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区

佛山女童之死给我们的思考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王去愚 茆思莼
2011年10月25日15:14

  佛山女童之死给我们的思考

  专家提出,此次悲剧提供了重新梳理个人责任的机会,但也不要将冷漠放大化,人为地夸大国人的道德沦丧,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本刊特约记者 王去愚 茆思莼

  佛山2岁女童悦悦被面包车撞倒,18名路人擦身而过,无人施救,其间悦悦再受货车碾压,直到第19名路人——拾荒婆婆陈贤妹将其抱到路边。

  此事传出,全国哗然。《佛山日报》的封面标题写道:“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羞”。在谴责声里,公众的道德底线再次受到拷问。

  摄像头里的黑白世界

  2011年10月13日,佛山阴雨。17时20分许,位于南海区黄岐的广佛五金城因暴雨而更加暗淡,巷道的照明仰赖于商铺里透出的细微灯光。

  五金城27座是“瑞鑫轧机轴承”,老板王先生夫妇是山东聊城人,2003年来到南海黄岐。此时,王先生正在整理当天的业务,老板娘曲女士把两个孩子接回家后去收衣服,哥哥王硕去找同学玩,年仅两岁的妹妹王悦一个人走出门外。

  小悦悦正往东走,一辆白色面包车向她开来,司机胡某正打手机……与此同时,收完衣服的妈妈正在寻找女儿。五金城东面,陈贤妹正背着一袋废品回家。

  20座新华劳保店的摄像头精确地记录下了其后的6分钟:

  17时25分14秒,面包车撞倒悦悦,前轮轧过身体,稍停,后轮继续轧过。

  25分33秒,一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径直从悦悦脚边经过。

  25分38秒,一骑摩托车男子看了一眼躺在其正前方的悦悦,拐弯绕过。

  25分45秒,一浅色长袖衣服男子,边盯着悦悦边走远。

  25分54秒,一辆货车再次轧过悦悦身体。

  26分26秒,一男子驾三轮车倒车经过,边看着悦悦边离开。

  26分54秒,一身披蓝色雨衣男子踩着三轮车,从悦悦身边经过。

  27分21秒,一黑T恤男子骑摩托车快速从悦悦身边经过。

  28分21秒,雨大起来,在离现场不远在巷口交叉处,一男子先后多次搬货,画面显示男子似乎没看见悦悦。

  28分36秒,一男子驾红色三轮车经过,边看着悦悦边离开。

  29分07秒,一男子骑摩托车从巷口交叉处经过,似乎没看见悦悦。

  29分24秒,一黑衣男子骑摩托车经过,一直盯着看,中间一度熄火停车。

  29分30秒,上述黑衣男子右拐,似乎将车祸告诉附近的店老板,店老板远远看了一眼,随即离去。

  29分42秒,一年轻女子牵着小孩,边看着悦悦边走过。

  29分44秒,一男子骑摩托车从悦悦身边经过,中途用脚点地,慢速离开。

  30分04秒,一男子骑摩托车从巷口交叉处拐入右边,似乎没有看见悦悦。

  30分05秒,上述搬运货物男子走到悦悦身边,看了一眼兀自离去。

  30分34秒,一戴红头盔的摩托车男子从悦悦身边慢速离去。

  30分48秒,对面街道店的绿T恤男子走出店门,朝悦悦的位置看了一眼,又转身走回店里。

  31分26秒,一男子骑电动车快速从悦悦身边经过,没有任何停留意思,甚至没回头看一眼。

  31分41秒,拾荒婆婆陈贤妹放下手中蛇皮袋,走到悦悦身边,向周围看了看,将其救起。其时,前述搬货物男子正在边上打电话,没有任何反应,一辆面包车和一骑车男子慢速经过,没有停留。

  之后,悦悦的妈妈出现,抱起女儿,急步前行,父亲开车将女儿送往附近的黄岐医院。医生说,悦悦送来时已经瞳孔放大。CT结果显示,“双侧枕叶及小脑半球挫伤”、“脑干肿胀并脑疝形成”。14日中午,悦悦被送往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ICU急救病房。

  10月21日凌晨,悦悦离世。3点,悦悦父母去ICU病房见了她最后一面,悦悦妈妈悲恸欲绝,爸爸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处理了悦悦的遗体。

  18个路人,冷漠后沉默

  中国每年有30余万人因车祸伤亡,仅佛山每年就有近千人因车祸而死亡。一个批发市场内的普通车祸之所以引来各方持久的关注,是因为视频中18名路人的冷漠刺痛了公众的神经。从黑白影像看,不能确定每一个路人都看见了躺在地上的幼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大部分人看见了女孩,并选择了离开。

  第一位被媒体找到的路人是第12名路人林某,这位来自浙江台州的五金店老板娘说: “我就是那个被大家指责的冷血动物。”林某称当时正从幼儿园接女儿回来,看见了倒在血泊里的小女孩。

  这位母亲说,自己不去救的原因,是害怕。“流那么多血,我才不敢过去拉她。现在大家指着我说没有人性,其实我是害怕。我问旁边新华劳保店的年轻人,小孩流血了,是不是你们的,怎么不抱回去。那人双手直摆,说不是他们的。既然他们都不问,我也牵着小孩走了。”

  第二位被媒体找到的过客是事发地南面的店主陈某。10月16日,这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商人否认了视频中的男子是自己。17日,陈某对媒体说,自己当时是“去找我女儿,但我没有看见地上的小孩。”视频显示,在30分02秒与03秒时,他朝地上看了一眼,地上只有受伤的悦悦,二者相距约1米。

