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辛亥革命100周年 > 辛亥革命100周年消息

探访广州中山纪念堂:曾见证国共政治斗争(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9月21日09:37
1930年4月28日工程正面全景及铜像基座。
1930年4月28日工程正面全景及铜像基座。
当时报纸刊登评判孙中山纪念堂图案的结果。
当时报纸刊登评判孙中山纪念堂图案的结果。
华南侵华日军签降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华南侵华日军签降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风云突变谋杀廖仲恺 排挤共产党

  然在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之后,反对国共合作的人终于无所顾忌了。国民党内“反共产”口号不断高涨,一时甚嚣尘上。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确定用委员制取代大元帅府的一长制,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胡汉民、廖仲恺、张静江、谭延闿、许崇智、林森等16人为委员。聘鲍罗廷为高等顾问。

  然而就在国民政府仅仅成立大约一个月的1925年8月,廖仲恺被歹徒公然刺杀。

  廖仲恺时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和黄埔军校总党代表兼农民部部长。廖仲恺坚定地支持孙中山进行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的原则,在国民党内,廖仲恺联共态度鲜明,一直被视为“亲共”、“袒共”分子,甚至是“共产党的工具”。

  廖仲恺被刺后,国民政府决定由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审理“廖案”。其结果是幕后真凶没有抓到,汪、蒋却借助查案排斥异己,以作案凶手与胡汉民堂弟胡毅生以及数名许崇智所部粤军军官有瓜葛为名,上演了一出“排胡逐许”的闹剧。蒋助汪排胡,将胡汉民逼走苏联,为汪巩固“最高”地位扫除障碍;而汪助蒋驱许,迫许崇智交出粤军总司令兵权黯然赴沪,为蒋独掌军权打开了通途。蒋介石借此机遇,由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升任为党军、粤军总司令。

  然而在胡、许离粤后,汪、蒋并没有稳定党内局面,国民党内的反共势力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林森、邹鲁在北京联合居正、叶楚伧等14人组成了“西山会议派”,并于1925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宣布中国共产党“非法”,并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解雇顾问鲍罗廷”等公开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并在上海成立了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的国民党中央分庭抗礼。

  重启决议重申总理遗嘱 纪念碑奠基

  在孙中山去世后的几个月间,国民党内部的分歧已不仅仅表现为思想上的斗争,矛盾的激化已经到了消灭肉体和另立山头的分裂地步。鉴于这种局势,国民党中央于1926年元旦—元月20日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58人,其中邓颖超、吴玉章、向忠发、叶挺、李富春等共产党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36名中央执行委员,其中有李大钊、林伯渠、吴玉章、恽代英等7名共产党员;候补执行委员24人,其中有毛泽东、邓颖超等7名共产党员。(蒋介石在二大之前既不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也不是国民政府委员;二大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此外,胡汉民虽无参加会议,依然当选执行委员,不过名位排在了蒋介石之后。)

  二大会议期间,应代表要求,审判委员杨匏安在会上作了“廖案”侦缉情况的说明;会议谴责反共右派的分裂活动,将西山会议派的邹鲁、谢持永远开除党籍、对其余12人分别给予警告和除名的处分;林森也没有参加会议,受到警告之后被派往南京修建中山陵;大会期间由汪精卫报告“接受总理遗嘱经过”,并一致通过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中央监察委员会所提“谨以至诚接受总理遗嘱,并努力履行之”的决议,旋由主席团提出:“择观音山从前观音庙旧址,及该山最高处,建一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总理遗嘱纪念碑,以垂永久。”

  1926年1月5日10时30分,大会代表180余人,齐集大东门中央党部,分乘30多辆汽车直到山麓,然后步行上山;至11时,在山顶举行“纪念碑奠基礼”。

  建堂壮举全球征集设计 吕彦直中选

  纪念碑自行奠基礼后,1926年1月,广州国民政府秘书处成立“建筑孙总理纪念堂委员会”,连续数月在《广州民国日报》刊登《悬赏征求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堂纪念碑图案》公告。

  历史走到这一刻,被搁置了大半年之久的“修建纪念堂动议”才真正得以启动。回眸国民党二大,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就是宣布“接受总理遗嘱”继续坚持国共合作。在此方针指引下,广州国民政府1926年7月誓师北伐,由国共两党组成的北伐军数月间连克长沙、武昌、九江、南昌、南京、上海。与此同时,广州中山纪念堂纪念碑的筹建工作也在循序推进。

  1926年9月广州国民政府“筹建中山先生纪念堂委员会”聘定的美术专家、建筑专家揭晓评判结果:设计师吕彦直获一等奖。

  国民党向海内外悬奖征集中山纪念堂设计图案,轰动了国内外的建筑师和美术家,许多人纷纷报名应征。结果年仅32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拔得头筹。吕彦直当时还没有什么名气,但他对自己的才学满怀信心,毅然报名,与众多的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展开竞争,终于一举夺魁。吕彦直设计中山纪念堂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神,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因而受到评选者的一致推崇。

  1929年12月5日,中山纪念碑竣工;1931年10月10日,中山纪念堂主体工程完工。然而当初《悬赏征求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堂纪念碑图案》中所要求“纪念碑刻第二次代表大会《接受总理遗嘱议决案》”的条款却没有被履行。原因很简单: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开始清党,国共合作就此破裂,历史在这一天转了一个大弯。而在这个事件的背后,是国民党内部派别之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