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八旬夫妻守护烈士墓64载 始从土改干部壮烈牺牲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1年09月23日11:02

  64年前,处于大山深处的隆化县郭家屯镇漠河沟村还没有完全解放,这一年村里迎来了一支帮助农民进行土改的队伍。其间,一位土改干部在与土匪的战斗中不幸牺牲。此后,村中一对夫妻义务照顾起烈士墓,这一照顾就是 64年……

  土改干部壮烈牺牲

  隆化县郭家屯镇总面积713平方公里,是河北省最大的乡镇。由于此地到处都是连绵的群山,通往丰宁、隆化、围场三地的道路在此交会,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1947年初,从外地来了一支队伍,专门负责给一直没有自家田地的农民分地。

  那一年,李瑞德正好20岁,是漠河沟村的青年主任。“就是负责动员村里的年轻人参加解放军。”

  李瑞德说,土改运动的开展,让没有土地的农民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这里山多地少,地都在地主手里,老百姓哪有地啊?所以老百姓都很支持土改运动。”

  土改运动在当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当时郭家屯附近有四五伙土匪,土改工作经常受到土匪的袭扰。

  1947年农历8月份,机灵能干的李瑞德被当时的苏家店区宣传部长何志龙看上,从村里来到区委,成为了何志龙的警卫员。期间,他认识了农委主任任华南。李瑞德说,从此之后,这位个子不高,只有几面之缘的任华南就成了他一生的朋友。

  农历9月未,大山深处的郭家屯镇已有了初冬的味道。一天李瑞德陪同领导到不远处的河南村开展土改工作。就在他们离开区委办公地不久,一伙100多人的土匪偷袭了办公地点。由于敌情突然,任华南赶紧组织区小队30多人进行抵抗,掩护其他工作人员撤离。“当时打得很激烈,撤退中为了掩护其他人,拖后的任华南和大家走散了。”

  李瑞德说,边打边退的任华南不幸进入土匪的埋伏圈,“山上是土匪的哨点,敌人发现了扛着枪的任华南,土匪副队长刘显章正在屋里抽大烟,听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抓捕任华南。”

  被俘后,土匪要他供出区委会情况和区小队设置及布防情况,任华南宁死不屈。土匪见任华南再没有利用价值,就在漠河沟门将他杀害。任华南牺牲时年仅22岁。土匪走后,村子里的百姓将任华南的尸体埋在了漠河沟小高台沟门一处山坡上。

  烈士名单不能漏掉他

  得知任华南壮烈牺牲的消息后,李瑞德十分悲痛,“虽然我们不是很熟悉,但他是为了解放郭家屯老百姓牺牲的,我们不能忘了他的功劳。”李瑞德说,从此之后,他便自愿负责起守护烈士墓的责任。1951年,全国开展了抓捕土匪等残余分子的行动,“刚开始我在抓捕的名单内没有发现杀害任华南的刘显章。后来,刘显章终于被抓获,也算是给华南同志报了仇。”

  解放后,经过组织介绍李瑞德认识了妻子任淑兰。不久,这两位解放前就入党的革命伉俪走到了一起。“当时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后来,国家提倡回乡大炼钢铁,作为党员,就应该起带头作用。”李瑞德说,他和妻子便回到了村里。“这样可以离华南更近一些。”从此之后,给任华南找亲人就成了李瑞德老人放不下的心事。“1957年,隆化县修建烈士陵园,我发现名单里没有任华南,我就找到民政部门,最终把他的名字加了进去。”

  为烈士寻亲成为心病

  1981年,李瑞德前往张家口市张北县为任华南找亲人。“如果找到亲人,把他的尸骨移回去,也算落叶归根了,总在外面漂着也不是回事啊!”虽然多方打听,李瑞德仍没有找到有关任华南亲人的线索。

  随着年龄的增大,李瑞德身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的他把老伴叫到身边。“他说我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我走不动了,你记着给华南同志上上坟。”任淑兰老人说,近些年,自己从未间断去看望任华南。“我在坟前说,华南同志,老李年龄大了,走不动了,他让我来看你。你是为郭家屯的百姓牺牲的,大家不会忘记你。”

  9月21日,记者在老人家里看到,尽管老两口一位84岁,一位82岁,但两位老人仍独自生活着,任淑兰老人在家里的房前屋后种了不少蔬菜,最近几天,她正一人忙着收获地里的玉米。

  听说老人的孩子在县城生活,记者问为什么不去城里,老人说,他们对城市生活不习惯,还是喜欢生活在这个手机信号还没有覆盖的山沟。“这里离任华南近一些,县城太远,回来一趟太不方便。”如今行动不便的李瑞德老人说,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帮助任华南找到亲人,“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老人还告诉记者,孙子已经答应老两口,老人离世后,他将承担起为任华南扫墓的责任。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