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的地儿已经没车位了,汽车还要挤着停,旁边停车库大敞着,钢架上几层车位空着,却少有车停放。这是潘家园旧货市场内的现实景象,一些车主们宁可找缝儿去钻去挤,也不愿意进立体停车库。
立体停车在北京已不算新事物。上周在京落幕的国际停车设备展上有消息称,本市至少有200多个小区使用了立体停车库。
另据官方数据,截至“十一五”末,北京市机动车停车位共217多万个;机动车保有量为489.5万辆,其中80%以上集中在六环内。
面对停车缺口,“立体停车”可以用同样的空间换来更多层车位,听上去不错,可为何往往不叫座?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立体”应该怎么做?怎么因地制宜?又如何更具前瞻性?
【场景一】
建成五年空荡荡
部分车位仍待租
从百环家园小区见缝插针的车阵中穿过,由幽暗的西区楼梯折返而下,竟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地下车库内,高三层的升降横移式机械停车设备占据着绝大部分空间。自2005年建好后,这里的场面一直不如地上“火爆”。地面上横行的数百个地锁标志着“有主”的车位,而地下立体停车的钢架上,空荡荡的车位多数还是待租状态。
贴在墙上的招租通知显示,车位租金按层分档,一层最贵,每月370元,二层270元,三层240元。一位业主确认了这个价格,他的车位在三层,车从三层缓缓降下,其间设备横向腾挪下层车辆、上下升降车辆的过程,与益智游戏“华容道”颇有相似之处。一分多钟的工夫,车已到位,这位业主说:“自己一个人存取车很快,要是碰上同一组的车主存取车,时间就长了。”
“还有就是车位太窄,你看,”他指着载车板的侧边框说,他的马自达6存车时就有点费劲,“这个尖角很容易剐到轮毂,常常需要有个人看着,或者得自己开门下来看看角度。”
不远处一位女司机正在倒车存车,前轮卡在了尖角上,她降下车窗,探出头来盯着前轮打方向。“入位费点劲。”从入位到把车升到二层,她花了约5分钟时间。她说,自己已经在地下停了两年,“觉得还行,比在地上挤着强。”
[画外] 不方便不经济,使用效率还不如单层停车
王国华(天马华源停车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2000年开始,北京建了不少机械式立体车库,当时一些技术国内认为还是不错的,但结果却是闲置的比较多,长期以来使用效率还不如单层停车。
闲置的原因之一是不方便。
机械停车设施的尺寸比较小,车型是按照长5米、宽1.85米、高1.55米做的,现在这个尺寸就窄了。拿奥迪A6来说,轮胎最外沿宽度在1.9米,机械停车载车板的净宽也就2米,司机很难倒进去。
这个尺寸不是因为制造方没有前瞻性,而是制造方得就着土建的尺寸来做。地下空间柱间距一般就7.5米,建三个车位,想宽也宽不了,建两个车位,又浪费很多空间。
对老旧小区来说,地下空间无法再改造,“立体化”是没办法的选择。对于新建项目来说,引入机械立体停车设备也不是很经济。因为并没有节省太多空间,原有的坡道、消防空间都得占着,看着是增加了些车位,但是由于司机使用起来有难度,利用率上不去,而且比起平面停车场,还得多雇几个人负责操作、维护。这样一算下来,还不如多建一层地库,一劳永逸。
【场景二】
汽车绕着车场转
就是不上载车板
商业设施内的机械立体停车场,“入地”的车是多了,但愿意上载车板的还是少。
在双井桥畔乐成中心地下三层,同样是升降横移立体停车。一些车辆绕着停车场转,就是为了找个空地儿停下来,对周遭两层皆空的立体停车位完全视而不见。一个停进立体车位的车主打趣说,这个停车场让他想起了在驾校“考杆”:“幸好我是逛商场,不赶时间,要么得急死。”停车管理员师傅告诉记者,遇到新手司机,不但很难倒进去,而且越是指挥他们就越慢。车流量大时,出入车辆都会受到影响。
不远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也是同样景象。市场内的机械立体停车库虽在地面上,免去了下地库的麻烦,也没能得到司机们的青睐,反倒是紧挨车库墙边的露天停车位挤得满满当当。有位车主说话直截了当:“停里面怕不安全,上面的车掉下来咋办?”
