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出租车停运事件频发 垄断经营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09月20日06:50
打车难 张兮兮绘
打车难 张兮兮绘

  编辑视线

  出租车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9月2日,浙江省乐清市出现群体性出租车停运事件。100多名出租车司机打着“强烈要求改革空壳公司体制”、“整顿出租车市场”等横幅,要求政府解决一系列利益问题。8月,浙江杭州市、嘉兴市、苍南县、河北沧州市等地也出现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可以说,近年来各地屡屡发生的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大多是以“份儿钱”为核心的出租车牌照特许经营体制下的利益分配问题引起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出租车市场处于扩张期,为了解决市民乘车难问题,政府采取了放开出租车市场的做法,允许、鼓励个人和企业进入出租车经营行业,丰厚的利润导致出租车数量的急剧膨胀。后来出于对完全放开市场可能造成交通拥堵以及对公共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政府对出租车行业进行管制,通过出租车经营权审批制度来控制出租车数量,使得经营权指标成了“稀有资源”,而占出租车运营成本大头的是出租车公司所收的“份儿钱”。管制的结果,产生了垄断经营的既得利益群体,司机运营成本升高,收入降低,拒载现象较为普遍,群众打车难,黑车泛滥,公众利益受损。

  一边是出租车司机因不满高额“份儿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罢运”以示抗议,一边是市民打车时常遭拒载一车难求、怨声载道,唯有靠垄断经营的出租车公司“衣食无忧”。如此畸形状况若长期存在下去,将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出租车经营和管理体制。首先应明确出租车定位,统筹公共交通发展。各地发展出租车时,大都没有考虑统筹公共交通发展问题。二是要打破主要由出租车公司垄断经营的结构,引进市场竞争,使出租车经营组织形态多样化。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将出租车行业真正推向市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严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并采取税收等市场手段进行调节,才能让出租车司机特别是乘客成为最大受益者。三是要从抓出租车数量控制向抓服务质量、安全等方面转变。四是提高出租车司机的待遇和地位,切实维护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出租车经营和管理方面,虽然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各自的管理条例,但全国统一的管理条例至今尚未出台,立法方面更是空白,这给出租车管理带来了难度。希望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打车的方便快捷。

  公民论坛

  解决出租车问题需“放开搞活”

  近年来,出租车行业暴露出的随意拒载、不打表、故意绕行、收钱不给票据、黑车宰客等问题,成为当今城市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究其原因,既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也有执行不力、监督不够的问题,更有政府和利益集团寻租的问题,但深层原因主要是经营管理体制严重滞后。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出租车问题呢?笔者认为,要围绕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着力在“放开搞活”上做文章。

  “放开”,即全面放开城市出租车市场,真正释放经营权。目前,城市出租车的经营模式大都采用公司承包制,即由政府部门审批、公司承包运作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许可证难办、个体难进和经营权价格、份子钱“双高”等多重问题,导致出租车行业成为一种特殊的垄断行业。其根源就在于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缺陷,政府对市场准入、价格、数量等管制过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全面放开出租车市场,尤其要降低准入门槛。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制定最基本的准入条件,如车型、排气量、车体色调、使用年限等,而经营者只要通过资格考试都可以自由进入,用市场的调节功能优化出租车市场。

  “搞活”,即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机制,搞活城市出租车市场。首先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出租车,要驱逐出出租车行业,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其次要改善行业环境。如降低准入门槛、降低份子钱、提高油价补贴、严厉打击黑车等,使出租车司机有钱可赚。三是要健全完善管理体系。一方面城市政府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出租车行业发展规划制定、日常管理和投诉受理等工作;另一方面要成立出租车协会或工会,充分发挥协会、工会组织在权益维护、技术培训、利益均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放开搞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改进城市出租车管理的现实选择。出租车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城市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实现由数量、价格管制向质量、安全管制的转变,让出租车行业发展更健康,让城市更和谐。

  垄断经营不止出租车问题难消

  9月2日,浙江省乐清市出现群体性出租车停运事件。100多名出租车司机聚集在市政府大门口,要求政府解决一系列利益问题。(9月6日《新京报》)

  此次乐清市群体性出租车停运事件中司机的要求与近期一些城市出租车停运事件的诉求总体相同。城市出租车行业的问题在于市场资源垄断引起的经营权垄断,由此带来了出租车司机反映的上交“份儿钱”太高、福利太少、管理跟不上等问题,并引发出租车司机为了多挣钱而频频做出不规范行为。

  要从根本上解决出租车行业层出不穷的问题,必须改变挂靠公司捧着“金饭碗”,只管收费、不问管理、不做服务甚至遇事一推了之的现状。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改变观念,将出租汽车定位为“城市公共资源”、提高到与公交、地铁(轻轨)等运营方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用加大财政投入和推向市场经营的方式,使其脱离经营权价值的纠缠,彻底摆脱受垄断势力左右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严格准入标准,放宽准入形式,主要由市场决定出租车数量,让投资和投机资金无利可图。

  出租车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市民出行的重任,又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解决好出租车行业问题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重要的是要斩断一些管理部门、官员与出租车公司千丝万缕的联系,实现行业的规范运作。

  社会观察

  出租车行业改革势在必行

  纵观全国出租车行业问题,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我认为,出租车的运营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出租车经营方式垄断现象严重。全国各地的城市发展水平差别很大,而出租车的管理运营模式却是类似的,即“政府—公司(法人)—司机(自然人)”这样一种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我省出租车行业的管理运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出租车司机向出租车公司买断“出租车”。买断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的差异相当大。一般来讲,要花出租车本身几倍的价格,同时,司机每月还要向公司交三四千元的管理费用。另一种是承包运营,出租车司机每月要向出租车公司承包费用,通常这项费用也会大大加重司机的经营负担。这样的经营模式造成了出租车公司的垄断。另外,还有少量的承包经营(公司自营)、个体经营等其他类型。

  其次,出租车司机的权益保护工作不到位。一些政府相关部门长期以来对出租车司机的权益保护问题认识不足,保护工作没有落实。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来传达出租车司机的声音,因此,出租车司机的合理诉求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形式得以表达。从重庆的“出租车罢运风波”到海南三亚以至云南大理的长途客运行业等罢运事件的爆发,其中有些事件是与某些权力机构滥用职权有关,是相关部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结果。

  再次,消费者的利益一再受到损害,居民出行成本被抬高。出租车的价格由多方面因素构成,有些不合理因素如高额利润通过消费行为转嫁给了最终消费者。

  最后,市场不规范情况时常出现。黑车等市场不规范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所谓黑车是相对于合法运营车辆而言的。市民乘坐黑车价格便宜,因为黑车逃避了合法运营车辆的相关税费。许多城市在管理黑车时,都采取严打严惩的措施,但是效果甚微。我认为,管理黑车亟须出台相关政策的引导,以调整税费、价格和各方利益的方式压缩黑车的生存空间,迫使个体经营的出租车放弃不规范行为。

  综上所述,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保留出租车公司运营基本模式,均衡利益分配。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的前提下,保证出租车乘客、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均衡,逐步以质量管理代替数量管制。

  二、逐步提高出租车司机的待遇和地位。在各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在出租车驾驶者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成立各地出租车行业协会或者出租车公司工会,以确保其话语权和利益不受侵犯。

  三、倡导出租车文明服务,大力宣传城市形象。出租车应以服务顾客、方便市民为基本原则,努力为乘客提供舒适、快捷、及时、安全的服务环境。出租车公司作为倡导出租车文明的主体和监督者,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河北怀安县总工会 张会军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UN02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