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韩寒:信赖与依靠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任武
2011年10月24日10:51

  朋友

  年少成名后的韩寒度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他的银行账户里一下多出了7位数,而他的同龄人却都还在学校里朝九晚五。像许多年轻人一样,他选择了速度作为发泄荷尔蒙和无解的青春的渠道。高速卡丁车成了他“除了嫖娼和赌博之外的唯一娱乐”。

  然后,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赛车手,他决定去北京。此时的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名作家,而赛车手是下一个证明自己的方式。他用银行账户里最后剩下的钱买了一辆奥拓,开着它,去了首都。

  3年时间里,他没有写任何像样的东西,拼凑着出版的一些作品让很多人觉得他已经江郎才尽,多是一些杂文随笔,并不需要精心雕琢。熟悉的人知道,他全部心劲儿都在赛车上。如果他写东西,只是因为赛车需要花钱了而已。“如果我的赛车被撞坏了,那就意味着我不得不需要写本书去糊弄我的读者了。”

  大多数人都不怎么看好韩寒的赛车手梦想。直到2003年,他真的成了一名职业车队的赛车手。从那时起,他开始和领航员孙强合作。起初,他们是永远的第四名,韩寒在圈子里的外号叫,“韩老四”。但合作渐入佳境,2007年,韩寒达到了他赛车手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他赢得了中国场地赛车锦标赛的全国冠军。孙强还是他的领航员。他们自认是中国撞车最少的一对组合,因为彼此相互信任,“我们从没怀疑过对方的能力。”孙强说。

  而对韩寒的另一面,那个著名的作家韩寒、公知韩寒,孙强从不打探,“我宁愿知道得越少越好。”他更喜欢探讨韩寒开车时可笑的习惯,“他会数路边有多少颗树,写在本子上‘第二十八颗树后左转弯’。虽然真正比赛的时候车开得快起来,根本没人能数清楚路边有几颗树。”孙强在生活中开着一辆别克君威,而这辆车的车主是韩寒,孙强开玩笑说,韩寒买下这辆车的原因是他喜欢开。

  虽然当车手也许是韩寒最喜欢一个职业身份,但他始终是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青年文学作家。他的天赋和市场的接受度都不允许他就此告别文学,2005年,从诗人转行做出版商的路金波遇到了韩寒。他为当时与出版社就盗版和印数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手头窘迫的韩寒解了燃眉之急:给他的下一部新书预支了200万人民币的稿费。

  对路金波来说,这是一个具有炒作意味的举动,首先在稿费的范畴里,这是一个很大的书目;其次,对方是韩寒。2005年正是中国80后青春文学泡沫最盛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另一个发迹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作家郭敬明也成为了一个焦点人物。他和韩寒的风格截然不同,但却被大批初高中学生追捧。与他相比,多年没出新作的韩寒是前辈,也显得有点过气。

  但路金波是韩寒的忠实拥护者,他在《纽约客》的记者面前把韩寒和曼德拉相比,预言大学里有一天将讲授“韩学”。他称韩寒为“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文化偶像,甚至带一点半宗教领袖的意味。”他甚至把他和姚明相比,“姚明的才华有一天会褪色,但是韩寒的粉丝呢?他们喜欢有关他的一切。”

  在一个网络上流传的段子里,郭敬明讽刺韩寒靠女人走红,而在隔壁休息室的路金波径直过去甩了他一耳光。这是一个被当事人嗤之以鼻的笑话,但却能证明路金波对韩寒的偏爱与支持。

  事实也证明了路金波与韩寒的相互成就,他们是一对书市上的黄金搭档。因为《光荣日》、《他的国》等12本书,路金波4年内共付给韩寒约1700万元人民币。而他从韩寒身上挣到了更多。

  今年春天,某时尚杂志邀请路金波写一篇关于韩寒的文章,路金波这样写道,“我曾经十分诚恳地提议,韩寒应该‘包揽十佳青年的第一名到第十名’……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朋友,我觉得是幸福的。这个国家有这样一代青年,也是幸运的。”即使在此之前的2009年岁末,韩寒把自己万众瞩目的新杂志《独唱团》交给了另外一家出版商出版,没有选择他,路金波也毫无记恨。他照常为韩寒辩护,赞美韩寒,并且对韩寒的下一部作品开出高价。

  这些朋友和合作者成就了韩寒事业上的成功,为韩寒解决了后顾之忧,毫无疑问,他们是他可靠的朋友。

  对手

  在韩寒的形象中,网络上的公民韩寒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2005年起发酵的博客热,再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所要求的韩寒。他开设博客,针砭时弊,用他良好的幽默感和一股子机灵劲儿,辅以直白的话语,诉说着浅显易懂的道理。并且通过多场论战,证明了自己的卓尔不群。

  2006年3月,他在博客上以《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一文,批评白烨。“韩白之争”让白烨、陆天明、陆川与高晓松等名人和他就文坛门第观念争论不休。接下来,战火烧到了诗歌、选修乃至近现代文学“大师”身上。他像童话里的小孩,拿起把剑就敢于挑战所有道貌岸然的国王,再掀掉他们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

  2008年伊始,小孩已经不满足于挑战穿着衣服的国王,还有更多国王连衣服都没穿,却伪装得仿佛身着华服,韩寒就是那个嚷出来“他们没穿衣服”的人。奥运火炬传递期间,他直指国人“非理性爱国”;汶川地震后,他冷静分析莎朗•斯通的“报应”言论,对被骂汉奸一笑了之;“周老虎”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上海大火事件……韩寒和这个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他的对手从一些道貌岸然的名人,到坚持民粹主义立场的媒体与愤青,再到一些被人花钱雇佣咒骂他的网络水军,各种身份、立场与层次都有。但这些人无一例外地败在了他的阵下。他并不是个多么深刻的学者,唯一坚守的或许是普世价值,就像他所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一样,“是否适合人类”就是根本的评判价值。没有什么“逻辑和中国逻辑之分”,也没有“东方与西方价值之别”,只有最根本的自由和公平令他信服。也许,韩寒的见解也并不周密、独到,但他的对手却几乎清一色地更加孱弱无能。

  事实上,从某种层面而言,韩寒的对手也是他人生中非常可靠的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战中,韩寒收获了另一个自己。他从一个青年作家转型成为了公共知识分子。有些曾经认为他年少轻狂的人从他的网络言语上发现了他的另一面,李海鹏对《纽约客》的记者说,“你要知道,像我和我朋友一样的人大概不愿承认我们被韩寒影响了。但我们必须承认。”

  这让他的流行度爆发性地增长。他成了一个偶像文化人物,他的博客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博客,尽管更新频率不高,仍有超过5亿人看过。他还因此成为了凡客诚品、华硕电脑等品牌的代言人,他们希望争取城市中年轻而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而韩寒在他们中极受欢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