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东地级市党政正职调整完成 “70后”崭露头角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10月11日09:19

  广东地级市党政正职 调整配备工作基本完成

  共调整配备46人次,其中新任24人,八成有研究生学历

  今年是我省地级以上市集中换届年。今年以来,广东按照换届要求,先后调整配备地级市党政正职共46人次,其中新任的地级市党政正职24人(书记10人、市长14人),分布于15个地市。

  目前,对换届地级市党政正职的调整配备工作基本完成,各方面反响较好。这是省委组织部昨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消息。

  市党政正职本届调整配备人数最多

  据了解,这次换届广东需要调整配备的市党政正职人数是历届最多的。截至今年初,19个地级市的38名党政正职中,有8名市委书记、5名市长换届时超过继续提名年龄,个别市党政正职因在同一市任职时间较长需按规定进行交流轮岗。

  调整今年以来没有调整配备的4个地市是韶关、梅州、阳江、云浮。其中,韶关、梅州去年已进行调整配备,而阳江、云浮现任书记、市长均为2008年履任现职,而且都属“60后”。

  地级市党政正职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担负重要责任、发挥关键作用。选好配强市党政正职,事关大局,事关长远。

  中央和省委对选配地市党政正职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今年8月在视察广东时指出:“要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增进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要通过换届增进团结、增添干劲、增长正气。”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市党政正职选配提出8条要求,明确了换届时选拔市党政正职的年龄、经历、结构等具体目标。

  对这次换届市党政正职调整配备,省委书记汪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组织部及早谋划,统筹安排,形成了通盘考虑、分批操作的工作思路。今年1月以来,党政正职调整共分4批进行,每批调整工作都坚持做到进退留转有序衔接、紧凑安排、到点到位。

  “70后”崭露头角平均年龄为47.8岁

  在24名新任的市党政正职中,“60后”成为主体,“70后”崭露头角。其中,“60后”19人(市委书记8人),占79.2%。其中,45岁以下干部6人,而履任揭阳市委副书记、提名为揭阳市市长候选人的陈东,成为其中唯一的“70后”。经过调整后,市党政正职平均年龄为47.8岁,比调整前19个市党政正职平均年龄下降4.2岁。

  在上述24人中,高学历者占大半,文化素质优势明显。其中有研究生学历的20人,占83.3%;博士、硕士19人;理工科6人、文科18人(学经济8人、学管理5人)。佛山市委书记、市长均为博士。有24人近几年参加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等在职专题培训人均3.7次。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优势逐步凸显,也反映了干部普遍注重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本次换届,在市党政正职配备中,突出广东未来发展,注意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既注重发挥各年龄段干部作用,又特别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形成结构合理、梯次配备的市党政正职队伍。经调整选配后,在19个市的38名党政正职中,45岁以下的有6人,比调整前增加4人;目前还保留了5名55岁左右的干部。

  经本次调整配备,19个地级市党政正职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和合力进一步提升,年龄搭配合理、知识经验相补、性格气质相容,实现优势互补,符合中央提出的要求。其中,年龄以50岁左右为主体,适当保留了55岁左右的干部,注意选拔一些45岁左右的干部;担任过县镇党政正职的23人,比上届增加2人;女干部2人(市委书记、市长各1人),均是“60后”干部。

  突出基层一线导向23人曾任县镇党政正职

  市一级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省委强调市党政正职中必须要有熟悉基层、关心基层、来自基层、与基层群众有血肉联系的干部。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次选配后,19个市38名党政正职中,曾任县镇党政正职的有23名,占60.5%,比上届增加2名;具有基层工作经历35名,占92.1%,其中曾任镇村干部和知青的有9人、工厂工人9人、中小学教师7人。充分体现了省委注重实际工作能力、重视基层一线导向的用人思路。

  而目前新任的24名市级党政正职,均曾是地市或县级党政班子成员,其中16人曾任县镇党政正职(13人担任过县委书记),16人曾在中央或省级机关工作过,6人有较长的企业领导工作经历,2人参加过援藏援川工作。总的来看,不仅综合素质好,干事创业劲头足,而且基层领导工作经验丰富,熟悉经济和党务工作,了解基层情况,有较强的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中央要求。

  多维度推进交流2/3属于异地交流任职

  据了解,在新任的24名地级市党政正职中,16人属异地交流任职,占2/3。其中,从省直机关交流到地市4人、从珠三角交流到欠发达地区5人、从欠发达地区交流到珠三角1人、珠三角各市之间交流4人、欠发达地区各市之间交流2人。6人是2008年通过“双百”计划交流到市里任职,今年得到提拔使用。市党政正职不管通过何种途径交流,都坚持不在本人成长地任职。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广东要加快缩小东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大交流。这次调整选配后,东西北14个市党政正职中,有27人是从发达地区和省直机关交流任职的。新交流到东西北地区的市党政正职,年富力强、视野开阔、经验丰富、长于管理,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可以给欠发达地区带来新思路、新观念、新资源、新活力,促进不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在推进交流任职的过程中,本次换届还突出地域文化特点,一地一策分类选拔。广东地域差别明显,不同地域经济基础、发展任务、文化传统、语言民俗等各有特点。所以今年以来集中选配的市党政正职,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发展任务、工作特点,注重实现“人岗相适”、“人地相宜”、“人文相通”。这样,既有利于缩短熟悉情况的时间,尽快进入角色,又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地方、促进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周志坤

  通讯员 粤组

  观察

  三个层面扩大民主 坚持规范程序完善考察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在这次换届中,省委坚持扩大民主,反复酝酿。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省委全委会开展非定向推荐提名市厅级党政正职人选,进一步扩大选人视野,掌握了一批综合素质好的后备名单,为调整配备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综合考虑全委会提名推荐情况、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度考核情况以及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每个职位提出多名人选,通过反复比较、多方权衡,经反复酝酿后提出初步人选名单。三是及时征求省委常委和省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以及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意见。

  此外,对所有新任市党政正职人选,均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和考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提请省委常委会审议和投票表决前,还先征求省委委员和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的意见。

  坚持严肃纪律,风清气正。把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贯穿市党政正职调整配备工作的全过程。在省委常委“八项承诺”的示范带动下,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全体工作人员和考察组层层承诺严守换届纪律;各有关市和省直单位强化纪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使今年以来市党政正职调整配备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确保风清气正。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