  同样出现在视频中的有湖北荆州人张某和五金城23座M60-65号的店主,他们否认看见了悦悦。舆论重压下,更多路人选择了沉默。

  “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犹太作家威塞尔的警世语不幸成了现实。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在小悦悦车祸悲剧中,拾荒婆婆陈贤妹守住了良知的底线。

  10月16日下午,正当陈贤妹被媒体团团包围时,悦悦的父母突然哭着冲进人群,“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谢谢阿姨!谢谢阿姨!你是我们的大恩人!”悦悦母亲以最质朴的形式感恩——咚、咚、咚,以头击地。陈贤妹连忙去扶,几次没有扶起后,自己也泪如雨下。

  在媒体的挖掘中,陈贤妹逐渐为公众熟知:广东清远阳山人,不识字,不会算数,不懂普通话,今年58岁,在一家公司当煮饭阿姨,平时主要接送孙子去幼儿园,有空就去附近的五金城捡一些纸箱、螺丝钉卖钱帮补家用。网络上对她的好评如潮:“一场车祸,看到人性的善良和丑恶,形成强烈的对比。她老了,满脸皱纹,但心美……善良的心美比一切都重要……”最直接的,是周边居民对她的刮目相看。邻居陈先生平日总见到陈贤妹在街边与孙子玩耍,但没有什么言语往来,这几天,他遇见陈贤妹时都会点点头,“其实没什么,只是想表达一下对她的敬意。”

  17日下午,南海区和大沥镇两级文明办,对陈贤妹救助悦悦的行为表示嘉许,并送去慰问金2万元。她三次拒绝接受慰问金,“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这不是我自己挣的钱,我拿了心里不踏实。” 最终在众人劝说下,她收下慰问金,并将部分捐给悦悦作医疗费。

  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打乱了陈贤妹的生活节奏。之前,她每天六七点钟起床,忙活完一家人的早餐,送孙子去幼儿园,接着去店铺为员工买菜做饭,下午5点接孙子回家。日复一日的生活很是简单。

  如今,陈贤妹要应付数不清的媒体、热心人。为了躲避采访,10月18日晚,儿子将她送到广州亲戚家,对外谎称送回了清远老家。19日中午,陈贤妹应政府要求被接回佛山。“我好累啊!”她眼中尽是疲惫无奈,并表示希望不再被打扰,“因为我就是个普通人”。

  行善成本,不应是冷漠的通行证

  灾祸总是与冷漠围观结伴而行,已成当今社会并不鲜见的尴尬情景。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

  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陈少峰在接受采访时说,此次惨剧的发生,根源在于价值观建设的软弱、公民教育的缺乏。他认为,长期以来,在价值观建设上,只讲理想道德,不讲现实责任,以至于人们都习惯站在道德高地攻击别人,缺乏自我反思。同时,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纽带的力量很弱,而侵蚀道德的力量又很强,这导致社会缺乏完善的价值观,人际之间缺乏正常的同情纽带,造成严重的精神和信任危机。

  《华西都市报》的评论一针见血地写道:“将道德流失归咎于‘世态使然’,是公众一贯的逻辑转化。你看,‘彭宇案’殷鉴在前,做好事遭恶报,谁还敢冒险救人?理由看似铿锵,其实是伪命题——真正道德,理应跳出物化的代价考量。行善成本,不应是冷漠的通行证。”

  扼腕叹息之余,每个人都需要自问:假如我是佛山路人,我会怎么做?我在此种情境下会不会有相同的软弱?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忠烈说,“不能把谴责的目光和责任都压到18 个路人身上,这个沉重的话题应该由每一个中国人去分担。”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晨虹教授这样评说:“为什么现实中冷漠的不是一两个人?!社会问题症结在哪里?如何对症下药?这是全社会不能不集体反思的问题!”

  广东省某慈善基金会的王东晟则从更深层次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说,勿借“小悦悦事件”将冷漠放大化。尽管如今出现众多“扶不起”的现象,但那只是个别事件,不能一棒子打死,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救灾,还是动车脱轨中,国人奋勇救人的精神打动了所有人,真正的冷漠不占多数。他认为,人为地夸大国人的道德沦丧,恰恰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此次的悲剧也提供了重新疏理个人责任的机会,它对整个社会都敲响了警钟。除了反思制度的缺失,我们也应从个人的角度反思,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思个人的道德责任。”陈少峰说。

  阻止道德的滑坡

  如何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政府、民间组织、专家以及普通民众,从政策制定、立法、救助、教育等各个层面做出了回应。

  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了“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广东省委政法委随后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而深圳、上海两个城市已经着手为见义勇为者立法。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道日纳建议,“可以把见义勇为立法层级放低一些,比如行政法规,这样更合适。”

  民间公益网站“中国好人网”设立了“搀扶老人风险基金”,为蒙冤好人“买单”。网站创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谈方认为:“做好事产生的一切风险都应由社会来承担,让更多的人放下心里的包袱。”他还透露,好人网将把陈贤妹及其全家纳入长期跟踪帮助的对象,只要他们遇到了困难,无论是上学还是就医,好人网都会尽力去帮助解决。

  民众对于见义勇为的呼唤,可以从近日一个帖子的走红窥见一斑。“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在一次会议上向校友发出的倡议,2011年10月19日,这一消息在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以及人人网等网络平台上热传,仅一天时间,累计转发量就超过7万条。同时,它还衍生出多个版本,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拒绝冷漠、伸手施救——是所有人的心愿与向往。

  对于悦悦父母来说,他们曾经最大的期待是女儿能够回到车祸发生之前,如今这已成为奢望。或许,他们并不知道,因为这起车祸,人们已经争论数日,关于法律,关于伦理,关于道德。而这些,都与这个2岁的女孩无关。她已离我们远去,她的记忆也将永远留在妈妈上楼收衣服的那一刻……

  编辑:李雪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