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伊利特约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特别报道:天空之城 > 神舟八号消息

载人航天总设计师:中国式交会对接少花钱多办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30日12:02
  中新网9月30日电 香港《文汇报》30日刊文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昨日表示,天宫一号与神八飞船的交会对接方案,具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贯的“少花钱、多办事、高效率”特点。相比美国、俄罗斯每次均需发射两艘飞船进行一次对接,中国制造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将分别与三艘飞船进行对接,减少了2次发射,显著降低成本。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昨日表示,天宫一号与神八飞船的交会对接方案,具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贯的“少花钱、多办事、高效率”特点。相比美国、俄罗斯每次均需发射两艘飞船进行一次对接,中国制造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将分别与三艘飞船进行对接,减少了2次发射,显著降低成本。

  “1+N”模式解3大问题

  中国式交会对接采取“1+N”模式,目标飞行器为“1”,飞船为“N”。周建平表示,这种模式一并解决了3个问题:一是缩短空间实验室的研制进程,天宫一号各项性能指针瞄准空间实验室研制,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基于目标飞行器技术基础进行研制生产。

  二是对空间站关键技术提前进行了验证和积累,天宫一号将试验空间站必需的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中的关键单项技术,如控制技术、电源技术、推进剂贮箱技术等进行一定改进完善后,可直接用于我国未来的空间站上。三是将在目标飞行器上开展多项科学实验。

  3大挑战:测量、控制、对接

  同时,中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还面临3大挑战。周建平表示,第一大挑战是测量。虽然中国由天链一号卫星、国内外16个陆基测控站以及3艘远望号测量船组成的测控通信网,具备一定测量能力,但当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相距只有数十公里时,测控网无法对他们的相对位置提供更精确支持,需要航天器之间互相配合,逐步接近。需要通过11月实施的交会对接实验进行验证。

  第二个挑战是控制。周建平指出,航天器的控制精度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飞船必须在两个飞行器相接触前,将与目标飞行器的横向偏差控制到若干厘米的范围。其次如何消耗最少的推进剂完成交会对接,也是对控制策略和方法的重大考验。如果消耗过多推进剂,就会影响航天器寿命,甚至导致失败。

  第三个挑战来自于对接。周建平表示,经过复杂的测量和控制过程后,两个航天器距离越来越近,这是最紧张的时候。航天器上的捕获机构像子一样,实现两个飞行器的捕获。此后,缓冲、拉紧、锁紧这一系列动作必须一气呵成。稍有闪失,就可能会酿成重大事故。(刘凝哲)

  作者:刘凝哲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