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辛亥百年述评:革命大破大立 探寻“中国道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10月05日10:33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电 题:辛亥革命大破大立 探寻“中国道路”

  中新社记者 郑巧

  一百年前,一个十岁的男孩将要剪去辫子,新学堂里他不会因为背诵不出《论语》而受到责罚。男孩在地图上知道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孩子们偶尔会去看“文明戏”,家中小他五岁的妹妹也不必像祖母那样缠足,很快可以和他一起上学。男孩还发现在大人的世界里,有一个叫做皇帝的人没有了,越来越多的人脱掉了长袍马褂……

  这一切,只因一百年前,爆发了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自此发生大的改变。延续千年的帝制一朝崩塌,绝不容许再续;传统的农耕经济开始向现代工业化经济转变;新旧社会风俗激烈冲撞;苛刻教条的“尊卑有序”等旧封建观念被破除,西方新式观念广泛传播;新式教育全面取代旧式教育……

  可以说,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开启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全新发展方向。

  那场革命,带来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皇帝没了”。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两千多年“主权在君”的王朝政治结束,开启了“主权在民”的共和政治。此后虽有洪宪帝制和丁巳复辟,却终成历史长河中的闹剧。梁启超在1921年谈到辛亥革命的意义时高呼,“任凭什么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

  皇帝这个至高无尚的权威被推翻,对中国人思想的冲击不可估量。清末,一系列西方观念,如“自由、平等、博爱”开始涌入中国。辛亥革命后,大门持续打开,“如果没有辛亥,就不会有八年后的五四运动思想启蒙,里面有内在的一脉相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告诉中新社记者。十年后的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成员中的朱德、董必武、林伯渠等都曾是同盟会会员,为辛亥革命出过力。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破小农经济,立工业化经济;破旧教育,立新式教育都有一个漫长过程。1895年,甲午战败签下的《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自然也放宽了对中国人设厂的限制,但工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直至民国初十年,才迎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十九世纪引入中国的新式教育,始终不是当时年轻人的最佳选择,包学费、膳食费、书籍费的新式学堂常常招不满人,却只成为从“小康坠入困顿”的鲁迅等青年的无奈之选。直至辛亥革命,入新式学堂才成为富家贫民的选择常态。新式教育不再局限于沿海一带,而逐渐普及到了内地。

  百年前的那场革命,枪声仍犹在耳。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宣布“永久建立共和政体,与世界列强并峙于太平洋之上,而共享万国和平之福”,此为古老中国融入世界的最激烈尝试。“这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地方,也是它遭受挫折的原因。融入世界,是指融入西方世界,但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却遭到过激否定。”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辛亥革命代表着中国人开始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

  一百年来,中国先想融入西方世界,后又想融入以苏联为代表的世界,步履蹒跚,挫折重重。直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才令世界刮目相看。回望百年历史,更感坚持自己民族主体性的可贵。唯有以纪念为契机,认真总结百年探索中的成功与不足,才能坚定自己的路向,进一步凝聚海内外同胞的意志和智慧,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UN91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