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网友家有马蜂窝 消防不帮忙称有消防员曾被蜇死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1年10月15日03:47
网友拍摄的宿舍阳台屋檐下的马蜂窝。
网友拍摄的宿舍阳台屋檐下的马蜂窝。

  近日,南京某论坛上连续出现两个网帖,讲述马蜂窝带来的烦恼事。

  一个是市民发帖抱怨自己家里靠东的窗户外边有一个马蜂窝,由于担心马蜂窝越长越大会伤到家中的孩子,此网友打电话给消防,消防接线员告诉了他一个电话,网友打过去被告知要收费才可以进行摘除。于是此网友生气了:摘公共区域的马蜂窝凭什么要我出钱?

  另外一个是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学生,他说暑假返校,发现宿舍阳台廊檐下多了个马蜂窝,个头很大,时常有马蜂飞舞,甚至飞进宿舍,在向校保卫处、宿管、校总务处等多次反映未果,之后总务处绿管科来人查看后,说带的工具不够,马蜂窝太大就走了。于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学生关紧门窗,不敢再到阳台上晒衣服被子,也不敢在上面走动了,偶尔还参与到人蜂大战中去。

  马蜂窝的摘除到底归哪个部门负责?记者对此展开相关调查。

  本报记者 李冲

  有个专门捅马蜂窝的部门叫消杀中心?

  不是的,它是家杀虫公司,捅蜂窝要收费的

  记者拨通119电话进行求助,称自家门口有一个马蜂窝,接线员向记者告知另一个电话号码,说是消杀中心服务电话。“消杀中心,听起来像是消防部门的一个分支。”记者于是拨打了接线员提供的号码。但是工作人员刘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想要把马蜂窝进行摘除的话,需要收费,收费的金额与距离有关。“你们家在鼓楼区,那么,取下一个蜂巢是250元,不开发票的话,可以便宜10块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家住得比较远,比如浦口区,那么,收费就高达350块钱了。但是还有一个附加条件:“树上的马蜂窝给多少钱我们都不管,太高太危险了……”

  “为什么提供摘除马蜂窝服务还要收费呢?是消防部门在收费吗?”记者问道,至此,工作人员才告诉记者,消杀中心与消防没有关系,而是专门从事消毒杀虫服务的专业公司。

  那么,这个消杀中心到底是个怎样的公司呢?它与消防又是什么关系呢?这家消杀中心的总经理王开诚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清理马蜂窝时比较专业,“首先,工作人员要根据操作规范进行专业训练,清除马蜂窝时,要带上药水、喷壶,并穿上特制的防护服才可以行动,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王开诚告诉记者,公司是在两年前开始与消防那边进行电话接通的,据说是当时发生过消防员捅马蜂窝被蜇死的事件,才转接此任。王经理坦言,公司派人去摘取马蜂窝是要收费的。

  关于收费问题,他说,对于五保家庭、困难家庭等,公司会义务免费进行处理,正常家庭会按照收费标准来。对于无主区域、公共区域马蜂窝的收费,王开诚告诉记者:“物业、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等都出过钱。对于公共区域,有人给派出所打电话,派出所自己也不知如何摘除,于是自费出钱请我们进行清理。”

  消防为何不再帮忙捅蜂窝?

  没有专业训练和装备,之前有消防员被蜇死

  “前几年,本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原则,我们也经常为大家清理马蜂窝。”消防支队宣传方面负责人王警官对记者说,“现在有些力不从心了,毕竟消防员的主力还是灭火。”说到这里,王警官告诉记者,近些年来,随着南京城市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超过千万,防火的任务越来越重,但是消防警力并没有明显变化,还是只有1100多名武警,除去每天频繁的出勤灭火,武警还有正常的训练与演习。

  除此之外,王警官透露,消防部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也没有捅马蜂窝的专业设备。一般百姓看到消防员穿着特制的衣服,会认为这种衣服可以防止马蜂蜇,其实不然。“消防员所穿的衣服是隔离毒气的防化服,是防止化工、火灾、核生化时穿的保护服,捅马蜂窝时,马蜂的刺穿透这种防化服之后,在真正处理事故时,后果是致命的。”

  王警官说,由于未进行过相关训练,两年前曾经出现过消防员捅马蜂窝时被蜇死的案例。“事故发生后,公安部消防局提出友善要求,不提倡消防去捅马蜂窝。”王警官说,社会上存在一些专业摘除马蜂窝的公司,于是,在市民求助时,无奈只好推荐到专业公司。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根据《消防法》的规定,消防部队主要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摘除马蜂窝,是为民服务的一个项目,而不是法定的职责范围。

  出现马蜂窝自己能不能摘?

