最近,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表示,在任期内不会参拜靖国神社,你注意到了么?

  李缨:稍有关注吧,但只是当一般新闻去看。靖国神社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首相参拜不参拜那么简单的问题。靖国神社带给中日两国人民的不只是政治问题,更是民族感情问题,这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响很深远。

  齐鲁晚报:20多年前,你刚到日本时,看到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也是这么淡定吗?

  李缨:1997年,我代理一部由中国人制作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于是我到原附属于靖国神社的军人会馆去拍摄一个“南京问题六十周年研讨会”。研讨会上,放映了日军当年拍摄的纪录片《南京》,放映到日军占领南京、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会场上竟然响起一片掌声。

  当时我很受刺激,是条件反射式的刺激,当时我就想抡板砖砸过去。那是上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知道,当年“百人斩”的两个战犯也在靖国神社里面……这些都很触动我。

  齐鲁晚报: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你萌生了拍《靖国神社》的念头?

  李缨:我想我是受刺激了,于是想表达出来。中国人肯定离不开自己的中国式民族感情,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又看到日本有很多好的地方,这种纠结,你无法摆脱,更无法认同。这是情感跟理性的一种困境,就像日本人无法面对历史,而我又无法面对现实的日本。

  齐鲁晚报:你想摆脱这种困境?

  李缨:拍《靖国神社》就像人有病,要找药。在日本受的刺激成了我拍电影的动机,首先是我自己要治病,治自己跟现实日本过不去的病。所以我要了解清楚,明白我的感情到底是在哪里过不去,后来我发现日本对历史的很多症结都出在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日本感情和认知最纠结的地方”

  齐鲁晚报:听说这部《靖国神社》你整整拍了十年,通过这些年的了解,你觉得,靖国神社对日本究竟意味着什么?

  李缨:靖国神社是日本天皇的战争祭坛,又是表达战争与和平、生与死、殖民主义与爱国主义、名誉与羞耻、宗教与政治的一个舞台,还是许多日本亲人灵魂的安息地。日本人知道靖国神社是一个有争议的地方,但是在个人感情上,他们去祭奠参拜,又符合东方人的情理。这是日本战后社会感情和认知最纠结的地方。

  齐鲁晚报:你对靖国神社是不是也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我记得你说过,《靖国神社》是你写给日本的一封情书。

  李缨:情书因为爱而产生,爱对方多数时候是赞美对方,但是如果意识到对方做法不妥的话,你也要说出来,这也是一种爱。说实话,我对日本非常有感情,毕竟我在那里呆了22年,如果我只是一名观光客,去看看,过后就跟我没什么关系了,那我也不会产生这种感觉。我和许多旅日华人是要与日本共同生存的,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地方,在东京,我们需要一个共通的意识。

  齐鲁晚报:影片公映之后,你觉得目的实现了么?

  李缨:很难,很多人觉得不愉快。就像你跟人说你有病,对方肯定不高兴,但是却激起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争议和思考。这就是我要达到的效果。

  齐鲁晚报:听说在靖国神社里,祭奠者能找到每一位死于二战的日本军人的名字和照片?

  李缨:我的摄影师的舅舅死于硫磺岛战役,他去靖国神社寻找一些他舅舅的记录,结果所有资料都有,他舅舅是什么时候战死的,什么军衔,在什么环境下死亡的……那里保留了每一个人所有的档案记录。它从来都不是虚无的、抽象的。

  齐鲁晚报:据说里面还供奉着军马的牌位?

  李缨:那不是牌位,是塑像,纪念出征的战马,连军犬都会纪念,它们也成了神的一部分,被供奉着。

  齐鲁晚报:也就是说,在靖国神社,不管是甲级战犯还是一匹马,只要参加了对外战争,靖国神社对他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李缨:可以这么说。因此,东条英机这些甲级战犯的牌位放在靖国神社里,在日本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

  齐鲁晚报:日本老百姓怎么看待这个地方?

  李缨:很复杂,他们知道那里有国际争议,但是那里又有自己的亲人。在靖国神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孩对女孩说:“请照顾好我的父母,如果此生难以再见,那我们就在靖国神社相见吧。”虽然日本人对那场战争的立场不同,但这个故事却让所有人泪流满面。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