一位停车业管理人员对记者说,机械立体停车设备导致剐蹭是常见的问题,再加上地下的立体停车设施会遇到高峰、停电故障等问题导致排队,“排队的人越多,等待时间就越长,你想想,大家顺着马路边停车习惯了,本来就嫌下坡道很麻烦,如果再遇到一两次排队等待,那就更不喜欢立体停车了。”
[画外] 口碑不好,“升降横移”陷入恶性循环
升降横移这类机械立体停车设备不可能被淘汰,因为还有用武之地。前期投资少就是个优势。
从技术上来说,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做机械立体停车,到现在升降横移还没被淘汰。日本的升降横移设备每个车位平均造价折合人民币在四五万之间,而国内平均的造价是两万多。人工、材料的费用能差多少?还是咱们这边的做工不好。
其实只要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按国内企业的技术来说,没什么做不好的。可现在价格上是一个恶性竞争的关系,价格不断地被压低,质量不断地在下降。
再者,目前多数开发商建造停车库,是以满足规划部门的停车配建要求为准,不会考虑未来的需求和使用。既然是完成任务的心理,他们选设备的时候也会选最便宜的,这样也让不负责任的企业有了牟利的空间,不断压价。结果你看,现在机械立体停车设备故障率高,故障事故的报道也不少;用户使用起来麻烦很多,口碑不好;我们的客户也有心理障碍,不愿意建这样的车库。
最后大家都觉得这个技术不好,闲置了设备,冷落了行业,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国外的智能化立体停车库慢慢在成为主流,大面积留给智能库,小面积建设升降横移式停车位。
我也建议机械立体停车设备“精耕细作”。比如升降横移设备,建议建设100个泊位之内、每组10个车位,这样比较合适,再加上维护资金到位了,才能好用。现在国内一建就是几百个,最多的一组40多辆车,一辆车存取,其他40多辆就存取不了,怎么行?
王国华
【场景三】
驾车开进“单元门”
60秒吐出存车条
建国门内大街中国社科院院内,一座占地540平方米、高17.5米的小楼倚主楼而立,一层6扇“单元门”闪烁着绿灯。这是天马华源承建的智能化立体停车库,绿灯表示“可以入库”。记者驾车来到门前,感应门自动升起。借助正前方车库内的反光镜,记者得以顺利地对正轮胎、将车入库。熄火、下车后,记者进入驾驶室一侧的通道内,在触摸屏上按一下键,开始存车。60秒后,载车板已经带着车去了记者头顶的某处,触摸屏下方吐出一张存车条,显示是“73号”车位。取车时动作也比较简单,进入同一“单元门”,在触摸屏上输入存车条上面的泊位号码,等待约60秒,车就被机械装置送到了眼前。
[画外] 每个智能泊位8万多造价,能用二三十年
最小的空间、最多的停车位,一个出入口对应多少个车位,入库、清库用多少时间,这是智能化立体停车库技术的关键指标。
我们这个车库可以容纳162辆车,同时6辆车存取,半小时即能实现全部入库或清库,而且完全不需要有人值守。设备连带土建、消防、外装修整体造价1400万元。平均下来,每个泊位的造价在8万多点,而且道路和设计都比较合理,对司机的要求也不高。
同样的面积,如果建设成升降横移车位,要达到同样的存取车时间,只能建成两层共计64个车位。同时管理人员还得增加,运行可靠性也不如智能化车库。优势还是在造价上,包含设备、土建、消防等平均每个车位造价按2.7万元算,投资170多万元就够了。
其实现在最值钱的是土地,用同等的土地能解决更多的车位,才是解决了核心的问题。智能化立体停车库虽然一次性投入很高,而且也是靠机械、也有磨损、也有可靠性问题、也会产生维护管理成本,但是好在节约土地、节约管理成本,也减少了反复投资。这是真正能用二三十年的产品。
所以我倡导多建智能化的车库,每个停车库要根据使用性质的具体情况和形式酌情设计,对车库核心的存取车部件和运输部件数量和速度进行量身定做,用起来才更加人性化。同时智能化停车设备生产企业的制造水平也能从中提高,这种设备普及了,也能提高设备的品质。
现在机会也有,但是很少。因为我们的智能化立体停车库项目很难找到投资商。国内的现状就是投资高、收益低,智能化暂时还只能在公益性项目和国家机关投资的项目上找机会。拿我们在青海的一个项目来说,就是政府投资,目的就是解决商业区静态交通的问题。那个商业区缺乏停车位和开发空间,而且地下空间也有限。最后是我们在旁边找到了一个学校操场,把下面建成了智能化立体停车库,上面仍然是操场。我们也希望政府能把更多的公益性项目留给智能化立体停车库,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王国华
[补白]
机械式泊位
全国超93万个
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经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230多个城市采用了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总泊位超过93万个。预计2011年全国对机械式停车库的需求将达到甚至超过30万个泊位。机械立体车库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方面,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城市停车的主流形式。
在智能化停车库存取车过程中,汽车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熄火状态,因此可大幅降低空气污染。据美国停车业协会主办的《停车》杂志2009年刊载的一篇文章,相比同等泊位数量的自走式停车库,一套350个泊位的智能化停车系统,一氧化碳排放减少77%,氮氧化物排放减少8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3%。
主笔:秦亚堙
素描:宋溪H185