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0月11日电 题:曾荫权6份施政报告回顾 首重民生经济
中新社记者 周志彬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将于10月12日发表2011/2012年施政报告,亦是其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曾荫权从2005年至2010年,共发表了6份施政报告。纵观这6份施政报告,可发现特区政府不同年度的施政要务各有侧重,但亦有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中扶持民生、发展经济是6份报告一贯的主脉。
2005/2006年度施政报告,是曾荫权首次当选行政长官后发表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主题为“强政励治,福为民开”,报告显示曾荫权希望建立一个强政励治的政府,提升管治能力,以更好地落实“一国两制”,创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造福全体市民。
2006年由于自由行等因素,香港的经济景气渐渐复苏,而曾荫权的民望亦日渐上升。2006/2007年度施政报告的主题是“以民为本,务实进取”,宣布推行“工资保障运动”,若两年后没有成果,将就最低工资立法。
2007/2008年度施政报告,是曾荫权成功连任后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香港特区政府刚刚庆祝完“十周岁”生日,因此该份施政报告主题是“香港新方向”,报告大刀阔斧地提出以2500亿港元进行十大基建工程,希望为香港打造“黄金十年”。
2008/2009年度施政报告,是曾荫权连任后发表的第二份施政报告。报告发表的2008年10月,环球经济遭遇金融海啸,令港人更为期待施政报告推出措施妥善应对。
当时曾荫权以“湖水蓝”的冷静色调作为报告封面颜色,寓意在金融危机下,香港市民应保持冷静,合力化解危机。报告以《迎接新挑战》为题,报告阐述了港府未来一年的政策方向,其中着重交代了经济政策,以应对全球金融海啸。
2009/2010年施政报告,封面颜色是浅啡色,意为脚踏实地实行政策。当时香港经济已在金融海啸后初步稳定,因此报告主题是“群策创新天”,寓意群策群力,创出新天地。
内容主要涵盖香港四大支柱(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服务)、六大优势产业(教育、医疗、检测和认证、环保、创新科技和文化及创意产业)及十大基建工程。
2010年10月13日,2010/2011年施政报告出炉,当年香港首个最低工资立法,而报告主题是“民心我心,同舟共济,繁荣共享”,以太阳橙色为封面颜色,寓意香港市民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共同走出经济阴霾,共享繁荣。
报告以民生优先内容为重,推出多项措施帮助市民解决居住问题,包括“置安心”计划及“关爱基金”。
细阅这6份施政报告,可以看出香港在环球经济起伏中走过的一段跌宕起伏的岁月,同时,亦显示香港在曾荫权施政下,沉着应对金融海啸的冲击:在海啸来袭时,曾荫权特别关注民生,大手笔推出一系列扶贫政策,希望在经济不景时,能帮市民一把;而在海啸渐息时,曾荫权更关注发展经济,希望为香港谋得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即将揭开面纱的2011/2012年施政报告,是曾荫权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如何为其行政长官的生涯划上圆满句号,曾荫权的收官之作令人期待。(完)
(责任编辑: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