  专家:冬天温度较低时可摘,平时捅马蜂窝危险

  民间有“十只马蜂蜇死一头牛”之说,马蜂蜇死人的事例屡有发生,不得不让人对这种小生物心存戒备。昨天,记者采访到研究马蜂已有20多年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铁生,他告诉记者:“人群中20%的人对于马蜂蜂毒有着不同程度的过敏,过敏体质的人遭到马蜂针蜇时会受伤甚至致死。因此,保护马蜂这种益虫要辩证地看,如果它的存在影响到人类安全的情况下,一般是建议要摘除的。”

  李铁生说,马蜂的活动范围是以巢为中心的半径500米之内,所以,距离居民活跃处500米之外的马蜂窝,可以不用处理。对于居民区附近的马蜂,可以在冬天消灭越冬马蜂,在桥洞下、仓库中、树洞以及墙缝中,发现后用农药喷洒。或者,在春天马蜂开始建巢时,在巢小蜂少的时候进行清除,不会对人造成危害。在灭马蜂时,李铁生说:“马蜂是夜盲色盲,晚上看不见,唯独对白颜色看得清楚。因此,捅马蜂窝时不要穿白色衣服。”

  他山之石>>>

  家里有蛇和马蜂窝 美国人还是找消防

  对于此类服务,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既能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又能够保证消防警力的合理使用呢?厦门大学的教授黄咸铮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展示了美国的相关做法。他说,在美国,此类服务是归属于消防队的。

  他介绍道,“家里突然出现一只眼镜蛇,或者发现有马蜂窝,或者小孩掉到井里等系列事件都属于公民遇到的公共意外,在这种情况下,打电话给消防部门,他们会做准备、携带专业的设备、工具前来救援。因为在平时,由于火警发生并不是天天有,所以他们会进行其他方面的紧急训练。”因此,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处理各种危险事情的经验,以便在公民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出发,安全解决。

  但是,这种便民利民的服务有着一个轻重缓急的做法。这就需要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有一个公共整体的概念。“私人可以解决的、不那么紧急严重的事情可以缓一缓,给公共事情让步。”

  对于国内此项服务的解决办法,黄咸铮教授提出了一些建议。“当务之急是使政府分清职权范围,把这些暂时没有人管的地方分配到一个部门,职权明确之后,提供一个紧急救护号码,这样便可以切实帮百姓解决问题。”黄教授认为,当前捅马蜂窝的权责界定不明晰,如果让不具备此项资格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放掉本业去做,终究不妥,因此,建议重新对它进行界定划分,会解决不少事情。

  南通市政府曾协调开展“捅马蜂窝”行动

  在2009年1月份,江苏南通市对马蜂窝的处理方法进行过一次尝试。南通市政府召开了一次会议,名为“突击清理马蜂窝协调会”,当时,来自信访、公安、建设、城管、疾控、消防、安监、农业以及街道办事处等9个部门的负责人与会,集中商讨“捅马蜂窝”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9个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在职责没有明确之前,由市政府统一协调处理。于是,趁着马蜂冬季蛰伏之际,南通市组织了一场捅马蜂窝运动,这次运动以消防部门为主,农林部门提供药物帮助,街道办事处负责统计马蜂窝集结地,市长热线负责协调,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城管、建设等都提供了相关配合,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捅马蜂窝”运动。

  这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记者联系到南通市信访局副局长瞿刚时,他告诉记者:“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还是充满压力。”他说,考虑到当时摘马蜂窝存在一定的政策空白,所以市政府启用协调机制,形成了此项举措。瞿刚告诉记者:“在突击清理马蜂窝协调会之后,又进行过一两次突击处理。效果还不错。”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