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汽车三包政策出台箭在弦上 专家称问题车可退换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9月25日17:36
  中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汽车三包是一个老话题了,早在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就曾经提出征求意见的草案,但此后就没有下文。而每年“315”期间,相关部门又照例会出来放风,汽车三包政策将会择机出台,但迟迟没有动静。在本周,国家质检总局再次高调宣布将在10月下旬召开听证会,政策的出台似乎箭在弦上。汽车三包政策为何比燃油税还要难产,出台之后是否能落到实处?有请资深媒体人杨浪涛为做详细解读。

  杨浪涛:汽车三包政策之所以一再难产,其根源还在于国内消费环境的不成熟。2004年的时候,全年汽车产量在500万辆左右,随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汽车市场是属于卖方市场,消费者在与厂商的博弈中处于完全的弱势地位,即使相关部门出台了三包的相关规定,也很难落到实处。进入2010年之后,伴随着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车市,有关汽车消费投诉也大幅增加,全年消协受理的汽车投诉同比增长51.1%,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大城市限制汽车政策的逐步出台,国内汽车消费增速有了很大的下降,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汽车消费将长期维持平稳发展的状态,汽车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因此,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在一起,汽车三包政策的再次浮出水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主持人:对于新草案的出台,很多专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于相关条文也提出很多建议,你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浪涛:严格来说,新草案跟以前的相比,并没有多少新意。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促成汽车三包政策的尽快出台,避免再次胎死腹中。实际上,以前政策一再难产,就是由于要保护汽车产业的发展,太多地考虑了厂商的利益,而现在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壮大了,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培养一个更健康的消费环境,而汽车三包在目前这个阶段应该可以促进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成熟。因此,我们不必太多的纠缠相关条文细节,而应该尽快促成政策的出台,然后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主持人:汽车三包实行之后,对消费者来说将会有哪些重要的改变?

  杨浪涛:近年来,随着汽车销售竞争的加剧,对于保修这一块应该问题并不是很大。而如果实行汽车三包,最大的变化就是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汽车可以退换,这在以前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经常发生愤怒的消费者砸车事件。对于目前的草案,我觉得可以更加侧重于消费者的保护,比如在美国,维修4次以上的车可以无理由退货。
(责任编辑:UN0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